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栈道明修(1 / 2)

强汉 荣誉与忠诚 1445 字 1个月前

经历六天的丛林作战,黑旗军四万精锐连同两万夫余军队终于推进到肃慎王城正前方的十里之内,所谓肃慎的王城其实就是肃慎境内唯一一座拥有城墙的城市,它作为肃慎的王城时间并不长,大概只有七年的时间。

肃慎本身没有造城工艺,建立这座王城之初请教过衞氏朝鲜,所以这座相当于中原一郡首府的王城有很强烈的华夏特征。它四面的城墙大约有四丈,共有八个城门,城垛完全采取原燕国的设计留有射箭口,但是衞氏朝鲜却没有教会肃慎人应该在墙面上多加一些防御用的倒刺。

城墙之外有一条护城河,河宽约两丈,它环绕整个王城一圈。由于缺少衞氏朝鲜的技术支持,肃慎人没有吊桥所需要的绞盘,他们的王城不存在吊桥,城门前架起木桩制造的桥,同时由于缺少绞盘城门也不像中原采用千斤闸的落式城门,而是采取两面木质门双合的办法,在门后加上一条闩。

众所周知,没有千斤闸的城门绝对经不起冲车的撞击,可以想象衞氏朝鲜教会肃慎造城而不提醒一些防御必需的知识是想干什么,而似乎衞氏朝鲜的藏技即将要便宜远道而来的黑旗军。

辽地不缺石头,这个是所有辽地人都知道的事情,肃慎人盯视城外连绵的军营时,他们还能在心裏自我安慰:城墙是巨石造,而不是泥浆。

事实上黑旗军在一天前已经到来,他们来的是那么声势浩大,试图用步兵行军踏步的‘噔——噔——噔——’脚步声将只会躲避在林子里偷袭的东夷野人吓破胆子,一个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反正的确很能吓唬人,至少肃慎王城的军队从昨天下午到现在都处于紧张布防的状态。

黑旗军只有四万兵力,蒙诏接到的命令是强攻,加上夫余的两万士兵,他总共也才有六万兵力能用,而那两万夫余军队在他看来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他真正能用的士兵只有四万。

“想要攻下这座城不难,为难的是时间太短,若君上能多给六十日……”

“本统领不想重复!君上说十日,我等若十日之内无法攻下,全部都要提头去见!”

庄晓苦笑,谁都知道四万攻十万,十天根本不可能攻下。

兵力的不足首先就说明一件事情,蒙诏无法同时攻打四面的城墙,只能选出一个方向作为主攻,不但如此还要切断肃慎王城与后方的联系,断掉肃慎王城的补给,为此他让安娄耶留在身边,那些夫余军队则是由黑旗军的将领控制,分散到两个方向做出围困的姿态,后方则是分出了一万黑旗军精锐布置防线。如此一来他手上的兵力只剩三万,用三万兵力去强攻……对此说有绝对的信心那是假的。

在昨天下午刚到时,蒙诏仔细观察了肃慎王城四个方向的地势,压抑的发现肃慎王城的位置十分不错,能够摆阵攻城的方位只有北边的方向,其余的地段不是乱石堆就是类似沼泽的泥泞地,而东边的位置除非能够想出办法不让肃慎或北沃的军队在黑旗军攻城期间蹦出来捅屁股,不然的话连想都不用想。

蒙诏在肃慎王城进入战争状态时观察了四面城墙上的兵力部署,他得出一个老辣将军才会确定的结论,肃慎王城裏面至少有十万左右的兵力。一座只能容纳五六万人的城市裏面驻扎十万以上的军队?他开始在猜测肃慎王楛矢砮在裏面储存多少粮食,平民是不是全部撤离,如果是撤离的话十万军队的分佈应该会怎么布置。

“十万士兵的水源怎么来?完全依靠井里打水?”

蒙诏现在有太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学到兵法在告诉他:肃慎人没有守城的经验,他们在一座只能驻扎五万士兵的城市里集结了十万人,就算肃慎人的粮食够十万人吃上半年,没有外来水源的情况下十万士兵的供水也肯定十分紧张。

“统领!”

庄晓边说边看着不远处,他看到数千士兵正在伐木,想要空出一大片空地作为攻城部队的平台,不断有数目倒下然后被数十名士兵合力抬上车架被拉走,他知道拉下去的树木不久后就会在匠作的努力下变成一辆冲车或是巢车,当然,飞梯和云梯也绝对不能少!

飞梯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

蒙诏没有转身也没有回头,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肃慎王城墙面上不断跑动的肃慎士兵,发现肃慎人能拿上台面的守城器械根本没有,像是守城的基本工具叉竿又或是大规模杀伤力的檑木肃慎人竟然不准备?他方想罢却是看见肃慎人不断往墙面搬着石块,“看见了吗?”

庄晓看见了,不过他不知道蒙诏想表达什么。

“真难想象这一个月肃慎都在准备什么?他们没有叉竿、没有抓枪、没有拐刃枪、没有拐突枪……他们甚至没有事先准备檑木!”

叉竿又叫抵篙叉竿,这种工具既可抵御敌人利用飞梯爬城,又可用来击杀爬城之敌。当敌人飞梯靠近城墙时,利用叉竿前端的横刃抵住飞梯并将其推倒,或等敌人爬至半墙腰时,用叉竿向下顺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横刃足可断敌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