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2)

千寺钟 陈峻菁 1104 字 1个月前

“法师的意思是,朕应当任用新的外戚?”聪明的元恪一下就听懂了冯清的指点,“朕的于皇后,出自领军将军于家,于家四世三公,世代将族,朕起用他们如何?”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冯清说完这句话,就闭上眼睛,陷入了彻底的冥思之中,再不回应元恪。

元恪乘车下到半山腰上,才突然想明白了冯清的所指。

冯家的女人,果然一个个都是宫争权斗的高手。

元恪登基之后,太子妃于丽仪被册封皇后,孺子高华也被封为夫人,两个女人都极为强势,她们表面还算和气,背后却是各种争斗,只是于家势力深厚,高华又身为夫人,所以每每忍气吞声地恭让着于皇后。

领军将军于家,在上次穆驸马的叛乱中忠烈可嘉,受封太尉,但到了元恪执政,于家已有跋扈之势,一来于丽仪已封皇后,她的父兄全都被封爵升官,三皇弟京兆王元愉也娶了于丽仪的堂妹,于家已是得势外戚。

可由于京兆王妃才是太尉于烈的亲生女儿,于丽仪只是于烈的侄女,因此元恪隐隐听得传闻,说于烈与元愉走得亲近,背后二人还曾议论过元恪至今无子,皇位有可能落入元愉手中。

就算于烈并无偏倚,但这种做两手打算、有备无患的人,决不会为他背水一战。

因此于家外戚,元恪是不能倾力信任的。

想来想去,只有平城高家,他们既是高照容的兄弟,又是高华的叔伯,而且出身辽东将族,在朝中全无瓜葛,何况素来官职低微,若是元恪一手提拔,必会对皇上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主意一打定,元恪回宫便先去了绿仪殿,高夫人抱着建德公主正在哄着睡觉,元恪从她手上接过女儿,笑道:“朕这后宫有段时间没有动静,怎么一来就是双喜临门,爱妃和皇后都有了身孕。朕想着,从平城把高家的亲戚都接到京里头来,一来你也多些亲戚走动,二来也好跟你有个照应,爱妃意下如何?”

高夫人又惊又喜,听皇上的意思,这恐怕是要着力提拔高家,若得皇上偏心,不但高家超过于家,是指日可待之事,将来自己能压过于皇后的锋芒,在宫中坤纲独断,也决非梦想。

高夫人忙谢恩道:“皇上恩深义重,还能惦记着平城高家的老亲戚,伯父若知道了,肯定感激涕零。如今高家子侄众多,在平城家业微薄,臣妾也常常惦记,幸好高太后生前曾出巨资购置田产,一家老小的生计还不至生愁,只是毕竟出身辽东之地,在平城常受人嘲笑戏弄,若得皇上提拔重用,高家叔伯子侄愿个个为皇上效死!”

元恪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颗甘愿效死的心。

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元恪祭奠亡母时,曾思念舅氏,遣人至平城,征召高氏族人到洛阳为官,大加封赏,追赠外祖父高扬为渤海公,以高扬嫡孙高猛袭爵渤海公,以三舅父高肇为平原郡公,五舅父高显为澄城郡公,三人同时受封。

高句丽归来的辽东高家,登时成为洛阳城中举足轻重的显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