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还是康氏拉着李三林去跟李青青说话。</p>
李三林好像听到自己叫了声,“五姐。”</p>
李青青打量李三林,跟记忆当中的李三林有八成相似,现在的李三林个子高了,容貌的确是李家生的最好的,可是脑子最蠢,心也是最自私。</p>
李青青想到今天是好日子,李三林当学徒杀猪还算踏实本分。</p>
罢了,没有骂李三林,只说了三个字,道:“多做事。”</p>
李老头的丧事过了四十九天,但没有过百日。</p>
康氏、李大林夫妻就没有摆宴请众人吃饭。</p>
王家人坐坐就回去了。今天是康氏、李大林夫妻的好日子,王家人不会抢风头。</p>
至于这座新宅子的地契,前两天王老头夫妻就送到了康氏的手里。</p>
李青青留下来跟娘家人一起用饭。</p>
康氏在红石村这些天,吃的好住的好,没有半点烦心事,李大林夫妻也孝顺,康氏气色比刚来时好多了。</p>
但是就算这样,让外人看,康氏不像李青青的亲娘。</p>
康氏见李青青愿意坐在她的旁边,心里更是高兴,还问道:“你肚子里的孩子好不好?”</p>
李青青柔声答道:“挺好。我比较注意。”</p>
康氏又道:“刚才鞭炮声有没有吵到你肚子里的孩子?”</p>
李青青微笑道:“我在村外,等鞭炮声停了才进村。”而后觉得屋子里冷,就让李春梅去王家取两筐炭,还跟康氏道:“之前的炭用完了?”</p>
“用完了。”康氏倒是不贪,解释道:“这里不冷。这里比小泉村暖和的多。”</p>
这一下勾起了邓氏的回忆,高嗓门响起来,道:“小泉村冷死人,我每天干活手指头都伸不直!我再也不想回小泉村那个破地方!”</p>
李家的几个小孩子纷纷道:“我也不想回小泉村。”</p>
“红石村比小泉村好多了。”</p>
“红石村有师长教我识字、算数。”</p>
“我喜欢红石村。”</p>
李大林跟儿女、侄子侄女道:“过年、清明要回去给你们爷爷上坟。”</p>
李二林也道:“对。你们得跟着大人去给爷爷、祖宗上坟。”</p>
小泉村再不好,那也是长辈、祖辈的埋骨之地。</p>
李大林、李二林是肯定要带儿女,至少要把儿子带回去祭祖。</p>
李大头一本正经的跟李风、李道几个小子道:“我也回去跟我爹娘、祖宗上坟。”</p>
李家几个小男孩见李大头这么懒的人都坚定要回小泉村上坟,便点头同意了。</p>
饭后,李欢、李彩去洗碗。</p>
邓氏见李青青准备走,道:“我娘家兄弟太老实,在县城找不到合适的活计。他们一直想来和县找活干。他们要真来了,就先住我们家,再找活干。”</p>
李青青对邓家人没有印象,便没有接话。</p>
包子作坊除了王志、李大林、李二林、王月四人外,都是李青青的奴仆。</p>
李青青手里有这些奴仆的死契。</p>
王族那么多族人想进李青青的作坊,李青青没有松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