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
“演员。”
“4月28日那晚,你在Ecstasy会所?”
“是。”
“你常去那家?”
“我不这么认为。”
宋依是第一次去,如果回答“第一次”,等于没事找事,自揽嫌疑;如果回答“应该,好像不常去”等模糊词,会被追问。甄意设计的否定回答玩了文字游戏,避免难题。
杨姿问下一题前,看了看题目上甄意的蓝色马克笔批注,非常显眼:警察做足功课后的追问(可能性10%)。
“我们调查了会所的记录,显示你是第一次去Ecstasy;另外我们走访了附近的酒吧会所,你定点常去的是两个街区外的mayflower。为什么那天突然改变?”
杨姿暗暗佩服甄意的缜密。这种细节当事人自己都不会注意,甄意却想得到。
宋依早有准备,流利道:“我去会所是想认识富二代,听说Ecstasy有钱人更多……”
“停!”甄意突然打断,“宋小姐,你看没看我给你的标注?”
宋依被甄意苛责的气势骇住,杨姿有些尴尬,宋依面子上更挂不住,不太开心,瘪嘴:“对不起,我回答得太快了。”
杨姿拿起资料一看,那题的答案下面有绿色标注:你会觉得难以启齿,犹豫后,慢、慢、回答!她微愣,没料到甄意能做到这种程度。
宋依经过提示,低眉迟疑片刻,小声而不好意思地重新回答。
盘问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否认识死者?”
“见过一面,不算认识。”
“当晚你是否见过死者?是否有印象?”
“有点模糊。”设计这题时,宋依想否认。但事实上她和死者近距离跳过舞,甄意说如果现场其他人有印象,那就麻烦了,所以她不同意否定。
甄意批注道:一旦追问,记忆模糊化,如喝了酒亢奋不清醒;范围扩大化,如舞伴太多,随机变换。
杨姿追问;宋依自信满满,背诵答案:“我酒后跳舞,很high,和好多男男女女近身跳。人太多,我当时很兴奋,记不太清了。”
“停!”甄意再次不客气地打断,“宋小姐,刚才你挑眉了。”
宋依不在意:“有关系吗?”
“挑眉说明你得意又轻蔑,看得出你准备充分,有隐瞒的嫌疑。”甄意双手撑着桌沿,压低身子,俯视她,“你觉得警察不会怀疑?宋小姐,如果你认为背完这九十三个问题就高枕无忧,那我告诉你,他们会揪出你出纰漏的地方,重点攻击。到时,希望你保持此刻满不在意又漫不经心的心态!”
陡然间一股低气压。杨姿没料到甄意有这个气势来训斥当红明星。
宋依更羞,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一动不动,几秒后才微不可察地调整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