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着急忙慌的回来,呆了几天又着急忙慌的离开了,后宫众人谁看不出来他是因为担忧皇后,才挤出了这么几天来陪伴她的。
一下子后宫嫔妃把自己都酸成了柠檬,当然与此同时,后宫也跟着慢慢的安稳了下来,在这样无可辩驳的偏爱之下,她们就算想挑事儿,那也得看看成功的几率。
在这还算得上是祥和的环境之中,前朝又出事了,这事儿还得平南王尚可喜上了一封奏折说起,他请求归老,但与此同时,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尚子信代替他的位置镇守广东。
这下可好,捅了马蜂窝了,本来在除掉鳌拜之后,三藩那就扎眼得很,如今尚可喜又上了这么一封意味不明,满含试探的奏折。
康熙早已经对三藩每年需要浪费那么多的军费不满,如今还拥兵自重的越发嚣张跋扈,俨然有成为国中国的意思了,这康熙能忍。
当下就表明要撤藩,但前朝大臣们却有不一样的意见,自清初开始,三藩那俨然是一副雄霸一方的姿态,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也是精兵强将,更别说一撤藩,三藩都会唇亡齿寒的联合在一处,一个不对头,那大清就得又燃起战火。
更重要的是如今汉人对于满人的敌视情结还挺重的,哪怕吴三桂他们几人确实不是啥好东西,但就有一样好,他们是个汉人,振臂一呼,到时候响应的汉人还不知几何呢。
完全可以不必采用这样极端的撤藩的方法,可以慢慢的分化他们。
有这样想法的朝臣还不在少数,甚至于就连太皇太后都被惊动了,苦口婆心的劝慰康熙,一时间,康熙仿佛站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一般,就连之前和他极有默契的索额图,在这事上都像是看不懂眼色一般的支持不撤藩。
康熙那是越想越气,清醒地认知到三藩如今已经颇为有些尾大不掉的他,就准备一刀切掉这块腐肉,想要撤藩的意思是非常明显。
坤宁宫里皇后早已经准备好了温茶,帕子,温柔的冲他笑着,一身清新淡雅的淡青色旗服让她更多了两分婉约。
康熙微吐一口气,上前去牵着她的手,难掩郁闷的说道:“就连皇祖母都不赞同我撤藩。”
皇后与康熙十指相扣,眉眼弯弯的笑着说道:“朝堂上的政事有许多的考量,芳华不知全貌,也无好的计策为夫君分忧,唯一能做的便是陪伴在夫君身侧。
夫君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芳华会陪着你,看着你一步一步的垂名青史的。”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意见,更没有小心翼翼的试探,有的只是温情脉脉的包容和陪伴。
也让康熙不知不觉的笑了起来,故意打趣着问道:“你没听见前朝的动静吗,听他们一说,仿佛朕这边撤藩,下一秒咱们所有人都得滚回关外去吃自己了呢。”
皇后不以为意的歪了歪头,呆萌的说道:“汉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芳华又能怎么办呢,只能跟着皇上就当皇后,万一真有什么,芳华还能陪皇上一起打天下,那时候人生真是波澜壮阔了。“
她知道,却愿意相信的陪伴着自己,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自己,她依旧陪伴在自己的身旁,哪怕这和索额图所说的意见相反,传出去只会让她遭受到更多的非议,也再所不惜。
心头积攒的郁气和暴躁听了这番话之后,像是被只无形的小手给抚平了,越是在这样紧张的时刻,他就越能够感受到皇后对他的真心。
那份不掺假的比之白云还要更加柔软纯白的真心,在这深宫中太难得了,得到了的康熙也是谨慎而又小心的守护着,如同巨龙一样贪婪而又警惕地将之护在身下。
少年天子骄傲自负,如同骄阳一般的璀璨,又怎会因为其他人的三言两语而动摇,说是撤藩,那就必须要撤藩。
吴三桂他们也不是多有节操的人,十一月,吴三桂率先发动叛乱,王辅臣,尚可喜也跟着遥相呼应的相继反叛,经营多年,早有准备的他们一时间又是策反大清派去驻守的将军,一边又义正言辞的发了檄文。
先下手为强的划去了大清近半的江山,更别提在这个过程之中有多少汉人重新的燃起了反清复明的想法。
情况很危急,这就衬的之前一力要撤三藩的康熙太头铁了,明明是可以慢着来的,现如今俨然是康熙不听他们劝告,才会沦落至今的。
在这其中,康熙也承受了许多的压力,一向骄傲从未迷茫过的他难得如同孩子一样脆弱的蜷缩着靠在皇后的腹部。
皇后以手为梳的,轻轻帮他梳理着头上的辫子,温柔的像是不知道前朝发生了什么一样,这样安安静静的陪伴,也让空气中无形的弥漫起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康熙难得有些颓废的说道:“现在恐怕就连皇祖母都在怪我了。”
皇后微微摇了摇头,不赞同的说道:“祖母不会怪自己的孙儿的,她老人家见过的事情太多了,总是想着事缓即圆,希望皇上您能够不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
可小鹰要是不被推下悬崖,又怎么能够有那份胆魄振翅而飞,翱翔在天际之中呢?
皇上别急,最差就是臣妾陪你一起去关外放牛牧马了呗,咱们还这么年轻,就算这一回出了点岔子,日后也可以吸取教训,重新整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