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案后头的康熙皇帝闻言,差点儿没忍住喷笑出来,尚且年幼的四阿哥虽然很迷惑,却还是特别老实的回答,“有点酸胀,梁总管每天都有安排人给胤禛做按跷。”
“可是你右手腕有疼痛感,就说明它有劳损,筋骨劳损是补不回来的,按跷只能麻痹你的痛感,让你感觉舒坦而已。”
四阿哥听得一愣一愣,然后他发现,太子二哥拿起他的朱笔,在他的墨色批复上刷刷的划了几划,然后,他写的满满的批复语,就,只剩下了十个字。只听太子殿下用一种特别柔和的口气问道:“你看看,你写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意思是一个意思,可是,···可是,四阿哥想说,可是对方不明白咋办?他又说不出来,大清国的官员那个不是饱读诗书?他想说,这样写,不能表达他的想法,可是,只用这十个字,他要说的意思一点儿都没变。
胤礽拍拍他稚嫩的小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四弟,你的时间非常宝贵,你的字也非常宝贵。他们是你的同僚,不是需要你细心教导的小弟弟们,也不是和你一起谈经论道的知己好友。你要做的是,用你想到的,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把事儿处理掉。”
“当然,太子二哥也不是要拦着你抒发一下小情绪,但是,是要在你有闲暇的时候,要在你不累的时候。明白?”
四阿哥迷迷瞪瞪的点头,“好像明白?”太子殿下特别好说话,“不明白也没事儿,记得,每一个折子的批复,字数不要超过二十个,算上标点符号。”四阿哥眼睛瞬间睁大,二十个字还不够他写一句话好像?
转头看向皇阿玛,发现皇阿玛正在低头“专心”的批折子,明明他刚刚还瞅到皇阿玛在看着他笑来着?
呆呆的站在太子二哥的身后,看着他一目十行的浏览完折子,然后提笔在上面简单的划了几个符号,快速的写下批复,“否”、“准”、“三天后”、“知”,一个到十个字,飞速、超速,十五分钟,一小摞折子批完。
四阿哥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又好像更迷茫。呆呆的做到自己的小书桌上,拿起一个折子仔细的看完,眼里闪过一丝气恼之色,转瞬想到太子二哥刚刚的平静如水,立刻压下去自己情绪反应。
习惯性的要写下自己的具体想法,却又想到这个“二十个字”的规定。把句子里的形容词去掉,把表达感情的排比句去掉,···。缩缩减减,终于缩到了二十个字,怎么看怎么奇怪,不过,感觉上确实是轻松不少。
康熙皇帝把哥俩的互动看在眼里,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原本历史上的小四,一开始接受的应该是“贤王”的教育,缺少这份做事方法的教导,更没有学过帝王平衡之术,最后仓促登基,国家外忧内患,加上他爱较真的性子,···哎。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立贤都是错。他只有一个嫡子,没有唐太宗那个该选哪一个嫡子的小烦恼,却也有一样的大烦恼。如今他的烦恼没有了,可是看儿子这个做“胎教”的架势,将来若小阿哥达不到他的要求,估计…。
列祖列宗保佑,赐给他一个不输于儿子的嫡孙孙吧,哪怕是个守成之君也行。
父子三个人安静的干活儿,很快就批完了所有的折子,太子殿下拿起自家四弟递过来的折子一一检查,暗自点头,虽然还很别扭的扣在十八到十九个字,好在有改进。
这个世界上,负重前行的老黄牛已经太多,有时候,需要给自己减减拖不动的负担,让自己走的更远。
“数字表格也要照这个要求做,一目了然,明确清晰。”
“是。”敏感的四阿哥发现太子二哥今儿的表情,好像有点儿“冷峻”,忍不住立了一个大阿哥教他们的军姿。偷瞄一眼,明明还是一样温和平静的眉眼。
康熙皇帝和太子殿下都没理会小四的疑问,看了看时间,四点五十,父子三个人就做下来一起喝茶休息片刻,然后,太子殿下就抛出来给宝宝们取乳名的事儿。
“太子妃的意思,团团,圆圆,肥肥,球球。我也觉得挺好。”
四阿哥张着嘴巴还没反应过来,康熙皇帝却是再也绷不住他的淡定,猛地咳嗽出声,“这个乳名会一直喊到他们进学,还是谨慎为好。正好皇阿玛最近在琢磨他们的正式名字,你们小两口就甭操心了。”
胤礽想到爱新觉罗家老祖宗的乳名儿,野猪、山狼、再想到这一辈的保清、保泰,觉得,确实有进步,“谢皇阿玛。还有一个事儿,儿臣觉得,小格格的正式名儿也可以有个。三姐姐她们一直都是三格格、五格格,一直等到快要嫁人才有封号。”
四阿哥立马接口,“皇阿玛,胤禛也是这么认为。姐姐妹妹们喊排行,等太子二哥家的小侄女出生也轮排行,岂不是混掉了?”
小侄女可是嫡女,未来的固伦公主。软软甜甜,和太子妃嫂嫂一样美的小侄女,再配上一个美美的名儿,简直完美。
本来康熙皇帝听到儿子这个要求,第一反应是他以前说过的那句“立皇太女”,正犹豫着,听到四阿哥说的小理由,瞅着他这幅眼巴巴的急切样儿,正觉得对“他”心有愧疚的康熙皇帝满心无奈的答应下来,“行。”
“说到三格格,她的亲事定了巴林部的乌尔衮。在京建公主府。”本来一位格格的亲事,就是康熙皇帝一句话的事儿,只是考虑到他们兄妹姐弟感情比较好,和他们打个招呼。
四阿哥当然也明白,皇阿玛不是在问他们的意见,太子殿下想到他印象中那个勇猛善战、对大清一片忠心的乌尔衮,也只有一句,“儿臣明白。”
三姐姐和原来历史上一样下嫁乌尔衮,却又不一样,她已经成长起来,有自己的事业,还有京城的公主府,不会再因为远嫁蒙古思念家人一生无子早逝。将来五格格也一样,她们都已经独立,不管嫁到何方,都可以活得很好。
想到原本历史上,大清有名的海蚌公主,为朝廷管理喀尔喀蒙古五十年,被雍正皇帝封为固伦恪靖公主的六公主,他聪慧伶俐的六妹妹,到嘴的话又咽了下去,未来的事儿再说吧,喀尔喀已经彻底归附大清,六妹妹也当和四弟一样,有自己新的生活。
只是,考虑到乌尔衮和皇家的血缘关系,太子殿下又有了一丝担忧,“皇阿玛,孙老御医怎么说?”
已经习惯了倾听的四阿哥乖乖的捧着他的珍珠奶茶,细细的品尝珍珠粉圆的弹牙口感。反正听不明白,待会儿可以让太子二哥开小灶。
康熙皇帝反应过来儿子的问题,只觉得牙疼。历来血脉传承都是看男不看女,偏偏儿子让孙之鼎研究了什么三代以内的近亲不适合结亲生娃,要弄什么《婚姻法》,当时把他气得鼻子都歪了。如果任由他们折腾,合计着他和皇贵妃俩人还变成了不合法?
可他也不能明明知道近亲结亲妨碍生小娃娃,还把闺女嫁过去吧?只能捏着鼻子找了孙之鼎询问一番,得知乌尔衮和三格格是属于四代亲,才下了圣旨。
满心不想搭理他,却又瞅着他关切的小眼神儿不忍心,只得憋出来一个字,“可。”
被自家皇阿玛瞪视的太子殿下,小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他也没有非要规定近亲三代以内不能结亲,只是提及了一句。他的主要目的是要出台《婚姻法》,奈何皇阿玛不想同意,还和他装聋作哑。
看了看时间,五点整,小哥俩麻溜的起身行礼告退。康熙皇帝对着他们摆摆手,他要赶紧的去想孙孙们的乳名。
夕阳给四月鲜亮的绿色世界抹上了一层昏黄,太子殿下领着四阿哥出了乾清宫,直奔毓庆宫。因为这段日子养成的习惯,需要开小灶的四阿哥都是在毓庆宫用晚饭。
太子妃已经准备好了晚饭,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四阿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三姐姐的亲事和老御医有什么关系?
胤礽也没有瞒着他,直言相告,“老御医研究出来,三代以内近亲结亲不好生小娃娃,小娃娃不健康的几率比常人高一丝丝。乌尔衮是太=祖皇帝的外孙,和皇家血缘关系太近。”
吧嗒一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一起看向四阿哥,就见四阿哥一脸木呆,筷子掉了桌子也顾不得捡起来。
“太子二哥,费扬古的原配福晋,也是一位血缘很近的宗室觉罗。”
※※※※※※※※※※※※※※※※※※※※
雍正皇帝朱批嘿,
···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
太子殿下,手酸不?
康熙皇帝,牙酸不?
雍正皇帝委屈,你们,这些站着说话不腰酸,你们怎么会理解我的辛苦?我容易吗我?爹不疼,娘不爱,亲弟弟反骨,继承人不孝败家,唯一的亲人十三弟早逝,呜呜呜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红颜祸猪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