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 / 2)

康熙三十三年,秋。

蒙古的王爷们进京城, 那科尔沁更是最积极的。

皇帝待这些蒙古王爷一直是厚赏。

至于宣示了赫赫武功?

那便是北巡的时候, 才会展示了更多的八旗优秀子弟。

寿康宫。

皇太后还在跟心腹嬷嬷安排了话。

“哀家这儿,肯定要见了好些的娘家亲戚们。”

“都是老亲了, 哀家这儿怕是也会有人说情的。哀家一想, 既然高兴,又是头疼。”皇太后嘴里说着头疼,面上还是欢喜的。

“皇上孝顺。”

“主子您便是等着晚辈们的拜礼就是。”

嬷嬷也是恭维了话。

“至于今年科尔沁来的世子们,总会有出彩的, 一定会入了皇上的法眼。”嬷嬷的眼中,自然也是科尔沁的世子们好。

似她这等老人, 在皇太后身边久了,也是思念了故乡的。

哪怕是皇太后的陪嫁, 一辈子没嫁了人。

可娘家那儿, 还是亲人们。

只是想念了, 却是再也见不到。

嬷嬷这时候,也是捡着好话听。似她这等奴才, 能在皇太后跟前成了心腹, 自然是极得了重用。

要说起来, 这日子不难过。

在主子跟前最得用的奴才, 那在宫中都是体面人。

有的是人想巴结了。

嬷嬷一劝了话。

皇太后就是心中舒坦的。

皇太后可是想着,让娘家跟皇家越是多联姻, 越是多亲近。

特别是如今瞧着, 皇上待科尔沁还是有感情的。

钟粹宫的荣妃那儿, 皇太后更满意。

荣妃在皇太后看来,也是一个守信的。瞧着,她的娘家侄孙女,如今嫁给孙儿,那一个个的都生了嫡长子。

甭管是四福晋,还是五福晋,那都信了博尔济吉特氏,在皇太后的眼中,就是她的娘家人。

五百年前,还是一个祖宗呢。

倒是宫中的博尔济吉特庶妃那儿,皇太后一直不召见了。

她跟这一个皇帝后宫的庶妃,是越走越远。

明明这才是最亲的。

可到底远了。

皇太后也是分得了亲重。

比起已经联姻成功,还是子嗣都有了的皇子福晋。

皇帝的庶妃,倒底比不得。

皇太后不是有一幅势力眼。

坐到了她这个位置上,皇帝都要孝顺了。哪怕是为了一个名声,可皇太后在宫中,总归是最尊贵的女人。

至于疏远了博尔济吉特庶妃?

皇太后是做给皇帝看的。

皇太后的一身荣华,那是系在皇帝的身上。

若是得了这一个便宜儿子的孝顺,哪怕皇太后想给娘家替一句话,那也更有用。

是的,就是有用。

有时候,人啊,还得有了价值才成。

皇太后不觉得博尔济吉特庶妃有什么难熬的?

谁不是熬过来的。

她当年嫁进皇家,说是做继后。

可她的前面,她的姐姐还是被废了元后的位置呢。

她这一个继后,更不讨了先帝顺治爷的欢心。

顺治爷还有宠妃董鄂氏。

那等日子,皇太后还是过的糟心的。她也怕,哪一日一觉醒来,先帝又要废后,好给他的宠妃挪位置。

姑母?

皇太后的姑母,那也是先帝的亲额娘。

这姑侄的情份,哪比得了母子的情份?

先帝跟姑母连母子情份都斗得没了。

皇太后当年的日子,那一个活得小心翼翼。

总之,先帝驾崩后。

皇太后是松了一口气的。她总不必再为难了。

连先帝的宠妃董鄂氏殁了时,她都没有那般的松下心中的大石头。

毕竟,那时候,皇太后更怕被先帝给迁怒了。

皇帝的努力,想搁了谁身上洒,那都是没理变成了有理。

当年的皇太后,就是这般的小可怜。

这也无怪乎,当了皇太后,这成了寡妇的皇太后,反而觉得人生活得有滋有味了。

这是头顶一片青天。

这是舒坦了啊。

“到时候,哀家这儿可得让荣妃陪着。”

“荣妃陪着,荣妃的三个儿媳妇,可也得陪一陪。”皇太后笑得更开心。

“是呢,奴才瞧着,也就是荣妃娘娘跟太后您最亲近了。”

心腹嬷嬷自然捡了皇太后乐意听的。

“是啊,哀家就是信任了荣妃。”

皇太后也是这般笑着说了话。

康熙三十三年。

重阳节。

今年的宫宴特别的热闹。

蒙古的王爷们,也是出席了宫宴。

皇帝在这一日里,那是一幅君臣同乐的样子。

也这一日的宫宴后。

皇帝让皇太后见了好些娘家的晚辈们。

翊坤宫。

郭络罗贵人跟女儿说了话。

“皇上应该在给你挑了额驸。”

郭络罗贵人说道:“你宜额娘那儿,也是说了了,皇太后对娘家的侄子们,都有一些的暗示。”

“额娘,女儿会嫁到科尔沁吗?”

端恪公主问道。

这一位正式成为了和硕格格的公主,那已经懂得了她的婚事,其实,没什么变数了。

皇阿玛的态度,太明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