第250章 救济(2 / 2)

许是半夜起来当差,一早上过去又累又困,姐妹俩才说不两句话,便昏睡过去。

青儿不到该起的时辰便醒了,好巧不巧,正遇上舒泰,回屋取东西,连忙披上衣服,迎接出去。

“姑姑怎么不叫咱们?”

舒泰偷眼一看,里面冬生还沉沉睡着,摆手叫青儿出去说话。

二人一齐走到廊下,才放开声音说话。

“生受你们姐妹起个大早当差。其实再睡一会儿无妨。老太太待会儿,去庄子里安置。她自己不爱住公主府,看来,也是个硬气的。公主把脉后,给开了药方子,外头,张顺去同仁堂抓药了。主子另叫把咱们收着的生脉散,挑好的给她包三副。你既然醒了,就一起去库房吧,能长些见识。”

“哎,多谢姑姑抬举。”

“你帮我拿着钥匙和账本。”

青儿恭顺地把东西接在手里,跟在师傅后面,边走边听教诲,时不时问两个问题。

“姑姑,生脉散,为什么不从同仁堂抓?”

“因为主子不爱叫乐大夫为难。这生脉散极好记,只三味药材:人参、麦冬、五味子。要用的时候,兑米汤甚至开水都使得,说白了,就是吊人最后一口气用的。麦冬、五味子易得,人参可不好找寻。真要到生死关头,多少钱找不出一根能入药的。各家各府,都当压箱底的宝贝珍藏。”

“那这么稀罕的东西,就,就白给那个老太太吗?”

“叫你给说着了。主子年年从皇上手里得上好的参,年年留不住,都送给等着急用的小户人家了。我跟阿香劝了多少回,好歹自己留两根应急。主子每回答应的倒好,一遇上事情,又给出去。我俩索性不说了,省省力气。”

青儿把这些话翻来覆去地想,突然给想通了。

“姑姑,那就是说,这老太太.”

“年纪到了,药没多大用处。理藩院那群混蛋,估计呀,就想耗到她油尽灯枯。人参多贵啊,他们才不垫钱买呢。主子担心,她孙儿跟皇上去五台山了,万一山高水低,用这药吊住命,把孙子叫回来,总得见最后一面呀。”

她俩只顾着说话,脚下早到了库房。

负责看守的老妈妈,听见外头有年轻姑娘们一问一答,丢下正在吃的早点出来。看见是舒泰,顿时堆起满脸的笑,热情欢迎。

“姑娘怎么亲自来了?”

“要拿生脉散。”

“怪不得。请姑娘把账册拿来吧。”

舒泰从青儿手里接过账本,轻声指点她。

“这些贵重药材,库房只有钥匙,且不见账本,绝不敢自己随意打开。每三个月,阿香或者我,会过来清点。每年年底,主子亲自过目。好比人参吧,哪怕少一根须子,这看库房的妈妈,都得自掏腰包赔。”

两边交割清楚,老妈妈请两位体面丫头进屋,从贴肉的口袋里,把锁人参的钥匙取出来。舒泰接过,亲手开箱取药。

“青儿你瞧,这些人参,主子一早看过,然后封死在盒子里,按照品相,贴红纸签子。”

舒泰选了三个写着“上”的盒子,然后又把箱子合上、锁紧。

至于其余两味寻常药材,不用如此大张旗鼓费事。老妈妈自去抓了,舒泰就坐下,等她回来。

青儿没进过收藏药材的库房,哪儿哪儿都好奇。转来转去,忽然看见一个好大的酒缸。她感觉,能装得下两个自己,惊诧极了。

“姑姑,怎么这里,还有酒啊?不是收药材的库吗?”

“哟,要细说这话,那可长了,等我过去,慢慢儿告诉你。”

舒泰颇有兴致地起身,将堵在缸口地塞子拔下来。

她正要教徒弟些本事时,往缸里一瞧,顿时脸色大变。

“好啊,今儿算你倒霉,偏撞到我手里!”

用药请遵照医嘱,切勿把小说情节带入现实生活(一个非常严肃,充满求生欲的套甲。)

我看到的资料上说,生脉散曾多次出现在清宫医案当中,基本用于急救。现代曾经研究过它的功效,研究结果是,三种药材合在一起,确实能增强心脏功能。单独用人参,效果反而不明显。有错误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