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自在(1 / 2)

今年开春又有几个孩子定了亲事,大家都邀请秀娘和族老过去看一眼,似乎他们看过点头,才能让人放心。

李莲儿和王巧儿先后传回来消息,莲儿生了个儿子,夫家欢喜的不行,就差把她捧上天了,她也没让夫家失望,管家理事主持中馈样样出彩,亲戚朋友都赞不绝口,处处妥帖能干,身子骨也强壮。

王巧儿在西北也怀孕了,此时她也十八快十九岁了,生孩子也稳妥些,这些都是秀娘私下里悄悄教的,进门不着急生孩子,先和丈夫培养感情,缓二年再生也来得及,退一万步,三年不生也不碍事,以李家现在的名望,护住自家孩子问题不大。

俩孩子听劝,如今夫妻感情和睦,几乎都听媳妇的,李莲儿的丈夫也考上进士了,打算最近就去上任了,机会也是李恒给找来的。

这就是宗族力量,哪怕不是亲兄妹可你姓李,就能得到一份李家资源。

而李家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脉,发展提携,你我好大家才能更好,哪怕是亲戚当官我们也不嫉妒,能帮衬就帮衬,感情就是这么经营出来的,逐渐成为彼此的官场人脉。

这股力量让外人瞧着也是强大的。

不要以为考中科举就能当官了,非也,考科举需要钱,当官进仕途是抢别人机会,坑你骗你的人太多了,你死了就多一个官位出来,你觉得会有人心软么。

李恒几个为什么要结贵亲,甚至于连母亲都没办法长期奉养在身边,这就是代价。

官场不是你想进来就进来,你想出去就出去,做梦比较快。

李家能一路飙升,是因为周乙先一步出头了,周乙当时也是靠着岳家保驾护航,没人敢来下狠手,自己也谨慎周全,加上皇帝因为朝堂局势需要抬举寒门于世家左派抗衡,周乙抓住了机会。

否则也未必有今日的光景。

隔壁村也不算穷,可也只考到举人就不考了,还是委托了李家的人脉,去做了师爷,一年大概七八百两银子,熟悉公务希望以后能结交到更硬更亲的人脉能往上走一走,要不要继续考下去,要看个人情况。

太穷的未必能走到最后,太富的也走不到最后,例如商人三代也能科举,但路可比农家穷孩子还要艰辛,文武清流全都不想要,极度排斥,有些事不是你想咋地就咋地的。

这就是李莲儿她们嫁的夫家都是地主,也属于农门,李家现在基本不考虑富商这一类,会拖累宗族名誉。可能别家望族不介意,不影响太多,但现阶段李家还是很介意的,每一门亲事无论男女都非常重要,结门好亲间接抬高了整个宗族的力量和人脉。

也是为什么秀娘劝说族老把全族孩子婚事无论男女都接管过来的主要原因,避免了老辈人老思想,耍自己那点小心思,白瞎了好孩子。

这几年秀娘和族老村长在村里威望特别高,大家亲身验证了他们的决策一次比一次厉害英明,带着整个村腾飞,让儿女让全村人都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和发展,过上了好日子,儿女也有了好前程,自然很听话。

今年定亲的几个小子虽然不全是有功名的,但亲事说的都不低,姑娘都是从小读书识字,家里教养门风都特别正派,是有底蕴的人家,嫁过来就是抬举李家门风,能给下一辈带来更好的教养。

这回秀娘从京城回来,采买了很多珍贵的书籍和药方留着给族学用。

睿哥和萧家进一步联系,给周家李家采买了不少药材回来,比族学自己去买要实惠,东西还好,顺道把自家的锦缎和酒等东西送去了西北。

同时还要了几个成年的小子去西北那条路上开铺子,积累自己的人脉跟脚。

村里选出了几家小子,都是精明能干,有点拳脚功夫,就坐船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