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不久,白璐瑶终于艰难地从口中扣出一个带血的蜡丸来。她慢慢坐下来,虽然已经非常虚弱,但望着手中的蜡丸,她还是笑了!
良久,她慢慢把手中的蜡丸放下来,将蜡丸上的倒刺扯下来,倒刺下方都固定在小环上,接着又把小环压扁,塞入鞋中。
她继续把蜡丸捏破,将剥落下来的蜡塞入口中,艰难吞下。然后,解开已经被血浸湿的纸团,从里面拿出非常精致的一把小刀,一把小锯和一个如同铁丝一样细小的折尺来。将这三样东西握在手中,用小折尺把纸团系住,三件小工具组合在一起,很快又多了一个小勾。
做完这些,白璐瑶才松了口气,擦了擦嘴角的血,喃喃念道:“林长枫,我成功了!”
一个多小时过后,22点30分左右,白朗监狱陷入了一片静寂,岗楼上的探照灯交替照射着四周,所到之处,宛如白昼。
一个女人的身影出现在监狱,此人正是欧阳娜。
她穿着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戴着一副柳叶形状的金色面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潜伏在监狱a区大楼的顶端。
当探照灯的光束又一次从身边扫过时,她紧贴着墙壁如同狸猫一样滑下来。
这时,刚好有两名巡查的狱警迎面走来。
欧阳娜站在他们跟前一动不动。奇怪的是,这两个人面对欧阳娜时竟像什么也没看见,继续若无其事地朝前走去。
狱警看不见欧阳娜,是因为她使用了古魔术里一门叫做“一叶障目”的隐身术。
其实,人能够隐形或隐身,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自古以来,不管是在东方或西方,一直有关于人类隐形的记载。古代魔术师们相信隐形是可以达到的,他们用药草和仪式来隐形。在印度胜王瑜伽的学徒受教导说,超自然力量是自我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在中国古代,隐身术可追溯到秦代,当时的方仙道追求人死而形销的境界。《史记·封禅书》中有记载:“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意思是:自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人以后都是燕国人,能实行神仙道家的法术,能形体分解销化、依托鬼神等事。到了汉代,一些方士也擅于隐身。《后汉书·方术传》记载:“解奴辜、张貂者,亦不知是何郡国人也,皆能隐论,出入不由门户。奴辜能变易物形,以诳幻人。”据说当时有个儒师张楷,精通《尚书》、门徒常百人。他常以雾气隐身,并将此幻术教给弟子。
不过史书记载都为民间传说,并无真正讲出其背后的科学根据。其实,古魔术师也好,方士们也罢,他们之所以能够隐身,大多是利用了光线的折射原理。
物体之所以被人眼看见,是因其阻挡了直射的光线,令光线发生了反射。如果有人可以制造一种隐形材料,让光线在其表面如流水绕过岩石般一滑而过,继续保持直线传播,那么,被隐形材料覆盖的物体就不会反射出肉眼所见的光来,人也就可以隐形了。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市蜃楼,它就是自然界光线弯曲折射传播最好例子。在沙漠地区,当气温很高时,热空气快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的空气密度低于高空中空气密度的反常现象。低密度的空气光折射率必然比高密度的空气低。远方高处的物体反射的光,从上层较密的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使得光线变成弧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却默认光线都是直的,所以便发生了误判,把蓝天反射来的光,误以为是湖泊。
可见,控制光线的折射路径是实现隐形的关键,只要找到一种超级材料便可实现。而欧阳娜所戴的那副柳叶型的金色面具,便是由薄而均匀的黄金薄膜与一种超级材料结合而成。当光线到达,就会在不同区域遇到这种材料或者黄金,然后不断改变它的光线折射率,最后不得不从隐身面具的两侧绕行,最后经过面具覆盖的区域,扬长而去。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这就像当水流遇到礁石,无法穿越,最后只能从两边流去。而当人们顺着水流看去,那块礁石就是隐形的。
欧阳娜带着面具,像是一个透明人似的,鸦雀无声地跟在狱警后面,从容走过一间间牢房。
这时,就听其中一名狱警说:“那我去地牢了。”
“好吧,明天见。”
说完,两名狱警分别向不同方向走去。
欧阳娜旋即紧跟着那名去地牢的狱警,又穿过了几个铁门,一直走到了一个阶梯处。
阶梯大概有四五米深,她蹑手蹑脚跟在狱警身后走了下去,终于看见了地牢的铁门。
狱警打着手电,正慢慢向前走着,突然感觉肩膀上被谁轻轻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