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1 / 2)

周晨挥挥手,打住春儿仿佛再报人名:“你只讲他们的经营特色和经营情况。”

春儿白了她一眼,人家说的本来就是这些嘛。转口开始介绍红桥市场的经营情况。

红桥市场最初,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名叫陈宜根的江浙人,背着一口袋珍珠进京寻求发展开始。陈宜根选中了位于天坛东门外的红桥。

那个时候红桥还只是一个特别建议的集贸市场,陈宜根就在这里摆起了第一个专营珍珠的摊子。

陈宜根作为第一个进京卖珍珠的,生意竟然出奇的好。很快,他又从家乡逐渐带出许多孩子一起过来帮他卖珍珠,就这样,进京卖珍珠的江浙人越来越多。到后来,红桥市场建成,这里的珍珠经营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2005年9月红桥市场圆满举办了“首届北京国际珍珠文化节”。珍珠节开幕式上,中国宝玉石协会授予了红桥市场“京城珍珠第一家”称号牌匾。

而且,红桥市场的经营也比较有特色。他们自己打假,只要发现有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户,立即重罚。并且,其后,红桥市场还与文物管理局达成协议,引进了古玩商铺。并要求进市销售的所有古玩,必须有专业部门的鉴定书。

说到这里,周晨也不得不感叹对方经营有法了。

古玩、珍珠,乃至玉石等行业,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赝品、高仿。那些真假难辨的假货,让许多喜欢古玩和珍宝的人,却因为怕上当受骗,而望而却步。

就像荣宝斋,店铺经营红火固然有百年老店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货物的品质能够保证。

红桥市场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国内外顾客,在非产珠地形成如此大的专营规模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严格的入市和经营管理。

商家最重的是什么?是信誉。

信誉打出去了,知名度自然而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哪怕这里的珍珠比别的地方价格高一些,也有的是人来买,不为别的,只为买个放心。

一边儿听着春儿的汇报,一边儿想着这些事,周晨驾着车已经来到了天坛东门外。

红桥市场类似于一个大商城,外观看上去是模仿古代城墙的建筑,楼顶装着几个金色大字:京城珍珠第一家。

红桥市场门外,很醒目的摆着一个白色的雕塑:一个白色的张开的贝壳里,包涵着一颗洁白浑圆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