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1906年到1914年的英德海军竞赛时期,还是1915年到1921年的华盛顿条约时期、1921年至1924年美国海军大肆扩充时期,乃至德美战争之后德日两强独霸海洋时期,任何一个国家新主力舰从计划、动工、下水到服役都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注。
自从1906年第一艘无畏舰下水以来,海军的巨舰大炮主义逐渐走向了自己的鼎盛时期,尽管航空母舰在1914年、1924年的德英、德美战争中大出风头,但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些巨舰大炮主义的典范并没有就此没落。在1924年德美战争结束到德俄、中日战争爆发的这4年间,世界各国仍有不少战列舰、战巡建成服役,其中德国建造了5艘战列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用以替代陆续退役的旧式战舰,日本和俄国各自建造了2艘战列舰,土耳其委托德国建造了2艘,意大利海军自行建造了一艘,到1928年为止,世界各国海军累计建造了150余艘无畏战列舰、超无畏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其中有67艘在历次海战中沉没,12艘陆续退役,1928年尚在服役的74艘非航母主力舰分佈如下:
德国-29艘,总排水量108.6万吨;
日本-18艘,总排水量67.1万吨;
土耳其-8艘,总排水量16.2万吨;
俄国-8艘,总排水量22.4万吨;
智利-3艘,总排水量7.2万吨;
墨西哥-2艘,总排水量5.3万吨;
意大利-1艘,总排水量3.1万吨;
西班牙-2艘,总排水量4.8万吨;
希腊-1艘,总排水量2.2万吨;
巴西-1艘,总排水量1.9万吨;
阿根廷-1艘,总排水量2.5万吨。
在这些现役战列舰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日本两艘超级战列舰“纪伊”号和“尾张”号,以及德国同级的战列舰“威廉大帝”号,这三艘标准排水量超过4万吨、满载排水量达到5万吨左右的超级战列舰可谓是这个时代战列舰的顶峰之作,但是由于战略、经费等方面的考虑,日本将纪伊级在建的后两艘改为重型航空母舰,而更加强大的美作级快速战列舰则永远的停留在了图纸上,军费充足的德国也在“威廉大帝”号完工之后明确表示十年内没有建造新战列舰的计划。
1928年6月4日,从未真正平静过的世界局势再起波兰,德国对沙俄宣战,而德国的盟国、仆从国、殖民邦国也紧随其后对沙俄宣战,宣战国遍布除大洋州之外的欧、亚、非、美四大洲,沙俄此时面对的是一个比当年的拿破仑法国更加强大的敌人,俄国人仅有的希望便是1812年的奇迹能够再次上演。
然而德皇威廉三世并非拿破仑皇帝,1928年的德国也非1812年的法国,德国陆军的战力远甚当年的法国军队,德国海军更是不逊鼎盛时期的英帝国海军。
6月4日中午12时30分,土耳其向俄国递交了宣战文书,与此同时,黑海西南部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出口处战舰云集,德土两国联合舰队的7艘战列舰、3艘战巡和1艘重型航母构成了黑海甚至是地中海区域最为强大的一直舰队。
自1910年建国以来,土耳其共和国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获得了新生,随着经济、工业的不断发展,土耳其的军事实力也在逐渐上升,到了1920年,土耳其已经拥有了一支不逊俄国黑海舰队的海军,8年之后,这支海军进一步增强了。
战列舰“伊斯坦布尔”号、“伟大革命”号、“土耳其”号、“阿拉尼亚”号、战列巡洋舰“暴风雪”号,这5艘战舰构成了一支相当先进的土耳其主力舰队,它凝聚了土耳其人复兴海军的期望,但这个目标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因为这5艘主力舰中没有一艘是由土耳其本国船厂所建造的。标准排水量2.7万吨的“伊斯坦布尔”号和“伟大革命”号是德国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的里耶卡船厂专门为土耳其海军量身定造的两艘新式战列舰,装备3座三联装45倍径的343毫米舰炮,采用12台全燃油锅炉和3台帕森斯蒸汽轮机,最高航速24节,总体性能优于德国的国王级战列舰。
仅“伊斯坦布尔”号和“伟大革命”号并不足以构成对俄国黑海舰队的压倒性优势,而土耳其海军1920年之前购买的战列舰大多已经超过服役舰龄。趁着德国海军1925年大规模更换战列舰的机会,土耳其选中了德国海军准备转入预备役的两艘战舰——菲特烈大帝号和阿尔伯特国王号并以每艘80万欧洲马克的价格将其购入,随后在本国船厂进行了翻新和小规模改装,两舰进入土耳其海军之后被命名为“土耳其”号和“阿拉尼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