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姐就道五个孩子居家一周以后,芽芽又多观察了三天,过了今天,明儿孩子们就能正常去育红院托儿所。
杜厂长满意得很,环顾了一圈没瞧见芽芽。
此时芽芽刚到城里,下回再来城里,可就是坐火车走了。
揣着钱买了些本地的罗汉果,海鸭子蛋,又给家里人买了几串南珠项链,给小圆子买了个彩绸做的,装豆子的绣球。
本地有少数民族,手工织锦特别漂亮,不便宜,芽芽捂着钱袋子只买了一条给蒋文英。
她直奔柜台,把大哥那一份分出来,连同这两个月收集到的国库券一块请人回头给大哥。
早早出来奔波了大早上,芽芽寻思着临走时吃顿好的,特意绕了远路避开之前常吃的粉摊
没什么,就是去久了忽然不去,莫名有点儿心虚....
本地临街的店铺都挺有特色,早上开门时一块块的卸下门板,关门的时候再把长条的门板一块块的嵌回去。
芽芽凭眼缘挑了一家。
老板瞧见她是外地人,笑眯眯的唠嗑,道自己原本是自行车厂的工人,这屋就是自家的。
后来给人做保管中药材的生意,每天五分钱一件。
这两年又把一间屋子隔成了两间,隔壁那一间代售中药,另一间开了小吃店。
“各地的面还有不同,我们家的面闻着臭,吃着香,特别是酸笋,其他地方肯定瞧不见”
说得芽芽起了好奇心,就要了一碗面。
她坐得离门口进,吃饭向来又香,馋到了路过的一小孩。
当妈的拉着哄,“咱不吃,不吃啊,吃那烂嘴巴,回家好不好啊?”
芽芽看了吵闹的母子一眼,跟小孩说:“你妈知道吃了烂嘴巴,她肯定吃过,还不带你吃。”
孩子闹得更厉害。
她吧唧吧唧的吃得香,左一口怎么那么好吃呢,右一口好吃得不得了。
小孩终于馋哭了!
吃了面,芽芽一抹嘴转到隔壁,想看看有什么中药材好卖。
有个算不上陌生的声音喊她.
“怎么知道我搬到这里了?”粉摊摊主麻利的支着摊子,搬着高汤,“你等一下,我新添了一个灶,等会给煎一个鸡蛋给你。”
芽芽捂着滚圆的肚子挤出个讪讪的微笑。
老板娘正好出来,笑眯眯的说:“小姑娘,我家粉好吃吧,你下回要是再到这,欢迎你还来大姐这吃饭,啊!”
芽芽低着头窜进了药材店,出来的时候粉摊摊主胳膊架着带板车的自行车车头,轻描淡写问:“怎么,他们家也给你煎鸡蛋?”
芽芽:“......”
回京都时的最后一顿饭,吃得芽芽颇为消化不良。
正式离开西省是一月上旬的某个上班日,谁都往厂子里走,只有她往厂子外。
认识的,打过照面的都停下来跟她说上两句话,问买了什么土特产,还有人送她东西。
什么槟榔啦,还有蛇酒。她都收下了。
老大姐拉着芽芽的手,两个多月了,都处成亲人了。
老门卫也走出来,依依不舍的叹气,往后可就少了个棋友了。
芽芽大包小包的上了车,不断挥舞着小手,离别之情涌上心头。(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