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二百六十九章何为同源
更过分的是,林小婉说:“站着太累了,不如咱们去那边坐下?”
然后指了指旁边窗口摆着的桌椅,上边还摆着些糕点和茶具。那个位置,通过窗户应该能看到外面的情形。
郑乾坤脸色怪异的看着林小婉:“你不担心了?”
“您不是说不用担心的。”林小婉说。而后毫无心理负担的走到桌旁坐下,为自己倒上一杯茶,捏起一块糕点咬上一口,慢慢咀嚼。
看样子,还饶有兴致的看着窗外。
郑乾坤这才摇着头过去,在林小婉对面坐下,并不看外面的情况,似乎一点都不关心。
林小婉起身为郑乾坤倒了茶,嘻嘻笑了两声:“郑药师您说,我听着呢。”
郑乾坤回忆了片刻,才开始将他所知道的娓娓道来。
大约二十年前了,那时候大周并不像现在这么强大,为了稳定边界煞费苦心,当然也费了许多周折,才渐渐的有了现在的局面。
有句话说,能带来和平的势必是战争。
确实是,经过战争之后的大周迎来了它的强大期,虽然不能达到一统,至少能让那些边陲小国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但是战争也势必代表着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交战的双方最惨的不过是黎民百姓,他们无奈又无助,往往都被战火驱赶着,走向自认为会安全的地方。但总是等到了才发现,其实并没有差别。
有的人累了,便不再走了,留在那里,妄图讨一份生活,然而现实是,他们当中有的人饿死了,有的人被抓去充当劳力累死了,也有的被派到战场上充当炮灰被杀死了。能留下的,只有极少数人。
有的人还在坚持着迁徙,走了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换了一座城又一座城,最终的结果却还是一样。
郑乾坤说,当时领兵的将军名叫封黎,战乱的那两年,他看过了太多马蹄踏尸的悲剧。按理说,慈不掌兵,但封黎就是很仁慈的一个人。他对异国也没有丝毫仇恨,甚至觉得是大周太强势,太想要别人臣服,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生灵涂炭!
但是他是大周的将军,除了领兵上战场别无他法。他用他的计谋、英勇了拿下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甚至多次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封黎的能力。
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战争嘛,肯定是有牺牲的。当自己的朋友、亲人死在敌人的手中时,他们会把这些仇恨都加在敌国的头上,只要不是大周国土蕴养之人,就带着仇恨。
所以,两国之人,好像势同水火,也大有攻陷了城池便屠城的人在。
封黎知道后大怒,但无济于事。太多人支持这一做法了,不但长势气,还能缓解兵将的愤怒。
但,这是错的。
封黎很为难,所以他决定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战争,同时他也要护住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黎民百姓。军中下令:不得残害百姓!违者,军法处置。
此外,封黎在沿城,沿路,搭设了许多帐篷,划下田地,每一处地方的插上一面旗子,旗子上写一个“定”字,通告全军:但凡插旗处,不得侵犯!
许多人得到了庇护,无论是别国还是大周的百姓,都对封黎感恩戴德。
有人异议:那些人都是敌国的人,说不定就混入了兵将,刺探军情不说,没准什么时候来个里应外合,就会酿成大错!所以,这些人不能留。
留下就是祸端。
封黎说:“何为敌国?何为敌人?他们不过是平白无故遭受战火摧残的百姓罢了。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们还能耕田种地,还能生活,还能活着。但是现在呢?”
“都是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是同宗同源的人,只不过多了个不知名的界限,就不同了么?”
“我说的!但凡黎明百姓,绝不能杀!但凡缴械投降者,绝不能杀!但凡顺应我大周者,绝不能杀!”
封黎的话,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之后封黎用了摧枯拉朽之势,结束了这场战争,又用他的德望换来了千百城的安定。他居功至伟,大周皇帝特封他为定远侯,给了封地,但是……
说到这,林小婉插话道:“但是做了定远侯,没了将军。封黎是被束之高阁了。”
郑乾坤点头,确实是这样。
狡兔死,走,狗烹,虽然不好听,但这就是卸磨杀驴的事。要怪就怪在封黎的风头太盛,即便不说,林小婉也能猜到当时的封黎是有多么无两的风光,即便他自己并不在意。
功高盖主,从来都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在那之后,封黎就安安稳稳的做了定远侯。而大周也强盛起来,再不会面临战争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而那些被,插上一面定旗的地方,慢慢发展成了村落,人也越聚越多。
林小婉不解:“这跟同源客栈有什么关系?”
“关系当然有!”郑乾坤正色道,“封黎不再是将军之后,他的左膀右臂也离开了。其中一个是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