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清穿之养娃记事 苣苣 2214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咳咳”贵妃的身子越来越虚弱,在一旁等着的贴身丫鬟们立马上前,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拍肩揉背的,整个把贵妃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原本站在床前的如筠都被挤出了好远。最终如筠在离开前还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原本应该风光无限的女子,现在却只能饱受病魔的摧残,躺在床上如一垂垂老矣的老妪,与命运挣扎几番,最终也只能安然的迎接死亡的到来。

默默的走出大殿,一个人在风中慢步行走着,如筠的双手紧紧的环着身体,像是要留住些什么,又好像是在害怕些什么。其实没有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她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所以她总是尽量避免着一切的死亡,但这一次是例外,她硬是咬着牙,去见了贵妃最后一面。可是现在那孤独无助感顿时袭上了她的全身,恐惧正在一点点的侵蚀着她的内心。

双手慢慢扶上了肚子,今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而现在的她确实第一次那么真心实意的感觉到了这个孩子的存在:“孩子,真好,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陪着额娘。你要乖乖的呆着哦,额娘会保护你的。”

没多久宫里的灯全都亮了起来,如筠还听到了一阵阵的哭喊声,姐姐一路走好,下辈子一定要让自己幸福,至少不要在关在这笼子里了。在宫里生存的每一个女人都有着一辈子的委屈和不为对外人道的痛苦,而这样活着实在是太累了,也太疲惫了。

最终如筠还是硬撑着在贵妃的灵前跪了七日,然后还与其他的妃嫔们一起打点着贵妃的身后事,幸好孩子懂事,一直安安稳稳的呆在她的腹中。

在宫里即使成了皇后,行事也要谨小细微,一旦有任何不足或把柄落人口实,都能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可是她却不知道,也正是这十几日的忙忙碌碌,也导致了这个孩子出生之后一直体弱多病,随时都有可能消逝的生命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的过了好几年。

皇宫里面永远都不缺女人,即使是风光了一世的贵妃也免不了一个人走茶凉的结局,地球不会因为缺少了谁而挺住转动,而皇宫也不会因为缺少了谁,而不再勾心斗角。很快的,新一轮的选秀又要开始了,即将进来的一批年轻女孩将会逐渐取代了她们这群老女人的位置。

如筠坐在炕上,倚靠着窗户,透过细小的缝隙微微看着外面的景色,她累了,真的累了现在的生活。

可是她孩子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无论是胤禛,胤佑,胤禩还是十四甚至是肚子里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她都必须尽全力保护他们。他们景仁宫能在康熙的庇护之下生活那么多年,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掉到地狱里。

“主子,你还是在考虑一下吧,许太医说了,这个孩子怕是未来会难产,而且主子的年纪也大了,身体经不起折腾了。”

上次,当主子去见贵妃娘娘最后一面的时候,她这个老婆子突然想起了些事,就拦住了一通从景仁宫出来的许太医。

“徐太医,你刚才那没说完的半句话是什么,是不是我家主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心思细腻的老嬷嬷对主子和小主子的一切事情都十分在意。

许太医想了想,便拉着嬷嬷低声说了起来:“听说成妃娘娘在生十四皇子的时候,由于胎位不正,那时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虽然经过一番调理,身子看上去没什么大碍了,但是这病根终究还是落下了。”

“那可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到主子腹中现在的孩子呢?”老嬷嬷焦急的插嘴道。

“成妃娘娘年纪大了,虽然总是喝着许多膏药,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最好是劝娘娘放弃这个孩子吧。”虽然他有把握能保得胎儿平安成长,可却不能保证成妃娘娘不难产。伤了身体底子的女人,要是再难产可就不一定那么幸运了。“哎”许太医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在宫里呆了一辈子,当然知道子嗣对于宫中女人是多么的重要,甚至比她们的命还重要。可是成妃娘娘的亲自所出七皇子、十四皇子,已经进入朝堂的四皇子也在她名下,而八皇子自小在她景仁宫里住着。所以,这个孩子真的若是保不住,早点放弃也好少伤心点。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呢?还请太医回去与其他的太医、御医们商量商量,看看还有什么法子,我这边也会尽早把这件事情告诉主子,让她尽早做个决断。”许嬷嬷实在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只能愣愣的开口说着。

而在后来的这十几天里,老嬷嬷一直都没有时间和忙碌的如筠说这番话,每次想开口,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最后只能默默摇了摇头,将一碗热腾腾的保胎药端给如筠。

直到今天,贵妃的身后事大部分也已经处理好了,有些空闲功夫,她才慢慢和如筠说了起来。

“嬷嬷,再容我想想吧。”作为一个母亲,她自然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可以她真的很想说,“我要定了这个孩子,即使,即使用我的命来换。”可是现在的她不能这样一意孤行,胤禛,胤佑,胤禩和十四每一个都需要她,只有她在,这几个孩子才能安安稳稳的过着日子,即使犯了什么错也有她这个做额娘的从众周璇着,可若是没了她的庇护,不说别的,十四在宫里的日子都会变的十分艰苦。

最终她决定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康熙,毕竟孩子也有他的一份。叫上丫鬟端着点心,如筠慢慢的向上书房走去,

通告之后,待尖锐的声音响起“宣成妃娘娘觐见。”如筠转过身,结果装满点心的青花瓷盘子,朝着肃穆庄严的大门走去。

一进房间,如筠就看到那个端正笔直的坐在桌子前,认真批改着奏章,并没有因为她的进屋而有任何动作。每次她进来都看到康熙不停的忙着,而那时她便会一直在旁边等着,直到他发现这房间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后来康熙都会让她进来的时候就自己找张椅子坐下,不要一直站着,而她也就不推辞的坐下了。从那以后,她就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借着送点心的时候,静静的和康熙呆在上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