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曲潋早早地被人叫起了。
叫她的人自然是比她还要心急的姐姐。
对于妹妹今儿要进宫一事,曲沁比妹妹自己还要上心,她知道这对妹妹以后有莫大的好处,所以一整晚都在惦记着这事,睡得也不踏实,所以这一大早便起来了,亲自过来叫人,并且坐在这里盯着,就怕碧春等丫鬟见识短浅、又粗手粗脚地服侍得不好。
就在曲沁皱着眉,打算挥开丫鬟自己撸袖子亲自上时,嘉善堂那边也派了人过来。
骆老夫人和曲沁一样,担心曲潋年纪轻,屋子里伺候的人又没什么经验,怕会有什么遗漏的,所以派了尚嬷嬷亲自过来瞧瞧,帮衬一把。
曲沁见尚嬷嬷过来,目光一转,便歇了自己上去的想法,客气地对尚嬷嬷道:“真是多谢嬷嬷了,我也正愁着呢,碧春这几个丫鬟年纪轻,妹妹这儿又没什么用上得的人,如今有尚嬷嬷在旁盯着,我也放心了。”
尚嬷嬷被曲沁这般高捧心里十分高兴,原就有心交好曲家姐妹,当下便道:“若是两位表姑娘不嫌弃,奴婢便献丑了,给姑娘指点指点。”
“哪会,我自是知道嬷嬷有一手梳头的好手艺,眼光也不是我们这些小丫头可比的,有嬷嬷在,我自是放心。”
尚嬷嬷被奉承得心中舒泰,当下便亲自上前去伺候曲沁梳头更衣。
曲沁站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等到尚嬷嬷为妹妹打点好,上下端详一会儿,便笑道:“果然有嬷嬷出马,自是比我们这些小丫头弄得好,多谢嬷嬷了。”
谢过尚嬷嬷后,见时间差不多了,曲潋便登上平阳侯府安排的马车,往镇国公府而去。
半个时辰左右便到镇国公府。
许是淑宜大长公主早有吩咐,平阳侯府的马车到时,便有候在那里的管事嬷嬷亲自过来迎接,态度殷勤,笑脸盈盈,丝毫未有待慢,马车也顺利地进了镇国公府。
曲潋扶着丫鬟的手下车,给过来迎接的嬷嬷施了半福礼。
那嬷嬷哪敢受她的礼,忙侧身避过,笑盈盈地道:“姑娘请随奴婢来。”
说着,便引着曲潋登上由四个粗使婆子抬的青帷轿子,往淑宜大长公主所居的寒山雅居而去。
这是曲潋第一次来镇国公府,心情忐忑,所以一路上未敢掀帘子往外看。等到了寒山雅居前,便下了轿子,又目不斜视地跟着引路的嬷嬷走进了寒山雅居。
寒山雅居是淑宜大长公主所居之处,放眼看去花木繁茂,曲径幽深,给人一种幽静、远离尘嚣之感,这里占地面积较大,格局也以大气为主,回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不见丝毫的落叶,一路走来,却并未见到伺候的下人,给人一种冷清之感。
淑宜大长公主那样强势的人,却中年丧夫,守寡后避居寒山雅居,闭门不出,少与外界往来。也许淑宜大长公主在外面是尊贵的,受人奉承,可是回到镇国公府,却不过是个寂寞的老太太罢了。
曲潋从寒山雅居的一景一物中隐约感觉到淑宜大长公主的日常生活状态,心里不免有些叹息。以她的年纪,她自是没法体会淑宜大长公主那种丧夫后的孤寂,只是从寒山雅居的环境中略感一二。
等到了寒山雅居的正房里,曲潋顿时紧张了。
“曲姑娘,到了。”引路的嬷嬷轻声地对她道。
曲潋努力地让笑容自然一些,谢过了这位嬷嬷。
这时,从正房那边走来一个如明珠般光彩照人的女子,她穿着藕荷色的素面比甲,头上簪着镶南珠的花簪,一颦一笑皆是动人。不过等听到那引路的嬷嬷上前称这女子为“明珠姑娘”时,曲潋便知道这样光彩照人的女子只是淑宜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一个丫鬟罢了。
一个伺候人的丫鬟都这般的美丽动人、气质不俗,可想而知镇国公储的底蕴。
“曲姑娘来啦,快过来,公主刚才还在叨念着您呢。”明珠笑容亲切。
曲潋腼腆地朝她笑了下,随着明珠往寒山雅居的正房行去。
等到了正房的一处花厅,便又见两个丫鬟打扮的少女走出来,同样容貌不俗,一个清雅蕴秀,一个娇憨可人,气派甚至不比那些官宦之家的姑娘差。不过在明珠介绍下,曲潋知道这两个少女也是淑宜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丫鬟,清雅蕴秀的那个叫清雅,娇憨可人的那个叫娇蕊。
两人给曲潋施了礼后,那娇蕊掩嘴笑道:“曲姑娘快进来,夫人和世子都来了,正等着姑娘呢。”
这娇蕊不仅长得娇憨可人,连性格也有些快人快语,一派天真无邪。
曲潋腼腆地说了声“有劳几位姑娘”后,便跟着引路的明珠进了花厅。
花厅里,除了淑宜大长公主和镇国公夫人、纪凛外,还有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的妇人并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
那妇人柳眉杏眼瓜子脸,一个很典型的美人儿,她坐在镇国公夫人下首位置,身上穿着件银红色的妆花禙子、油绿色镶宝相纹的马面裙,笑盈盈地看着人时,格外的温婉动人,和镇国公夫人那种高傲凌厉的贵气之美截然不同。而她身边的小姑娘模样儿与那妇人相似,一看便知道是母女。
曲潋看罢,便知道这位妇人是镇国公府的二老爷之妻,工部侍郎之女何氏,那小姑娘是二房的嫡女,闺名纪语。
曲潋上前去给众人行礼请安,等请安完后,便坐在丫鬟端来的锦杌上。
丫鬟给她奉了茶,不过曲潋只是意思地沾了沾唇,并没有喝。
今儿要进宫,在宫里有诸多不方便,姐姐早就叮嘱她今天最好不要多喝水。
纪凛从她进来时目光便落在她身上,见她只是沾了下唇并未喝茶,不免有几分心疼,他也知道进宫之事索碎又麻烦,曲潋从未进过宫,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害怕。可惜她进来后只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让人看不清她心中所想。
“娘,这孩子长得好,还是娘有眼光。”纪二夫人笑着对淑宜大长公主道,“和暄和真是相配,站在一起看着就像观音座下的金童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