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抓的鱼,小鱼被放进了池塘。大鱼够吃几天了,所以厨娘安排人腌制了一大缸鱼。小家伙们居然跑到水稻地里抓了一小袋子青蛙回来,说是给丽质吃的。这个时代的就是这样,你对老百姓好,老百姓总是想尽办法来回报。张春让厨娘做了一大陶盆青蛙肉,让大家一起尝鲜。不过告诫小家伙们青蛙是吃稻田里的虫子的,抓几只可以,抓绝了就麻烦了。袁芳惊奇地问:“你听谁说的?”“达尔文呀。”袁芳皱了一下眉头:“进化论。你有这本书?”张春点头。不过张春不会告诉袁芳,进化论里面没有说生物防治问题。这之后,小家伙们总是会想办法弄一些野味回来,他们还学会了在北广湖里摸鱼。北广湖虽然也是一条河流演变成的,但是水流平缓,岸边也不深,少数地方才长芦苇。湖里的孩子从小就在水里长大,没有人不会游泳,危险程度不高。不过张春禁止小孩子在雨季到南河里游泳,那里水势复杂,极容易出事。令人意外的是,张明义砍了两株大树把通向金鸡岭的桥修通后,就带着铁钻和大锤到牛头山的石场采石,一个人。采了十多天后,才被张秀清发现。于是张家岭的成年男子每天都会花一定时间和张明义一起到采石场采石,然后用独轮车运到石桥边上。随着大家都能填饱肚子后,十岁以上的小家伙不再瘦骨嶙峋,胳膊和腿上有了一点肌肉的时候。每天早晨的训练就以这些小家伙为主了。大人基本上退出了训练。他们太忙了。张天是最大的一个,有些瘦,但是个头已经一米六五的样子,在这个年头算是高个子了。原本是一个以前一个佃农的儿子。以前的佃农可没有现在日子这么好过,能吃上加了麸皮的窝头就不错了,什么时候吃过白面馒头和大米饭?而且这里的山和湖以及土地都是张家的,张家不让打猎就不让打猎。所以佃农们的生活很苦。现在的生活是佃农们不敢想的。虽然没有以前的丫鬟小姐少爷们吃得好,但是少爷现在和大家在一起吃饭,从来没有开小灶。连小媳妇也没有肉吃。张天发誓一定要跟着张春,保护好张春。因为没了张春,也就没了这样的生活。陈继祖是小户人家的孩子,长期营养不良让他的个子不高,以前张家对佃户还算好,对于这些住在牛头山的小户人家就没那么客气,收租子都在七成以上。而现在大少爷说三年后收五成租子,五年后收三年。张家岭的地都是好地熟地。牛头山的地差多了,所以以前也只收到六七成。好地要收八成。如果这样算,要是以前是大少爷当家,陈家活下来的人肯定比现在多。其实张家岭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张春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虽然张春也只是说说,还没有真正实行。特别是大院的女人们,她们现在虽然算是张家的奴仆,但是张春可没把她们当奴仆对待。女人们最重要的是孩子,孩子们能吃饱,有衣服穿,虽然不是那么好,但是张家请读了洋学堂的老师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是这些女人们几辈子都没想到的事情。所以这些女人们起早贪黑,硬是吧两百多亩水稻地服侍得妥妥帖帖,尽量让孩子们多读书,多锻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壮实起来,不再是睁眼瞎,她们的笑容就没有停过。张春感到了张家岭的人们的变化。不过他不认为这有什么。后世,原本就是人人平等,相互尊敬的社会,人们的工作强度比现在还要高。当然是在工厂里。张春在研究所搞研究得多,真正到农村的时候少,但是后世的农民似乎也不比现在轻松。所以张春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而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只是这些人对待自己过于尊敬了一些。难道这就是地主,就是领导的魅力?就是春丫这个丫鬟,张春也只是把她当成一个警卫和保镖看待。这个女保镖还非常尽职。春丫显然对军事知识有一些概念,而且练过武,现在还带着小家伙们练。春丫自己练得异常辛苦,比起其它小家伙来,春丫学习时间少,练武时间多。完全有自虐倾向。张春虽然也每天修炼和锻炼,但是张春现在知道了锻炼和练功的区别。张春和丽质算是锻炼,春丫算是练功。这让张春觉得自己其实挺懒惰的。因为想起来。张春和丽质的辛苦程度是最低的。所以张春带着丽质跑步时,看着张天和陈继祖带着小伙伴们超过自己时都有些羞耻感。好吧,不和他们比,也比不了。因为张春跑一圈时,张天他们至少跑了两圈了,如果负重,绝对够军事训练的标准了吧。因为晚了近一个多月的最佳棉花种植时间,棉花长势不错,按时留给棉桃成熟的时间少了,就算是张秀清管理得再精心,产量也不会那么理想。张家岭的农家肥制作一直在持续,有把夏收的麦草全部消耗掉的趋势。这在南门大粪坑周边形成了成排的,巨大的,用泥封起来的发酵堆。而最开始的发酵堆已经坍塌缩小得不足一半。十月,变法失败的消息传来。不过新学似乎没有废止。这与张之洞的劝学篇有关,也与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分歧有关。不管局势如何动荡,对于云龙镇来说,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沿河几大家族正在瓜分云龙镇。云龙镇在很短的时间就变得商铺林立,码头上,木材、河沙、粮食、食盐、竹器等等奔流不息。一些小家族在匪患中被灭,土地被大家族兼并。北广吴氏直接把荒开到了金鸡岭张氏的地头。张家岭的棉花开始有了小规模的收获。黄豆和芝麻收获后,也采取了分垄耕种,取消了以前的满幅种植。所以看起来张春少种了一半的小麦。不过张春用这一半的土地进行深耕施肥,行间种上了蚕豆和豌豆,张春说这些是用来当绿肥的,收获多少不要太在意,主要是减少土地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土壤肥力。小麦的种植经过了挑选,剔除了中间不饱满的以及大麦等种子。张春对农业种植这么重视,要求这么严格,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小麦种植虽然经过了挑选,但是品种还是很杂。生长出来后,无论是长势还是分蘖,差异都很大。不过此时张春虽然有心,但是也无力去搞进一步的选育。因为云龙吴家把金鸡岭的水渠给断掉了,这是欺负金鸡岭无人,想逼着张扬氏变卖田产。张明义虽然去找吴家的管家理论,但是吴家人多势众,就算加上张家岭的人,也不够看。张春只是笑了一下。说别跟他们计较。没了竹皮山的水渠,我们再修一条水渠好了。为了修通金鸡岭的石桥,两家已经在牛头山开采了两个多月的石头,开始是用凿子凿,后来自己炒**炸。要是简单修一座桥,石料早就够了。但是吴家的举动让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张春不再想只修一座桥而已,他要修一个石坝。小桥的位置刚好是北广河最窄的地方,在这里修建一道石坝是最佳的位置。十二月,两家总算筹齐了石料,合力把北广河拦腰截断。生生把北广湖水位提高了数米,然后利用排洪渠的水位差驱动水车,把河水提到新修的金鸡岭水渠上。解决了金鸡岭近四百亩地的灌溉问题。不过利用水车建起来的磨坊成了张春的财产。这是有违先辈们关于张家岭不过北广河的约定。不过张扬氏说等丽质长大了,金鸡岭就是丽质的嫁妆,所以以前的约定就作废了。北广湖,张家占掉绝大多数,只在竹皮山南坡有很少的一段是小李家湾的柴山,而且也无法耕种。竹皮山以西就是张家的水稻地。竹皮山以北就是吴家的旱地,吴家是云龙河一带的棉商,旱地以种植棉花为主,吴家在匪患中损失很小。匪患中小李家湾差点灭门,但是匪患过后,大李家湾获利甚多,很多李姓人回到了小李家湾。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吴家不敢惹李家。却眼馋张家的水稻地。原来竹皮山上的水渠是李吴张三家联合修建起来的。吴家欺负张家只剩下了妇孺,就来了这么一招。没想到原本不是那么和谐的张姓团结起来,连大坝和磨坊都有了。并直接抛开竹皮山水渠自己建成一套灌溉系统。吴家也明白了张家的决心,连靠近张家一部分新开垦的土地连小麦都没种,直接撂荒了。也难怪,匪患来了,各家多少都有一些损失,这边的地太远,种棉花是很耗精力的事,吴家在这边也没人,一时也顾不过来。北广河的石坝是用条石一块一块砌起来,中间用石灰土填缝,非常结实,北广河本身只有十多米宽。到石桥的地方更加窄,只有**米宽的样子。砌起来的坝体也只有十五米长,三米多宽,中间有一道两米宽的泄洪口子,水车就装在这个口子上。(http://.)。坝体直接连接着一小节石槽做成的水渠,有着三米高的石头砌成的柱子。巨大的水车的轮辐直径有八米,水渠与石坝之间是磨坊。其实这种设计稍微改装一下,就能安装小型发电装置,只是现在不具备条件而已。整套设计施工,张家从把八月开始,光准备石材就一直干了小半年,十月过后,北广湖的水位降得很低,修筑石坝基本不费什么力气。石坝修起来后,闲得力气没地方花的张家大院的小伙子们居然在大坝和小桥上安装上了栏杆,宽达三米的路面从北门绕了一个弯,到达石坝,然后通向金鸡岭的山下。接上了上山的小路。这个秋天,算是风调雨顺,水稻丰收了。养田的时候,豌豆是等收了以后才翻进泥土的。所以张家岭这边比金鸡岭张家要多收一季豌豆。小麦也晚了大半个月才种下去,不过也因为使用了足够的农家肥,长势不比这边差。只是这个丰收是基于以前的产量。其实水稻的亩产也不过两百来斤。张家岭实际上同时种了春小麦和冬小麦,种植时间差了整整一个半月。所有的小麦种子都取消整片田满幅种植。连水稻田里种植的小麦也分成了田垄,留出了施肥和进行田间管理的地方。同时旱地也留出了间种和套种的空间。这种变化,让张明义有些吃惊,但是看到张秀清带着人在行间进行深耕和施大量的农家肥时,才若有所思。毫无疑问,张家岭的小麦长势要比金鸡岭强要多了,无论是春小麦还是冬小麦,长势看起来整齐得多。行间的绿肥长势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