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江山如画(四)(1 / 2)

普天之下 肖申克117 2584 字 5个月前

奉天殿正中央的地毯上,平铺着一张巨大的地图。

即便是宋国腹地的州县与山川河流,也都有详细地标注。除在京的枢密使何进、副使古哥,以及担任京畿安全的陈不弃、叶三郎等,就连驻防在外的郑奇、张士达、萧不离、西壁辉、凌去非、陈同、罗志、衞慕、铁义、夏冠英、汪氏兄弟,以及太子赵松,四方馆耶律巨,亲衞军曹纲,襄汉经略史史天泽、两淮经略使郭侃、水师大都督严忠济、中兴府的王好古与沈重等均会聚在此。

近年很少过问军国大事的铁穆、张柔、张荣、宋平等人也一个不少。文官中,也只有王敬诚、高智耀、吴礼与度支司姚枢四人有资格参加,军事上的事情也少不了需要中书省与计省的配合。

帝国最重要的将帅们云集于此,除了一些副帅们。这是自赵诚登基以来,帝国最有威望最有功劳的将帅们的一次大会聚。只不过,郭德海、郝和尚、王珍与田雄相继病逝,这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皇帝赵诚还未驾到,众人在寒暄了一番之后,就开始吹嘘了起来,夸耀着自己部下勇敢善战,唾沫横飞,吵吵闹闹。

张柔今天披挂整齐,别人都穿着紫衣朝服来议事,他的一身明亮的铠甲让众人频频注目。

“看什么看?”张柔瞪着严忠济道,“没见过啊?”

“蔡国公说笑了,小侄只是觉得国公今天很精神。”严忠济笑着道。

他的表情让张柔不太满意,张柔自我表扬地说道:“老夫虽老,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哪里、哪里?蔡国公老当益壮,哪里老了?”严忠济附和道。

齐国公张荣拍着严忠济的肩膀道:“别看我们老,我们要是领兵,你们拍马也来不及。”

“就是、就是!”宋平也道。

沈重在一旁抱怨地说道:“要说功劳,沈某拍马也来不及几位国公。不过话说回来,这打仗与立功的机会,也得轮流转吧?”

他与王好古驻守故都中兴府,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参与任何阵仗,这次听说要南征宋国,便要争上一争。他话音刚落,在场的大多数人均表示同意。二张与宋平三人见“年轻人”们人多势众,便要拉铁穆与萧不离入夥,铁穆与萧不离二人不想跟着起哄,躲得远远的。

“太子殿下,您评评理,凭啥不让我们领兵?”张荣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发出噗噗的闷雷声。

“这个嘛……”赵松也不想得罪人,知道这三位想干什么,便道,“齐国公老当益壮,那是有目共睹,不过这事全凭我父皇作主。”

“太子殿下还真是会说话。”张柔见太子将事情推到皇帝的身上,暗讽道。

“何枢使,您说说看,张某难道不能领兵作战?”张荣又拉住何进。

“要是陛下首肯,请张兄出山,领军再立新功,何某当然举双手赞成。有张兄出马,我军南征稳操胜券。”何进转而问史天泽道,“史老弟,你说是不是啊?”

“谁说不是呢?”史天泽连忙道。

在场众人,没人能够否认三位国公的勇武,尤其是张柔身体状况还是极好。不过关于南征的事情,大家都是当仁不让,谁当主帅倒不是重要,关键的是得到领一支南征大军的资格。帝国的将帅们太多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又比他们年轻,三位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国公觉得自己受到晚辈们的威胁。

正说话间,有太监扯着阴柔的嗓子,吼道:“皇……上……驾……到!”

太子赵松领着众将帅们列班参拜,赵诚人殿后健步如飞,来到殿中摆了摆手道:“不必施礼。”

赵诚在武将们面前,向来较为随意,他丢下自己的龙椅,走到平铺在地上的地图前,问道:“诸位都看了吧?”

“回父皇,诸位将帅都有讨论,儿臣受益匪浅。”赵松回道,他这话完全是为将帅们说好话,因为众人的心思都放在争夺南征的领兵权上。

“哦?此番南征,我军应施何种方略?”赵诚问道。

赵松略想了想,一边指着脚下的地图道:“分路进攻,大迂回大包抄。其一,自襄汉出兵直奔大江,截断川蜀后援,寻机南渡,或是顺江而下,直取建康,截断淮军退路。其二,自淮东推进,取滁、扬等州,吸引宋军兵力,令其不敢抽兵。其三,自川西、吐蕃入大理,或北攻重庆,或顺势而下,直捣宋国广南腹地。其四,则我水师出其不意,自临安登陆,即便是让宋主跑了,也是大功一件,攻心为上!”

太子赵松这些年,一直在山东,一边领着行山东中书省的衔,熟悉地方政务,但大半时间则花在训练水师上。花巨资打造的水师,不仅参考了宋国的战船设计,配备了罗盘、测深仪,花重金聘请了富有经验的海客,也包括大食人的航海经验,绘制了详细的海图,以旗号、灯火、鼓声为号,一支舰队包括帅船、战船、兵船、仓船、交通船数百艘,以至近千艘,只要不遇到恶劣天气,可持续出海一年之久,已经足以自夸,尤其是将火炮搬上了战船,战力更是惊人。

太子今年已经二十四岁,这些年的历练,早已经脱胎换骨,海风与烈日让他的皮肤变成了健康的古铜色。人们从他身上已经看到了国家继承有人,连言行举止都与赵诚极为相似。

“嗯,这不足为奇,枢密本就有此计较。”赵诚口中却道,“各路对宋前沿敌军动向,可有奏报?”

“回陛下,我军已经襄阳经营铁桶一块,宋军虽屡次试图夺回,均被我军击退。”史天泽道,“我襄阳将士已经准备就绪,只等陛下的命令,即可顺汉水而下。”

“史元帅经略襄阳,朕最放心不过了。”赵诚点着道,“两淮防线呢?”

“固若金汤!”郭侃利索地答道。

罗志道:“吐蕃人已经臣服,臣的军锋已经至尼泊尔,大理段氏仍不肯臣服,不过白蛮及青羌土司俱慑于我军威压,愿作我军先导,可堪驱使。只要陛下有令,我军可三月之内征服大理国。”

“沔、兴元、成都等地荒废,但宋将余玠移府至东川重庆,依山为垒,构筑工事,星罗棋布,在诸郡治所屯兵聚粮凭险而守,令我军无隙可乘。此人不除,我军难以破蜀。”衞慕道。正是因为余玠的存在,太子赵松方才将蜀地忽略掉。

张荣不由是颇为懊丧地说道:“当年汴梁一战,只可恨那时我军不习水战,让余玠全身而退,终让他一鸣惊人,遂成我军心腹大患。”

“那余玠,朕当年亦曾见过,那时他不过是赵葵的一幕府,只是没想到他成了我军面前一个难啃的对手。”赵诚道,“四方馆可对此人有过研究,譬如生平爱好,上下同僚关系,与宋主的亲疏等等?”

四方馆耶律巨道:“陛下,臣等对此人有过专门打探,此人虽是文人出身,然素有武艺,当年就是因为在读书时打死人,才跑到淮东赵葵的帐下为幕僚。听说,在四川他集兵民大权于一身,为了能控制四川大局,不免要果断异于常人,斩杀不听号令者,得罪了人。我陇右军去年秋曾再次陈兵南下,宋人有流言称是因为余玠擅自出兵所致我军报复,听说宋廷谢方叔等权臣对他颇有不满。”

耶律巨顿了顿,又道:“其长子名叫余如孙……”

“生子当如孙仲谋?”郭侃打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