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觉这番开导很是成功的太子殿下,以为两位弟弟都真的“明白”、“知道”了,心里一片轻松、惬意。弟弟们身为德嫔娘娘的儿子,身份被动,还是不要牵扯进这些事儿为好。
兄弟三人又亲切知心的聊了小半天,一直到六阿哥的情绪完全恢复正常,他们才结伴回到无逸斋一起午休。
这个事儿对于六阿哥就是翻篇儿了,可是四阿哥终究不像六阿哥年幼易信,他一个下午都是在心里反复的琢磨着太子二哥和皇额娘告诉他的话,感觉自己明白了,却又不大明白,下学后回到南三所对着香喷喷的饭菜也没有胃口。
自觉今儿很好的解决了大哥、四弟、六弟的小烦恼的太子殿下,却是在太子妃的伺候下,惬意舒心的用完了他的晚饭。
和太子妃简单交代几句四阿哥和六阿哥的事儿,他想到今儿的事儿比较多,当下就不敢耽搁,直接去了书房。
于是等到心里头实在憋不住的四阿哥,食不知味的用完了他的晚饭,大步流星的来到了毓庆宫后,就被宫人告知,太子殿下去了书房。
四阿哥当然知道,太子二哥晚上在书房做事的时候,一般没有大事发生没人敢打扰。而且他这也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垂头丧气的四阿哥正欲离开,却没想到阿茹娜得到宫人禀告来到了前殿。
两个人来到西偏殿落座,宫人悄悄儿的送上来点心奶-子茶,又悄悄儿的退了下去。四阿哥一边心不在焉的用着点心,一边纳闷太子妃嫂嫂找他有什么事儿,哪知他刚刚咽下嘴里的点心渣渣,就听见了太子妃嫂嫂的解释。
“刚刚用完晚饭的时候,太子殿下嘱咐我,找机会问问德嫔娘娘,生活中可有什么缺少的。”
“太子妃嫂嫂,你不用管这个事儿。皇额娘和惠妃娘娘一直都在照顾德嫔娘娘。”四阿哥有些吃惊,还有些愧疚。他没想到,因为他和六弟的关系,太子二哥会让太子妃嫂嫂去关注德嫔娘娘的事儿。太子二哥对于皇阿玛后宫的这些妃嫔们,可是一向一碗水端平,不管不问的。
阿茹娜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真诚,在心里点了点头,小家伙还算分的清轻重,没有因为德嫔娘娘的事儿就不管不顾的折腾。
“四弟这个时候来毓庆宫找太子殿下,可是心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二嫂来猜一猜--是不是太子殿下顾及你们哥俩的感受,只说了一半儿真相。”
四阿哥双眼刷的一亮,“太子妃嫂嫂,你也知道当初的事儿?”
太子二哥可不是就只说了一半儿,怪不得他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儿。
“知道。四弟尽管问,二嫂知无不言。”
“谢太子妃嫂嫂。胤禛想问,当初内务府可是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还因为德嫔娘娘的出身,六弟的名字牵扯到他们的身上?”四阿哥语气急切,立刻问出心里最在意的这个问题,太子二哥一直回避不答的问题。
阿茹娜毫不犹豫的点头。太子殿下顾虑他们的感受不说,对于她而言,却是没什么顾忌。瞅着四阿哥得到答案后,小脸瞬间发白,终于有了一丝丝小良心,慢声解释道:“四弟切莫多想,其实德嫔娘娘并没有做什么。”
她没有能力,也还没机会做任何事儿。
“当年皇上册封襁褓中的二阿哥为太子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作为嫡子的身份。我们满人虽然比较看重继承人的才能,可也和汉人一样重视出身血统。”
四阿哥虽然不明白太子妃嫂嫂说这段话的来由,却也是乖乖点头。宫里的规矩,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就听太子妃接着说道:“可是问题就在于当年皇上为了局势考虑,在册立太子这件事儿太过着急,一意孤行。太子殿下那时候年龄太小,看不出来品行和聪慧,他的元后嫡子身份就被无限放大。”
“很多家里没有嫡子的满清王公们,都强烈的反对这个单纯以出身做出的立储决定,因为他们担心,将来自家的爵位会因为没有嫡子而被收回或者降级。”
四阿哥非常吃惊,他从没有听太子二哥提过这个事儿。怪不得那些满清大臣,到现在还和太子二哥有些别别扭扭的。一瞬间他又想起来,太子妃嫂嫂的弟弟傅尔丹那时候也没出生,那倭黑大人岂不是...?
太子妃咽下嘴里的奶-子茶,面对他毫不掩饰的好奇,大方的承认,“阿玛当然也是担心家里因为没有嫡子而被降爵。虽然因为平定三藩的战争,满清王公们都没有心思做出什么大动作,但是以他们的权势,做些小动作还是可以的。”
“皇上顾及这些方方面面的事儿,平时就尽量不怎么搭理你们这些阿哥,可是太子殿下不忍心,就带着你们和皇上接近。”
这下四阿哥听呆了,“太子妃嫂嫂,这是真的?”
原来那个时候,皇阿玛和太子二哥在朝中的处境如此艰难,而皇阿玛不理会他们,是因为顾忌着朝堂上的各种关系吗?
“嗯。”太子妃神色如常的肯定。她瞅着四阿哥满脸都是一副“原来如此”的小模样,心里头微微一笑,到底还是个小孩子。
那时候国家政局不稳,皇上忙的都顾不上自己,顾不上“保成太子”,哪还会想到他们?如果不是太子殿下想着大家伙儿,天天拉着他们一起增加感情,哪有现在的一家和乐?
“皇上和太子殿下这边一有动作,结果那些人就给误会了,以为是皇上改了主意,要开始关注其他的小阿哥了,就想着怎么试探一下皇上的意思。内务府,只是一个被推出来的马前卒、替死鬼而已。”
四阿哥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却说不出来话。这实在是超过了他对皇家内务府的一贯认知。那个时候的内务府,不光是欺上瞒下,欺压百姓,贪污巨大,还是满清王公的马前卒、替死鬼?
太子妃瞅着前殿院子里头,今年元宵节那天新装上的五彩灯,向来明亮耀眼的脸庞在殿里小黄灯的照耀下,变的朦朦胧胧。
眼里浮起一抹因为回忆元宵那天的欢乐趣事引起的温馨,太子妃端起太子殿下前几天大为夸奖的新品奶-子茶小品了一口,继续解释。
“内务府那帮人伺候了皇上这么多年,岂能不知道皇上的脾气?他们自然也不敢贸贸然的就有什么大动作。当时他们也就传了一个小小的流言而已。可是太皇太后和皇上顾虑到内务府对于皇家的重要性,就想小惩一番作为告诫。”
“哪知道后面会查出来他们那么多罪名,尤其是那个贪污的数额,朝野震动。皇上震怒之下,又考虑到必须先稳定前朝局势,于是就有了那个流血的夏天,和对德嫔娘娘的处罚。”
四阿哥在连番震惊中,彻底弄明白了德嫔娘娘牵连进来的这个事儿的前因后果。
再结合上午太子二哥告诉他的那番话,他也就想明白了,自己之所以一下午都想不通此事的原因。就算内务府是因为太子二哥在天花痊愈后,把他的奶麽麽宫女都换了一遍而感到惊慌,起了不该起的心思,他们也不会,不敢随意插手立储之大事。
因为他们一没有朝中势力,二没有军中势力,大清国的下一任帝王是谁,压根儿就和他们没关系。除非,是有朝中重臣或者满清王公给了他们希望。
难怪太子二哥采用春秋手法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只让他和六弟做好身为人子的应尽责任即可。难怪满宫的人都忌讳,不敢和德嫔娘娘有任何接触,皇额娘更是一直护着太子妃嫂嫂,不让她牵扯进来。
想明白了这些事儿,却还是呆坐着一动不动、沉默不语的四阿哥,不停在心里思索着满清王公这些年来在朝堂上的地位变化,越想心里越激动、震荡,眼神儿也变的越发坚定。
将来他长大办差,一定要帮太子二哥守好内务府和户部。
太子妃瞅着他的神态变化,默默点头。想到隔壁的太子殿下,又有些想笑。他一心想要护着阿哥们快乐成长,即使明白有些事儿需要让他们明白,事到临头却也是会下意识的回避一二。
可是他这个人又从不撒谎,挑三拣四的说了一点儿真相,也就可以糊弄一下现在的六阿哥。四阿哥这个岁数却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因为想到太子殿下心情愉悦的太子妃,望着夜空中的月朗星稀,前院的彩灯闪耀,树影晃动,悠闲的端起来她面前的奶-子茶小口品啜。
过了好一会儿,就听四阿哥语气诚恳、真挚的说道:“谢谢太子妃嫂嫂为胤禛解说这些事儿。”
“四弟不用客气。太子殿下最疼的就是你,他一直希望可以护着你无忧无虑的长大,你也不要再多想,更不要因为出身心生纠结。若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就是。”
因为被太子妃嫂嫂说自己是太子二哥最疼的弟弟,四阿哥眉眼舒展,自觉和太子妃嫂嫂也亲近不少,当下也就不客气,直接倾诉自己的烦闷,“谢太子妃嫂嫂,胤禛都已明白。只是想到德嫔娘娘,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上次我和六弟去给德嫔娘娘请安的时候,德嫔娘娘因为其他有子的娘娘都可以跟去南巡,对着我们强颜欢笑的样子,我和六弟瞧着,都很难过。”
“今天中午,六弟又无意中听到几个宫人在议论,都有哪位有子的娘娘跟着皇阿玛南巡的事儿,她们提到了德嫔娘娘的那件事,六弟就误以为是因为他的名字害的德嫔娘娘,才一时没忍住。”
太子妃听到这里眸光一闪,心里冷笑一声。好一个“无意中”。
四阿哥没察觉到太子妃眼中流露出来的那丝冷凝,自顾自的诉说道:“今天胤禛和六弟在无逸斋听了太子二哥的回答后,本以为,将来或许用自己的功劳给德嫔娘娘求个情。却没想到是不可为之事。”
德嫔娘娘的这个事儿,压根儿就不是简单的只牵扯到内务府的小心思,最关键的是牵扯到了朝堂的立储之争。德嫔娘娘的出身,她的小心思,尤其是她和内务府的亲近关系,都让皇阿玛必须做出决定,而且是永无更改的决定。
听出他语气里透出来的这股子低沉失落,太子妃大大的杏眼里快速的闪过一抹不认同,不过她也没有直接批评四阿哥。
于是还沉浸在烦恼中的四阿哥,就听到太子妃嫂嫂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对他说:“四弟尝尝今儿的奶-子茶,我最新调试出来的口味,加了一些特别的好物儿。”
四阿哥听话的端起来面前的玻璃杯,看着它微微发黄的浓稠质感,感受到它微温的热度,小小的含了一口在嘴里,满口的醇香柔嫩中透着一丝丝清凉的甜意,好像西山的春风一样,沁人心脾。
太子妃瞅着他喝了一小口尝过以后又连喝了几口,好像挺喜欢的样子,就含笑问道: “四弟觉得味儿如何?”
“非常的新鲜舒爽,有股春天的味道。”尽管四阿哥还是心事重重,可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被这个味道吸引。这是一种充满了希望的味道,让人喝了一口后,忍不住的还想再喝一口。
“不错。说的很准。皇贵妃娘娘喝着也说好,奈何景仁宫的小厨房怎么也做不出来这个味儿,就让毓庆宫每天做好以后,给她送一壶过去。”
四阿哥闻言一愣,等到他反应过来太子妃嫂嫂的意思后,心头就猛地一震。他这几天,确实是因为惦念着德嫔娘娘的事儿,对皇额娘有所忽视。想到他下午的时候还在太子二哥的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会好好孝顺皇额娘,就更是惭愧、内疚。
于是太子妃就与她预料中的看到,四阿哥羞愧不已的低垂下自己的小脑袋,和康熙皇帝颇为相似的小脸蛋儿慢慢泛起红晕,两只手局促不安的搓着衣襟。
还不错,没有白费皇贵妃娘娘这些年的苦心教养。
“四弟,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长大后的主要任务是办差。这些家里头的内宅琐事,将来等你大婚后,自有你福晋安排,二嫂相信她会好好照顾两位婆婆。当然,你福晋这么辛苦,你也要好好敬着她才是。”
四阿哥头埋在自己胸前,使劲儿的点了两下。将来他的福晋若是和太子妃嫂嫂这样,天天劳心操心各种家事,他一定和太子二哥对太子妃嫂嫂一样敬着她。
“明天见到六阿哥后,也提点他一下。虽然惠妃娘娘有大阿哥这个亲儿子,却也是费心费力的把他养大。说句实在话,惠妃娘娘这些年来花在六阿哥身上的精力,比花在大阿哥身上的还多。”
四阿哥又是连连点头。大哥回来宫里后,就直接进了南三所。又因为他性格独立,天生好武,一般不喜欢朝长辈们面前跑。惠妃娘娘真正亲手养大的孩子是六阿哥。
太子妃说到这里,想着德嫔娘娘只要能安分守己的待着,等到四阿哥和六阿哥长大大婚了,皇上哪怕只是为了皇家颜面,也会做出一些安排,就安慰他道:“德嫔娘娘的事儿你也不用再多操心,暂时只能是这样。以后有机会,再想法子。”
四阿哥听到这里,终于稍稍抬起头来,很是难为情的回答:“胤禛知道了。太子妃嫂嫂也不用去过问德嫔娘娘的事儿,待会儿胤禛去和皇额娘道歉,和她说清楚这个事儿,德嫔娘娘如果真的有什么特别需要之物,皇额娘会处理好的。”
“之前是胤禛想岔了,明儿胤禛亲自和太子二哥道歉。”
太子妃的眼里终于露出一抹真心的笑意,对着他轻轻的点了点头,“行,都听四阿哥的安排。现在已经七点多了,赶紧的去景仁宫吧。”
慢慢恢复平常模样的四阿哥高兴的答应下来,端起来他那杯奶-子茶喝完后,就行礼退出了毓庆宫。
太子妃坐在那里那里没动弹,飘忽的目光从大气典雅的偏殿落到树影婆娑的前院,最后落到茶几上被四阿哥喝的干干净净的小玻璃杯。
皇贵妃这些天冷眼瞧着,却一直没什么动静,估计就是在等四阿哥表态。想到明天这个事儿就可以结束,太子妃的心里也是舒畅的很。省的太子殿下老惦记这事儿,担心因为德嫔娘娘的闹腾,四阿哥和六阿哥的名声、前途会被影响。
吩咐毓庆宫的小厨房,明儿多做几壶这个口味的奶-子茶,送到无逸斋去给小阿哥们和老师们都尝尝。太子妃想到还在书房做事的太子殿下,嘴角含着一抹甜蜜的笑意,去后殿卸妆梳洗。
等到胤礽在书房里头忙好,在太子妃的照顾下梳洗沐浴完毕,已经快九点了。
太子妃瞅着他眉宇间的倦色,也就没提刚刚四阿哥来过的事儿。两个人钻进小被窝后,就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第二天胤礽用完早膳后,才从阿茹娜口中得知昨晚上四弟来过的事儿。
“孤本以为昨天在无逸斋已经说清楚了,没想到四弟心里还没释疑。幸好有太子妃给他指点迷津。”
太子妃瞅着他嘻嘻笑。
太子殿下憋了片刻,终于按照嘟嘟宝贝的提醒,憋出来五个字:“太子妃今儿-很美。”
“怎么个美法?”太子妃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语气期待。
察觉到她眼里的那丝调皮,太子殿下眼里也浮起一抹笑意。奈何脑海里嘟嘟传过来的各种赞美夸奖之词实在是“太可怕”,实在是让他说不出口。
于是太子妃就听到他一本正经的说道: “太子妃乖乖的不要闹,早朝时间快到了,孤先走一步。”
乖乖的太子妃…
无逸斋里头,太子妃派人送去的奶-子茶果然收获阵阵好评,就连无逸斋的几位老师喝了都是连连叫好。
王治之先生在讲完他今日的音乐课程,也就是这两年刚刚在北方兴起的,以陕西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后,一边大声吼着高亢、豪爽的梆子腔,一边大口的喝着毓庆宫送来的新鲜奶-子茶,小日子别提有多滋润。
因为他待会儿还打算参加太子殿下今儿的讲学,就一直呆在无逸斋大殿里头候着。做着同样打算的傅山先生发现他没过一会儿就喝完了两杯奶-子茶,就赏了他一个大白眼,把奶茶壶提到了自己这边。
难得在美酒之外还有这么好的解渴之物,可不能被这个厚脸皮的家伙给牛饮了。
※※※※※※※※※※※※※※※※※※※※
应小可爱们的要求,乖乖奉上存稿。吼。憋了几天,终于明白问题所在,把四阿哥的成长写了出来,吼。又改了一遍,终于把这节写出来感觉。(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