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2 / 2)

这不光是大清国,哪怕是英吉利的新兴贵族们,也是贵族,不是平民百姓,更不是低等的奴隶。他们奋斗,他们拿起武器冲进皇宫,是因为他们要和老牌贵族夺权,他们要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社会利益。

而不是为了那些工人,农民的温饱问题,更不是为了天下人都可以丰衣足食。

至于太子殿下提到的外患,就更让他们羞愧。不管现在大清国如何强势,大清的火器如何的先进,有外患就是有外患。他们的朝廷,还没有腾出手来清理外患这是一个明白的事实。

至于朝廷为何没有腾出手?当然是因为大清国的底子太薄,满打满算这也才发展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刚刚结束八年内战;刚刚从荷兰强盗手里收复了琉球;刚刚打退了北边罗刹国的侵扰;刚刚清理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所以,他们这些享受了国家的大发展第一波福利的人,还没有给国家,给朝廷,给辛劳做事上交赋税的老百姓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又有什么资格,对着这些每天兢兢业业处理国家大小事务的老头子们指手画脚?

面色发红的学子头头,想到他们秘密商议的那些问题,强忍着安坐在两旁的那些老头子们一脸得意洋洋的,对着他们投过来的轻视眼神,又问道:“太子殿下,现在女子学院慢慢的多起来,女子们开始和男子们接受一样的教育,开始走出家门做事。”

“我们猜测,将来他们估计还会要争取和男子一样的自由待遇。相亲的出现,婚俗礼仪的改革,以及朝廷对婚姻年龄的强制规定,应该就是朝廷对此事的初步应对。”

“请问太子殿下,您对于《神曲》的作者提出的自由精神,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爱情,有什么看法?”

胤礽轻轻摇头,“《神曲》的作者但丁,有着一段悲伤的初恋,初恋情人的悲惨命运和早逝,更是让他终生难忘。”

“但丁先生借维吉尔之口说出来了自己的悲伤和愤怒。自由是一件宝物,值得用生命去换取;人有了自由的意志,才能创造和享受生活;而自由的爱情则是要达到的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顿了顿,扫视一圈对此很是不赞同的官员们,又看了一眼神色焦急的等着他的“但是”的年轻学子们,少年太子慢慢的接着说道:“对于至善至美,我们现在的大清国,可谓是满足了第一个条件,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第二个条件,丰衣足食,京畿地区和江南各地也基本上实现了。第三个条件,自由的意志,新式学院的学子们,包括女孩子们,基本上也都多多少少的有了一点点。”

“如此一讲,好像我们大清国可以慢慢的开始实行自由婚姻了,可是孤有一点不明白,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自由,刚刚那个问题的本源所在。自由,到底是什么?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自由?多大的自由?多宽的自由?”

官员们听到这里,提着的心就放了下来。一个个用眼睛的余光对着这些离经叛道,天真无知的年轻人“哼哼”。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长大,又在两家长辈的安排下举行了全国人民都真诚祝福的大婚之礼,小夫妻来和和美美的过小日子,不知道比你们那些不知所谓的自由婚姻强多少倍。

默默低头思考的年轻人们,都说不出来他们要自己选媳妇那句话。不说他们有的已经成亲了,妻妾都有了,就是还没大婚的,他们也不敢说。

凭啥人家千娇百宠养大的姑娘给你白白的三挑四选,选不中的后果谁负责?让人家小姑娘后面还怎么嫁给其他人?

现在这么一琢磨,他们又发现,定亲之前,相亲,双方互相见上一面,就已经是极限。他们也是男子,将心比心的说,他们也不想娶一个被其他男人挑选剩下的女子不是?

胤礽看着他们妥协的神情,在心里默默叹气,刚刚要说话,就又一个后排的学子面色赤红,急冲冲的开口:“太子殿下,您对于英吉利的革命运动,追求分权制度;对于他们批判宗教和神权,确立人权,有什么看法?”

满殿的人都被他惊到了,包括他的学友们。都对着他齐刷刷的看过来,可是这个年轻人却是一脸倔强的面对胤礽,神情迫切的想要得到回复。

然后满殿的人又齐刷刷的看向胤礽,包括胤礽后面,和他隔着一道屏风的康熙皇帝。

胤礽没有生气,也没有激动惊愕,自从他意识到这些学子是留洋回来的以后,就一直在等着他们问出来这个问题。如果他们没有勇气问出来,他才是失望。

于是大家就惊奇的看到,他们的太子殿下好像是笑了,对着那个莽撞无礼冒犯皇权的小子笑了,还是一种鼓励安抚的笑。

“首先,孤很高兴,英吉利的人们快要得到他们想要的社会制度。其次,孤很高兴你有勇气问出来。”

激动莫名的年轻人在太子殿下的注视下,慢慢的平静下来,屏住呼吸等着回答。

“法学家格劳秀斯在六十年前发表了一本巨著《论战争与和平法》,他认为,法的原则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人的本性;自然法万古长存,上帝也无法改变。”

“孤对法家稍有研究,所以有一点孤想要和你们确认,上帝是不是真的存在。神学,上帝,《圣经》等等,到底是不是由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利用宗教和基督教的教义,祸害国家,迫害老百姓的神职人员,是不是他们的人族同胞?”

“是他们的同胞。”另外一个后排的年轻人鼓起勇气回答。是他们的同胞在迫害他们,不是神学,神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就好像我们杀鸡宰牛用的刀一样,刀有何辜?

胤礽对着他点了点头,以示嘉许,“那么,孤的个人看法,不是神学不好,也不是《圣经》荒诞无稽。只是随着英吉利生产力的大发展,英吉利的人们突然意识到,宗教的统治已经不适合自己的国家,他们到了一个应该改变的时刻。”

“《新工具论》、《知识改进论》、《论人》、《利维坦》等等书籍很好,社会契约学说和机械唯物主义也很好。唯物主义哲学家 f.培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也很好。”

听到这里,满心满眼的等着他们的太子殿下来一番长篇大论,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镇压下去的老头子们就发现,他们怎么听不大懂?自己怎么听得迷迷瞪瞪的?

留洋归来的学子们听懂了,却是越听越惊讶,年纪小小,几乎不出宫门的太子殿下居然懂的这么多。他们,好像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

只听胤礽接着说道:“在这里,我们要确立一个前提,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里面的知识,讲的不单单是现在的蒸汽机,我们的老祖宗们在做钻木取火的时候,也是一种知识。”

“西方国家的宗教统治到底如何,会有历史做出最公平公正的评价。”

“但是知识是无处不在的,知识是不断发展的,经过了几千年的知识累计,英吉利人们忽然发现,信仰神对于他们的生活不再有帮助,反而是一种阻碍。他们认为,离开宗教,转而信奉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自然科学更为实在。”

“这是英吉利人们的信仰自由。就好像我们大清的子民,有的信奉道家,有的信奉佛家,有的信奉儒家,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这,也是人权的一种。”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老百姓,都应该有基本的发言权、信仰权、行为自主权,也有捍卫自己的基本人权,并为之进行革命的权利和自由。”

好吧,这下大家伙儿都听懂了,可是各个都在心里咆哮,太子殿下,这个话儿心里有数就好,您不需要这么直白的说出来,皇上还在后头听着啊。皇上还想着爱新觉罗家可以千秋万代的统治中原啊。

胤礽感受到了老头子们内心强烈的情绪波动,也感受到了自家皇阿玛瞪着他的视线。察觉到自己说的有点儿过的他,立马停住这个话题,转而讨论起来“分权”。

“说到分权,孤想到了你们这些天的激进言论,你们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产生的伤心愤怒,以及你们对朝廷某些政策的不认同,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

“打个比方说,孤或者你们,站在一颗高高的树上,张开双臂就能感觉自己是和鸟儿一样的飞翔,特别的自由自在,一阵风过来,临风起舞的我们,居高临下的看着下面的小伙伴,喊着,你们快上来看,这里风景好好。”

“大树下面的小伙伴成千上万,你觉得,有多少人会愿意爬上树?愿意爬树的人中,又有多少人有能力爬上树?”

“回太子殿下,很少,很少。”还是刚刚那个年轻人,这些天他和学友们在京城和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学说,主张的时候,遇到的那些阻碍,不理解,甚至是鄙视,打骂。愿意爬上树和他们一起看风景的人,几乎没有。

胤礽又对着他点点头,接着问道:“爬上树的人中,有多少人不会后悔他们付出的辛苦,觉得非常值得?又有多少人会和你一样张开双臂自由飞翔,而不是着急从树上下去,双脚踏在安安稳稳的地面上?”

“回太子殿下,几乎没有。”他们的学友们很多都放弃了。

“那么,孤问你们最后一个问题,不愿意爬树的人就是错误的吗?愿意爬树却没有那个体力或者能力,你又能说他们是错的吗?爬上树后发现风景不过尔尔想要下树的人,又有什么错?这不也是他们的自由,他们的个人权利吗?”

“还有的人会说,树上风景好,我知道了,你自己看就好,不必告诉我,更不必大声嚷嚷。甚至有人说,你喊得太大声吵到我了。这,又什么错吗?这不也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吗?”

人类天性中的懒惰和自私,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去选择拒绝觉醒自我,拒绝进化成一个成熟理性的人。大哲学家康德曾经对此总结过,让一个人保持不成熟状态是如此的方便,如此的顺从人类的天性。

如果有一本书直接告诉你学问;一个老师指导你的行为;一个大夫指点你的饮食等等,你就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也不需要动用自己的智慧。只要金钱能够解决的,你都不需要去思考;其他人很快就能替你把这些累人的事儿做好。

所以,你们现在如此激情四射的想要把人们都唤醒,让他们塑造自我,可是你们很快就会发现,太多的人,不分性别、年龄、种族,他们都会认为迈向成熟不仅困难重重,而且相当危险。

因为人性的复杂。

直接听从统治者的吩咐是如此的简单方便,哪怕是错了,那也是统治者的错,自己可以安慰自己,瞧瞧,多么愚蠢的统治者。可是你一旦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他们不光要承担这个责任,还要独自面对决定后面的未知。

那可能是个相当危险的未知,谁知道那?

反正他们会因此产生害怕,抱怨等等情绪。也所以,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革命先驱,大多不是死在皇权的手里,而是死在那些“突然后悔爬树”的人的手里。

人性和世情就是这么残酷。

可是你能说他们有错吗?他们也只是在行驶自己的基本人权而已。

人类的天性决定了,愿意爬上树,有能力爬上树的人极少极少。哪怕是到了星际时代,人类社会也还是一个树形的阶级社会,极少数的人领导着大多数的人。

不管是西方神权的上帝神学;华夏皇权的儒家学说;亦或者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的自然神学,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灌输给思想不成熟的人们的一套行为理念而已。

那个年轻人呆呆的思考片刻,突然释然的笑了起来,他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意思。分权,让大清国的所有人一起来统治国家,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就好比英吉利的革命运动一样,最终掌权的人,也就是那么一小波人罢了。

至于在大清国实行三权分立,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他们的皇上那么英明神武,他们的太子殿下如此的贤能大度,成立了内阁后,谁有本事说能比皇上和太子殿下做的更好?还是说让皇上或者太子殿下来做这个议会元首?

互相看了一眼,这些年轻人一起恭敬的给胤礽行礼,语气诚恳的说道:“太子殿下,我们明白了。”

是他们太过于想当然,太过于冲动莽撞。初初回国,看着自己国家的蓬勃发展,他们惶恐,他们不安,他们急于表现自己,却忘记了现实情况,忘记了他们还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来回报给养育他们成人的国和家。

他们会保持住自己思想的灵性,和皇上,太子殿下这样,慢慢引导人们意识到自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强行灌输给他们所谓的民主自由,看轻自己老祖宗的各家学问。

几千年前的老祖宗们都知道,要先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再和他们讲礼仪道德,而他们却忘记了。

想到跟着他们来到大清的那些西方人满脸激动感慨的欢呼,大清国就是天堂。天堂?是的,现在的大清国已经是老百姓的天堂,而他们要做的是,和皇上,太子殿下一起,努力把这个天堂建设的更好。

好到有一天,不用为了吃穿等各种物质发愁的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自我意识,自发的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

吼,一边码字一边把自己激动了。吼(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