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王威武!”
官、军、民在秦王赵诚的面前叩拜,甚至有人高呼万岁。赵诚春风得意,伸手虚扶道:
“众卿免礼!军民免礼!”
在迎驾的人群之中,也夹杂着不少身着文士衫的学子,他们大多是中兴府贺兰书院的学生。这一群人占据了一个凉亭,一班同窗学子都被当中一身材高挑脸色微黑的年轻人吸引,这脸黑的年轻人正在亭中的石桌上泼墨作画。
这年轻人来自灵州灵武县,姓斡,人称“斡三半”。这当然不是他的大名,此人擅长丹青,最擅人物画,笔下人物无论是大将、文臣还是贩夫走卒皆能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但他在贺兰书院中为外人所知,并非因为他的丹青本领,而是因为作诗的习惯,大概是术业有专攻,这斡某人除了丹青,在学院各科的成绩也只算一般,每逢师长命他作诗,他常常能脱口而出三句半,剩下的半句或下文只能多等几天。所以人称“斡三半”!
喊的人多了,这斡三半便成了他的大号,本名却没有多少人记得。斡三半虽不过是贺兰书院上舍学子中比较出名的一个,但要说到他的先祖一个名叫斡道冲的,那是鼎鼎大名。那斡道冲是西夏仁宗朝的大儒,五岁时以《尚书》中童子举,精通五经,作《论语小义》20卷,又作《周易卜筮断》,死后他的画像被夏主从祀于学宫,至今在各地的前朝修建的学校中仍保留着不少他的画像。
众学子一边踮着脚远远打量接受大臣们叩拜与寒暄问候的秦王,一边看着斡三半作画。这时,有人议论道:
“去年冬至节时,学院教授们说朝廷七月要举办科举,我等上舍的学生正翘首以待。哪料到北虏侵我河山,中兴府被围数月之久,此事不了了之。眼下战事已歇,不知朝廷还有没有这个打算?”
“这是朝中大臣们的事情,我等怎会知道?”有人答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一个矮胖的同窗扬着下巴,脸上意味深长。众同窗大怒:
“程兄,你若是知道便痛快地说出来,何必遮遮掩掩。”
这位姓程的学子坐在亭下的石台之上,半倚在亭柱上,故意扯了扯外衫,吊人胃口,他见众人脸色不善,连忙道:
“咱们大秦国学生少,故贺兰书院在国内无论如何也当得第一书院的名头,我朝正当赶考入仕者,如你我之辈本就不多,而朝廷百废待举,上至中书省,下至各地州县有职缺者枚不胜举。所以我等某日能出京师赴各地为官为朝廷出力,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你这不是废话吗?”那正在作画的斡三半回头笑骂了一句。
“三半兄有所不知啊!”程姓学子坐直了身子,“我们书院自落成至今已近六年,以前可以说是国号未立,国主亦未自立,一切从权。去年中书省便要求今春时举办国家抡才大典,充实朝廷,要知至今仍有该设官署却未设一官半职的。可我等为何至今未见正式的公文呢?”
“为何?”众人不禁伸长了脖子问道。
“……”程学子衝着远处扬了扬下巴。
远处,秦王仍如众星捧月般与众臣子们亲切交谈。这程学子的意思很显然是说秦王未下旨意。
“程兄怎知道这些?”众人好奇地问道。
“不才程某与礼部的大人们还有点关系。”程学子面有得色。
众学子围了上来,面上有些哀求之色,纷纷请程学子详谈其中秘闻,那程学子在折腾了半天才缓缓说道:
“国主当然知道抡才大典是国之根本,既然是国家根本,所以国主迟迟不愿仓促行事,命左丞相与礼部诸大人们拟奏折,据说前后修定了十余次之多,但仍未有下文,换句话说是宁缺勿滥。去年立国号建朝廷定官制时,国主有意让咱们书院刘山长掌管翰林院,刘山长说在野亦可为朝廷蓄养人才,为布衣无妨为朝廷建言献策,所以翰林院至今未设,也未见哪位文臣有学士的头衔。这其中自有深意。”
“这也说得通,程兄再说说详情,譬如今年有无科举,考些什么科目?”众人七嘴巴舌地说道。
贺兰书院自从成立以来,学制为四年,效仿宋王安石的“三舍法”,四年内由低至高分为外舍、内舍与上舍三等,每年淘汰一批人。升至上舍的不过十之一二,基本上就是直接授官。但这种直接授官并非长久之计,那些得益人也因为并非经过科举考试而得官,感觉不太体面,何况初授什么官完全取决于学院师长的品鉴与朝廷官员对学子的印象甚至亲疏远近,官职总是有好坏之分,人人都想入中书省,最好能接近秦王,自然也有人表示不满。
“以前国小还好说,如今陕西、河东皆是我朝领土,听说河东平阳府书香门第甚多,民间不少人家家有藏书,诗文亦兴盛,大体是不是我河西所能比拟。如果朝廷只从我贺兰书院取士,怕是招人不满。”斡三半又道,“科举才是王道,考场之上公平竞赛才让天下士子归心!”
“三半兄所言甚是,故朝廷有意改变直接由我院上舍结业学子中授官之法,将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合而为一。”程学子击掌赞道,“依以往旧例,咱们上舍的学生此时早就各有任所了。如今我等却未听到任何隻言词组的议论,虽有外患之故,但朝廷这次有了新的打算。”
“程兄快说说大约会有一个何等的考法?明经?词赋?策论?”说话者脸上极关切。
“那不过是别国的考法,我朝却有不同。听说国主对科举向有微词,认为词赋于国无用,明经亦不过表明某人识文断字罢了。”程学子见身边没有外人,轻声说道,“我们学院向来宗旨曰:有教无类。又主张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