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轻轻摇头,当初不过是因为顾忌康熙皇帝的情绪,姑且勉强同意了娶个太子妃的要求。
大格格会对自己动心,实在是出乎意外之外,大格格的坚持,更是一个很大的意外。当年自己在孝东陵没直接拒绝她,真心没有想到会有今日的发展。可是既然他已经答应了大格格,不说自己对于婚姻的原则,就单论大格格的这一份至纯的真情,他也不可能纳其他女子进门。
“皇阿玛,当初要不是因为您的要求,儿臣一个也不想娶。而且,庶子的继承权在嫡女后面。”
少年太子神色安然的说出来这句话后,就姿态自然端起他的奶-子茶小口啜饮。康熙皇帝却是被气的差点儿吐血,难道他还要庆幸世祖皇帝没有留下个嫡女不成?
新版《大清律》里头明确规定,家有嫡女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如果嫡女要嫁人,可以带走一半的家产做嫁妆,如果嫡女要立女户,那就是有着和嫡子一样的继承权。庶出,养子,可以分得一小部分家产安身立命,外室所出子女没有任何继承权。
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又被儿子坑了的康熙皇帝,在这连番打击之下,终于坐不住,愤怒的站起身来,在御书房转圈圈。
第一圈,儿子现在身受内伤,不能打不能骂,不能让他心情不愉快;第二圈,儿子这马上大婚了,十六岁就圆房,小夫妻俩感情好,一口气生个五六个孩子,总不可能都是女娃儿。
第三圈,儿子说的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嫡出总是贵于庶出。不说老百姓家,就算是在皇家,嫡出的固伦公主那也是天生就位同亲王的尊贵,哪怕庶出的皇阿哥将来凭借功劳被晋封为亲王,也比不过这个天然的出身体面。
运气,运气,胸腔起伏不停的康熙皇帝不停地运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满天神佛,列祖列宗们,保佑玄烨有个嫡出的皇太孙吧。玄烨每天给奉天殿的祖宗牌位,诚心诚意的各烧三炷香。
还好他四年前手脚麻利的把大格格给定下来,让他们今年就举行大婚之礼。就儿子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清模样,如果等到他长到十六岁以后,小翅膀硬了,和吴正治的小儿子一样,坚持什么先立业再成家,他能拿他怎么办?
可是不管怎么安慰自己,康熙皇帝还是不甘心,“你就不怕皇阿玛把那位异域女子给找出来威胁你?”
眼里划过一抹深沉真切的怀念,少年太子轻声说道:“皇阿玛,要是可以找到,儿臣自己早就去找了。”
“你小子肯定没说实话。”康熙怀疑,他要是真的决心在大清国寻找一个普通的小女子,还有可能会找不到?
胤礽抬手拿起大茶壶给自己续杯奶-子茶,身体微微倾斜,眉眼低垂,长长的眼睫毛在脸上留下两小圈光影,遮住了那双桃花眼里所有的思绪,声音低沉,真挚,缓缓说道:“真的,儿臣不骗您。”
“您要威胁儿臣,还不如直接拿住大格格比较好。世事变迁,很多事儿都不一样了。就算找到了又如何?彼此各自安好就好。”
发现宝贝儿子情绪低落,康熙皇帝也是暗自叹息,这俩孩子的前世今生确实都大不一样了,还是顾好当下和未来最重要,不,还是求老天爷给他个嫡孙最重要。
“朕知道你不舍得阿茹娜受生产之苦,可是身为女子,生儿育女天经地义。不管你们生几个,总之,朕要嫡孙孙,没有嫡孙孙,皇阿玛百年后怎么都无法合眼。”
康熙皇帝决定,这个事儿他一定要盯紧了。如果真让无法无天的宝贝儿子弄个皇太女出来,他就是到了地府,也会被列祖列宗们一人一脚给踢回阳间。
胤礽失笑,生儿还是生女,应该是在乎男方而不是在乎女方吧?不过他看着自家皇阿玛横眉竖眼的,把自己憋得脸色漆黑还不舍得教训他一句,心里也很是不忍。“行,儿臣答应您,一定努力就是。”
“不是你努力,是你要让阿茹娜生孩子。”康熙皇帝眼睛瞪得老大。他敢说,就儿子这个正常人无法理解的“神仙”性子,就算是阿茹娜要生,他也可能会说太危险了,太痛了,不生了,干脆过继一个得了···
如果自己不给看紧了,百年后他可能连个嫡孙女都没有。
胤礽起身,惦着脚伸着胳膊给康熙皇帝顺气,“皇阿玛,其实从生育说上讲,生男生女真的在于男子而不是女子。不过儿臣答应您就是,保证给您生个嫡孙出来给您抱。”
被儿子这突然的孝顺感动的眼眶湿润的康熙皇帝,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真的保证?”胤礽哭笑不得的连连点头,“保证,儿臣给皇阿玛保证。儿臣明儿就和大格格提这个事儿。”大格格应该会同意生个孩子的吧?
这下康熙皇帝是高兴的转圈圈了。宝贝儿子来历非凡,手段高明,他说保证,那就是保证。想到自己将来会有一个软软糯糯,白白胖胖的嫡孙孙,跟他阿玛一样,穿着一身儿明黄衣裳,奶声奶气的喊他皇玛法,他简直是兴奋,高兴的哭出来。
太子不纳侧妃侍妾算什么?一打儿庶出也抵不过半个嫡孙。
胤礽满心无奈的掏出一个手帕给康熙皇帝擦了擦眼角,“皇阿玛,是您要嫡孙,儿臣答应您了,您怎么还哭了?”本来还有些难为情的康熙皇帝听了这话,直接睁大眼睛,中气十足的反驳,“无知的呆小子,皇阿玛这是喜极而涕。”
一直担忧的大事终于在今天有了这个好的结果,堵在心里的大石头没了,自觉特别畅快舒坦的康熙皇帝终于想起来还有正事儿没谈,看了看时间,距离三点半就只有十来分钟了,赶紧的清清嗓子,把最主要的事儿先说说。
“朕今儿上午召见了第一批去欧洲求学归来的学子,很不错,古人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真的是至理名言,出去转了一圈,见识气度就是不一样。”
胤礽闻言,当然也是高兴,“儿臣恭喜皇阿玛。”
康熙皇帝摇头,“皇阿玛可不敢当这个功臣。你都不知道,英吉利现在发展成什么样儿了?还有那个法兰西也在大力发展工商业。我们大清国要是没有你制造的蒸汽机,皇阿玛真的没有脸面派学子们走出国门,到别人国家晃悠。”
别人国家的老百姓都有,就你没有,你还坐家里不知所谓的自得自乐,守着自己的大-刀长矛自豪的不行,想想就丢人的很。
胤礽一看自家皇阿玛这个难过懊恼的神色,赶紧安慰,“皇阿玛,这不是您个人的问题,您已经做得够好了。真的,您是一位非常好的好皇帝。”历史的局限性,出身的局限性,身为满清帝王的康熙皇帝,在古华夏曾经的历史上,真的称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摆了摆手,康熙皇帝心领了儿子的宽慰,却是不认同儿子的说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作为一个好皇帝,最关键的是要有过人的胸襟,眼光以及魄力,会识人用人。而不是说要多么勤政,多么精明,折子有内阁批复也一样,大小国事也可以放权内阁,这些都不一定非要皇帝本人。
这方面,儿子就是做的比他好,哪怕他不是重生的人,他也有这个天赋直觉,有这份果断和毅力。
“不说这个丧气的事儿了。咱们大清国因为你,这一回可算是跑到这些西方强盗们的前面去了。这些学子们见到朕后,都情绪激动的喊着要见你,一个个眼泪鼻涕,哭着喊着的,被朕给拦下了。”
“你目前最主要的事儿是养伤。皇阿玛先安排他们去参与大辩论。你昨儿不是说要把大辩论的主题打开,让他们随意扩展自由发挥吗?正好这伙儿年轻人回来,加入他们一起,让这些学子们耍耍嘴皮子试试。不要出去几年,连大清官话都不会说了。”
国家花这么多银子派他们出去进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学好别人国家的优点长处,回来给朝廷和老百姓效犬马之劳的,如果不能融进老百姓中间,和朝廷的行动保持一致,学以致用,学以实用,学的再好也没用。
胤礽思索片刻,觉得皇阿玛说的这个还真有可能。“确实是要先看看,不能出去学了几句洋话,就把自己的根给忘了。更不能学了人家的学问,就把自己家的学问给丢了。”
“皇阿玛,这些留洋的学子带回来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有人开始整理了吗?上次儿臣和您提到的,人才引进的事儿,他们都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说到这个,康熙皇帝就嘿嘿直乐,他伸手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有点儿神秘的说道:“儿子,你绝对想象不到他们带回来了什么,朕也实在是没有想到。”
胤礽还没问出口,就听到自家皇阿玛以一种非常骄傲自豪的语气,滔滔不绝的一一分说给他听,“你五皇叔带着人去看了看,回来和朕汇报说,光是那些书籍典故等等,就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全的整理出来。如果都要正确的翻译出来,不知道要更久。”
“现在商学院里头懂西方语言的孩子们,都已经被常宁叫去帮忙。还有那些各个大小国家的王子公主,亲王大公们等等,加在一起几百口子人,理藩院都住不下。朕现在也没心思接见他们,一部分塞到了学院学习官话,一部分送到了基督教教堂。”
“皇阿玛琢磨着,等你大婚后,咱们再统一举办一场正式的欢迎仪式。就按照他们西方人的习俗,叫阿茹娜办个别开生面的party,也好让那些红毛们长长见识,省的一个个都跟乡巴佬进城一样,在京城不管看到什么新事物都只会长大嘴巴哇哇哇的大声叫唤。”
※※※※※※※※※※※※※※※※※※※※
吼,看了那位出轨报警的大明星吴波的事儿,我的一个律师同学居然说,这个女的真傻,7年了不知道生个孩子分家产。是的,中国的继承法改了,私生子和婚生子一样的继承权。
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这个法律规定出台后,婚姻的意义还剩下什么?或许,大人物们有大人物的考虑吧,小老百姓安心码字。嘿嘿嘿嘿嘿嘿
ps,想写一个强大的华夏国家,让西洋人一脸向往的来学习然后舍不得走。让华夏人走出国门后,一脸骄傲的说,我来自东方,让华夏的护照变得畅通无阻。来自一个审签苦难户的怨念。吼(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