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亮小小年纪,听到这里,竟是伤感的红了眼,感慨道:“是。娘说的对。我们三兄弟永远是好兄弟。”</p>
王志感动的无声落泪。他在心里暗暗道:我们三兄弟是好兄弟。永远的好兄弟!</p>
邓氏有些动容的热泪盈眶,忍不住跟李大林道:“人家三兄弟感情真好。你们三兄弟,就你和二林感情好。三林那么自私自利,不是个好的。”</p>
李大林轻叹一声。</p>
他在王家呆了这些天,已经看出来了,王老头夫妻公正,对几个儿女,基本上做到一碗水端平。</p>
不像李家,李老头夫妻非常的重男轻女,对三个儿子也没有一视同仁。</p>
导致身为女儿的李青青对李老头夫妻怨气很大,嫁到婆家后,全力帮扶婆家,却对李老头夫妻不管不问。</p>
他、李二林对李老头夫妻、李三林有怨气。他身为长子,为了养活妻子儿女,被迫离家。</p>
……</p>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李青青手持毛笔,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写字。</p>
她在给二百多里外苗家群山军队的王浩写信。</p>
她兴致勃勃的告诉王浩,家里在县城有了地,盖了大宅子、作坊,买了奴仆,马上要搬家,下次王浩从军营回来,不用多走十五里路到王村,而是直接回到和县的新家。</p>
军人一年四季都在军营,加上交通特别不方便,信息闭塞,家人搬家了都不知道。</p>
李青青没有给王浩说王家分家,没有说剁椒方子被王求到处卖,没有说张小虎、张大虎陷害她未遂的事……</p>
她怕王浩担心家里。</p>
家书报喜不报忧。她写好了信,看了两遍,放下信后,环视卧房,这个地方住了几个月,马上就要离开,有些留恋。</p>
她是个念旧的人。</p>
打开柜子,取出成亲那天王浩送她的小木箱,里面放满了碎银子,最上面是王浩几个月前半夜三更潜入家中送她的金耳环。</p>
这个小木箱。她会带到新家去。</p>
次日,马向南派小二给李青青送来和县官员、富人、举人、秀才的名单,小二指着名单上面的人,一个个的介绍这些人的情况,由李青青决定请哪一位。</p>
王家搬家,需报知和县的父母官县令大人。</p>
必须要给县令大人送请帖。</p>
还有县衙门的师爷、县丞、捕头等,本县的几位军官府上要送请帖。</p>
再就是几位告老还乡德高望众的官员、几位举人、秀才等。</p>
当天,王亮写好了二十几个请帖,由小二带路,去这二十几家送请帖。</p>
这些人来不来另说,王家得把礼数做到。</p>
黄昏,李二林一家六口坐着骡车来了。明氏可算看到了被李二林赞不绝口的王家砖屋。</p>
明氏在小流村住了几个月,没有做农活,不用风吹日晒,嘴里吃的,身上穿的,都比在小泉村时好上许多,所以容貌比以前看着顺眼些。</p>
她和李二林的四个儿女,李彩、李雷、李元、李珍也是收拾的干净利索,比在小泉村时看着好太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