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对此也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用着很平常的语气问了一句。
“你对此有何看法?”
慕容慎倒也没有隐瞒,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这是儿臣的家事,与各位大臣又有何干,更何况儿臣与太子妃之间感情和睦,并不想要其他的人。”
“父皇对于阿阳也是了解的,那个孩子的品性资质如何,想必您的心里面也有数,能不能够担得起这个天下,您比儿臣更有资格说这句话。”
皇上淡淡的笑了一下。
“那孩子臣朕自然是看好的,在朕看来,或许他比你更适合这个位置。”
慕容慎对于自己的儿子受到如此的表扬,甚至还超过了他并没有什么不满也没有什么嫉妒。
“既然如此,那么各位大神的担忧就属于无稽之谈,北朝的江山也并不需要担心。”
皇上认真的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板一眼的,很多时候根本就是让人琢磨不透,但有时候心思又极其的简单,轻易就能够猜测到他的想法。
“朕现在比较担心的是你,与百官意见相左,他们势必与你不和,如今你只是储君,太子,并非真正的皇帝,没有了百官的支持,到时候在朝堂上举步维艰,将来又如何能够做完这个位置?”
“慎儿,你的为人太过于刚子,宁折不屈,可是这天下并非非黑即白,你想要朗朗乾坤,清浊分明,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世事并非尽如人意。”
“即便是朕在座上九五之位,但是也没有办法称心如意,很多事情依旧不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你也是一样,这个天下虽然姓慕容,但是也并非只是皇帝的,朝廷上的官员有时比一个皇帝更为重要。”
“若是你与百官之间的矛盾加大,站在百官的对立面,到时候或许根本就没有办法坐上这个位置,前朝并非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年的苏文太子何等人物,风度翩翩,也如你这般受尽天下百姓的爱戴,可是正因为他为人太过于正直,我希望事事尽善尽美,朝堂清澈如水。”
“最后被排官排挤,被贬边境,落得一个自缢而亡,这样的例子并非少数,你熟读诗书,想必对于这些历史典故也是了然于胸,并不需要挣多加点拨。”
慕容慎心里面当然清楚,当初那一位精彩艳艳的苏文太子,最后之所以落得如此的凄惨下场,正是因为他实施的仁政,在讲究法治的国家,与百官利益相左。
所以被当时的权臣联合起来排挤出局,最后郁郁不得志,被自己的弟弟夺了皇位,还因为一道假圣旨自杀。
而皇上为什么会举这个例子,他的心里面也特别的明白,因为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和当年的那一位苏文太子极其的相似,他的父亲还把它重蹈覆辙。
“大丈夫能屈能伸,丈夫如是,皇帝亦如是,身在帝王家,并不该被过多的情绪左右。”
“驱人如下棋,有些时候不能够一味的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必须要考察布局,等待时机,这才是帝王之道。”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其实和商人差不多,天下人皆为利往,皆为利来,百姓如此百官,亦是如此,谁也逃脱不得。”
“只有给予他们适当的利益,才能够驱使百官为你所用,那是全部按着自己的想法苛责,只会适得其反。”
慕容慎静静的听着自己父亲的话语,这些话他以前从来都没有从皇上的耳中当中听到过。他现在并非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教导儿子,而是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再教导下一任的储君。(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