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康熙二十八年的正月。

紫禁城的皇宫倒是算得平静。

原由很简单, 皇帝正月里不在紫禁城, 而是南巡了。

南边的河道问题, 一直是皇帝关心的事情。

那水患朝廷自然是治理。

可年年加了钱上去,却是不见了最终的效果。

这河道一事,那是不修会有水患。

一旦大患时, 便是哀鸿遍野。可若真是朝廷拔了钱下去,年年在修, 那是一直没见着水患者真的给治理好了。

这真成为朝廷的难题。

所以, 皇帝很关注。

哪怕北边的战事将起。

哪怕边疆上还有一些波折, 皇帝还是关注了南边的河道治理。

这关乎了粮食的收成,关乎了百姓的生计。

皇帝想坐稳了皇位,总要让治下的百姓有口饭吃。

百姓有饭吃, 天下才安稳。

若让人连一口饭都讨不了, 那自然就是大患必起。

紫禁城。

皇家的钟粹宫。

采薇正在做些女红。

她一是打发了时间,二是想亲手给孩子们做些衣裳。

“主子。”

秋月轻声唤了话。

“何事?”

采薇问了一句。

“永寿宫那边的消息,淑妃娘娘病了。”

秋月回道。

“淑妃病了?”

采薇挺惊讶的。

淑妃这说病就病, 倒真的巧了。

“备了礼物, 本宫去瞧瞧淑妃。到底是一场情谊,本宫总得近些人情。”

采薇嘴里这般讲, 可实际上,她并不觉得她跟淑妃有多少的感情。

对于继后钮祜禄氏嘛, 采薇可能还会感激两分。

至于淑妃?

在采薇瞧来, 也是彼此相互利用罢了。

到底钮祜禄氏一族的势力庞大, 采薇乐于亲近, 也是不相加与得罪罢了。

要知道佟皇后的死。

在外界看来,那是佟皇后自寻了死路。

哪怕查一些内幕,想必也就是会知道皇帝、佟皇后之间有些矛盾发生。

可更深层的问题?

采薇不需要多查。

采薇凭借着直觉,她就知道淑妃在这里面一定掺合了。

当然,原本采薇当初的目的也是如此的。

淑妃为报失子之痛,怎么可能收手?

后宫里就没有什么白莲花。

那黑了心窝儿的人,倒是比比皆是。

没谁是真的天仙。

也没谁是真的圣母。

“是,主子。”

秋月应下了采薇吩咐的事情。

采薇说是去永寿宫探望。

可采薇也想去了解了,那佟皇后的事情真是淑妃所为吗?

采薇好奇啊。

她觉得,淑妃便是不正面回答了,那指不定得意时,会漏些口风呢?

采薇想寻问一些。

除了好奇心,更多的还是采薇想探明了淑妃的态度若何?

永寿宫。

淑妃是真病了。

采薇的到访,淑妃还是强打起精神,让宫人侍候她半坐起身。

在榻上的淑妃让采薇瞧着,真的是瘦了许多。

那一种消瘦,就像是整个人少了血色,少了精气神,而是乏力了下去。

像是失去了活力的花草,似乎在渐渐的枯萎。

“你……如何会这般样子?”

采薇真是唬住了。

“淑妃妹妹,若是太医不得用,你让家族里给寻了医女进宫便是。”

采薇劝道:“总归是良药苦口,淑妃妹妹应该赶紧养好了身子骨才是。”

“养与不养,也没甚区别。”

淑妃的脸上没什么血色。

她说话时的语气,也是淡淡。

“我还要谢了荣妃姐姐才看望呢。”淑妃摆摆手,示意宫人们退下。

采薇也是同样的意思,摆手示意随来的宫人退下。

殿中,只余下淑妃、采薇二人。

“我来,也是想劝一劝淑妃妹妹,万事以自个儿为重。”

采薇笑道:“人生苦短,若是自个儿都不待自个儿好些。那岂不是辜负了自己的一辈子嘛。”

这是采薇心底话。

人生在世,自己都是轻视自己,还能让别人尊重吗?

“我……”

淑妃伸手,轻轻拢了一下鬓边的碎发。

“我没甚遗憾的。”

淑妃说道:“心中的执念一去,我倒是轻松了。”

“这般便是去了,也无甚不好的。”

淑妃是说的轻松。

采薇听懂了。

“妹妹是大仇得报,这般一口心气儿落下了。”

采薇点点头,也是理解的模样。

“是啊,大仇得报,心气儿落下了。我倒是迷茫了。”

淑妃轻笑起来。

这笑容也是淡淡,倒是笑容里还算纯粹。

“倒是荣妃姐姐啊,这一遭瞧着妹妹笑话了。”

淑妃的目光望向了采薇。

“哪里,是我瞧得了淑妃妹妹的真颜色。”

采薇摇摇头,倒是不赞同。

“淑妃妹妹的手段,我是佩服的。”

采薇说的实话。

哪怕她早有预料,知道淑妃手中的暗子不少。

可佟皇后的逝去,还是让采薇知道了,淑妃的能量真不小。

“没什么……可让人佩服的。”

淑妃的目光里,似乎在追忆些什么。

“其实,我这些手段,哪可能瞒了真正想知道的人。”

淑妃的手,伸到了自个儿的眼前。

她似乎在瞧些什么。

淑妃说道:“一双沾了血的手,总归洗不干净的。”

“……”

采薇沉默了。

其实后宫之中,哪有什么真正干净的双手?

采薇连自个儿都觉得,她也不是那般的清清白白。

毕竟,想上位,岂能不踏着别人的道?

高位的妃子,那位置在那儿,就般的多。

有人上位了,有人肯定就会跌下去。

这是命运。

这是弱肉强食。

这是后宫的法则。

“我听着淑妃妹妹的话,你的小辫子被人拽住了?”

采薇问了一句。

这时候的目光,那更是盯紧了淑妃。

采薇想听一听,淑妃是如何回答。

“那么,荣妃姐姐猜一猜,我这病是人为?还是天意?”

淑妃对采薇眨一眨眼睛,那是笑的真诚。

采薇觉得,她感受到了恶意。

那是赤果果的恶意。

“你……”

采薇想说什么,最后停了话。

她到底没问什么,也没说什么。

“荣妃姐姐,怕了?”

淑妃挑眉。

“是啊,本宫怕了。”

采薇回的理所当然。

“本宫心有顾忌,本宫心有牵挂。本宫行事,自然就不敢肆无忌惮。”

采薇说的真话。

她不是活在真空里,哪可能不害怕呢。

要知道,常在河边走,一定会湿鞋的。

“可我不怕啊。”

淑妃轻轻一句话。

如惊雷在采薇的耳边响起。

“你……”

采薇轻轻吐一口气。

“淑妃妹妹,你不介意为了十阿哥是收敛一些吗?”

采薇提醒了一句。

采薇是真心的提醒。

要知道淑妃亲生的小阿哥确实是夭折了。

可她的养子十阿哥胤祹,还是一直健康的皇阿哥。今年啊,这一位皇阿哥更是到了年岁,要进上书房读书了。

“十阿哥……”

淑妃轻轻呢喃了三字。

然后,淑妃的脸上有了笑容。

“是啊,便是为了十阿哥,皇上总会宽容本宫两分的。”

淑妃说道:“可那又如何呢?”

“十阿哥有皇上在意了,更有他的生母万琉哈贵人在意了。本宫……本宫更在意了,本宫那无缘的,早早夭折掉的小阿哥。那才是本宫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淑妃想着那一个她没能多看几眼的小阿哥。

淑妃的眼眸子里,是含上了泪花。

可泪,到底没有落下来。

淑妃又说道:“荣妃姐姐,你不必试探的。你若问了,我自会回了你的问话。”

“我一个病重的,已经伤了根子的人。这一具病秧秧的身体,还不知道能拖了多少时候。我倒是看开了,真的看开了……”

淑妃的话,透露的消息有点多。

这让采薇真的惊吓了一些。

“是天意吗?”

“才会让淑妃妹妹病了?”

采薇到底还是问了话。

“也许吧。”

淑妃这般回道。

采薇懂了。

采薇心中颤抖了一下。

采薇在告诉自己,不必害怕的。

她与淑妃不同的。

瞧瞧,她如今活泼乱跳的。

她跟淑妃不同的,淑妃病了,哪怕淑妃都是暗示了,是天意啊。

那么,这一个天意,自然是天子的意思。

“你后悔吗?”

采薇终究问了一个答案。

也许她想知道了,淑妃会不会后悔?

如果淑妃后悔了,会不会拖她下水?

“人活一辈子,没什么好后悔的。”

“如果仇人先我一步去了地府,那就不必后悔。”淑妃倒是够潇洒的。

这话说的也叫一个理直气壮。

采薇听着,也是听懂了淑妃的意思。

“如果这般能让淑妃妹妹心中舒坦。”

“那本宫就祝愿妹妹,一辈子顺心如意。”采薇回了话。

采薇是在提醒。

淑妃也听懂了。

“荣妃姐姐,你啊,还是太小心翼翼了。”

淑妃一点儿不介意。

“不过,似荣妃姐姐这般持重之人,在后宫之中,也许能长命百岁,岁岁平安。”

淑妃的目光,也是望着采薇,说道:“还求荣妃姐姐一事儿。若我将来寿数太短,不能看着十阿哥成家立业。十阿哥……就请荣妃姐姐帮衬一二。”

“若是能力范围之内,自然无妨的。”

“若是能力范围之外,还望淑妃妹妹莫要怪罪了。”采薇应答下淑妃的请求。当然,也是给了前题条件。

“有限的帮衬,已经足够了。”淑妃点点头,说道:“没谁可以帮衬了谁一辈子。总归还是有一个限度的。”

淑妃倒也看得开。

“其实,我倒是觉得,也许后宫之事,也是污秽太多。所以……所以皇上啊,才会急着下江南。”淑妃这般打趣了话儿。

采薇愣了一下,说道:“可本宫听得的消息,说是为了河道治理的事情。皇上关心朝政。”

采薇嘴里这般说。

心中也觉得,也许淑妃的话有道理。

佟皇后殁了。

这是国孝,勋贵人家禁婚嫁一年。

佟皇后殃了,这一位是皇子、皇女们的嫡母。

这守孝的三年,那是必需要的。

可这皇帝啊,不在守孝的范围内。

皇帝是天子,莫说发妻,便是继室佟皇后,也没有资格让皇帝守身如玉的。

毕竟,便是先帝驾崩。

皇家的规距,皇帝也是以天替月的来守孝。守了二十七天便是足矣。

当然,若是死心眼儿,硬要守了二十七个月的考期。

那么,当然,也是算数的。

可那等守孝。

嗯,在皇帝身上很难得。那是父母的孝期。

至于嫡妻这儿?

皇帝是不守的。这是皇家的规距。

可规距之外,还有人情呢。

皇帝若跟妻子感情好?

这乐于守一年呢?

这事情啊,若是旁人是拿捏不准的。

可在采薇看来,这事情她也是拿捏不准的。

毕竟,佟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究竟有多高?

采薇她是说不好。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末。

皇帝在清河县召见河道总督。

皇帝南来,关心的就是河道问题。

这时候,肯定是亲自寻问,一一查看。

当然,结果嘛,不是甚如人意。

便是如此,皇帝也不乐意打消了下面的办事心思。

“中河、黄河逼近,若黄河溃决,水量甚大,混而为一,此乃大患。”

皇帝很忧心。

“爱卿,当有预防之法啊。”

皇帝话语是温和的。

可这河道总督王新命却是后背见汗。

显然,皇帝是满意了,这些年河道的成效。

可这地方上的办事难。

河道上的事情,更难。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那真的是一个难。

可再难,皇帝亲自督办,那有问题,克服问题也得解决啊。

“臣遵旨。”

“臣早有拟定一份预案,还请皇上查阅。”

王新命是河道总督,这能上任,还是有本事的。

当然,能在科举之中杀出血路。

这除了本事外,也会钻营。若不然,爬不上高位。

这些年来,哪一个高官背后,会没有出主意的师爷?

这肯定都是集体的智慧。

这预案早有的。

哪怕这官场上,还是有漂没一说。

嗯,官僚们的能耐,那就是天下太平。

有事是太平,没事还是太平。

这等粉饰的本事,肯定是有的。

皇帝看了预案。

可以说,奏章是没问题的。

这论解决法子?

身为河道总督,王新命是真用了心思的。

真要命的问题在于,朝廷没那般多的银子。

一文钱难倒英雄汗。

这银子啊,也难倒了朝廷。

河道这地儿,朝廷扔的钱够多了。

多的皇帝的心疼。

若不然,他南巡干嘛?

就想看看,这河道的钱,花哪儿去了?

对于下面官员办事,皇帝还是不太相信的。

到底这官场上的黑暗?

皇帝总归是心中有数。

官员贪不贪?

一定贪。

可这水至清,则无鱼。

皇帝也知道,官员不容易。

这养家糊口的,也是要花销了银子。

这上下钻营嘛,还是要银子。

这走门路,更是要银子。

皇帝不介意官员们,在可能摸一摸银子的地方,那是伸伸手。

可有些地方,若是人伸手了?

皇帝会有雷霆之怒的。

如今皇帝南巡,就是想警告了一些人。

皇帝的底线在这儿。

这河道啊,那是朝廷的重点关注对象。

如果还有人不识趣?

皇帝不介意杀鸡警猴。

至于何时杀鸡?

这自然是时候到了,这要流血一翻的。

皇帝且待那些先出头的,那是冒了头,也被养肥了。

那便是杀了,食肉。

皇帝召见了河道总督,同时,还是给两江总督传了诏谕。

当然,免不了,皇帝是南巡之时。

遇上了一些想巴结的官员。

江南。

自古江南多美人。

这江南的繁华世界,那可不缺了,那等能养了美人的水土。

李家、曹家,那是内务府的包衣出身。

当然,能上位,能担上了江南织造的肥差。

那是皇帝给了恩典。

当然,更主要还是李家、曹家出了两位皇帝的奶娘。

这是皇帝幼年之时,陪着皇帝长大的心腹人物。

织造府。

曹家、李家的两位家主,这是在商议了一些事情。

当然,这是议了政事。

在织造府的内院。

曹家女眷们的院落。

曹家的老封君,正在享受了晚辈们的侍奉。

这会子,一屋子的儿媳、孙女们,一一跟这一位老祖宗说了话。

老封君孙氏,那便是陪着皇帝幼年、少年时的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