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再次误会(2 / 2)

卿魅天下 月出云 4885 字 3个月前

兮兮不知自己为何会在这裏,她知定是有人做了手脚,不然她不会毫无知觉的被人弄到船上。兮兮此刻镇静异常,脑中如闪电般想到临睡前,灵儿送来的茶点。没想到这个丫头竟然骗了她,当日救她时,是因为发现她并无内力,不是会武之人,兮兮才放心地收留了她。

如今却没想到被她擒住了。

她是何人派来的?

兮兮迅速在脑中搜索着所有可能的人物。

冷月!这个人名一出现在脑中兮兮便想到一定是他。

这么长一段时日,冷月并没有出现,京城四周也很平静,并没有可疑之人,兮兮还以为冷月放弃了他的阴谋。

如今蓦然发现,那是不可能的。冷月费尽心机挑起北朝和南朝的战争,费尽心机令韩瑄被擒,怎会轻易放弃。兮兮心中一凛,如果灵儿那日偷听了韩珣和叶启风等人在相府商议的对策,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兮兮迅速从软榻上起身,这时舱帘掀开,灵儿钻了进来,见到兮兮醒了,微笑着说道:“云姑娘,你醒了!”

兮兮并不答话,一双纤白如玉的手迅速翻转,袭向灵儿。灵儿毫无抵抗,娇小的身子瞬间便被兮兮擒在手中。

“说!你是谁派来的?”兮兮冷声说道。

灵儿有些惊慌,小声说道:“是……”

“是我!”一道熟悉慵懒的声音传了过来,烈风掀开舱帘走了进来。

“竟然是你?!”兮兮的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竟然不是冷月,而是烈风劫持了自己。

兮兮缓缓放开抓着灵儿的手,冷声道:“你要带我走?为什么?”

烈风不徐不疾地坐到榻上,双眸定定望着兮兮,毫不留情地说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已经陷入到危险境地,却还不自知,真是愚蠢!”

兮兮知道烈风说的是她相助韩珣之事,但这是她此次来南朝的目的,就算再危险,她也不会放弃的。而烈风,他凭什么阻止她?

兮兮冷冷说道:“危险不危险是我的事,不用你来管,请你令船夫掉头,我要回陵州。”

“兮兮,你可知道你所帮之人,是什么样的人,你了解他吗?”烈风原本微笑着的俊脸慢慢被一层寒霜覆盖。

“了解怎样,不了解又怎样,我知道他会成为一代明君,这就够了!”兮兮仰头,声音里没有一丝感情。

兮兮冷漠清淡的语气激怒了烈风,他墨黑的眉扬了起来,声音里隐含着怒气,“听说他许诺要封你为后,你不会是为了这个所以才帮他吧!”

兮兮愣住,她没想到烈风会这样看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是的!”兮兮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话一出口,心底兀地涌上一股酸涩。就让他误会好了,反正他也不知自己是雪山圣女,把她看做攀附富贵之人,从此断了往来,未尝不是好事。

烈风却真的怔住了,半晌没有说话,烛火闪耀着,映出他墨黑的眸,那眼神好似刚刚熄灭的烟火,似乎随时都会复燃,灼烧默默对峙着的两个人。

是的!

简简单单两个字,好似一把利刃,狠狠刺入烈风胸口最柔软的地方,带来深深浅浅的痛楚。

“也罢!既然你如此固执,情愿以身涉险,那我不拦你!”他涩涩地开口,话虽说得难听,但声音却低沉暗哑,没有了往日的霸道狂肆。

渡手调转船头,船穿过黑夜的迷雾,向陵州而去。舱外的夜风拂了进来,带来湿润的凉意。

舱内寂静无声,兮兮坐在榻上,烈风坐在小木桌前的凳子上。

烈风的黑眸隐在烛火的暗影里,带着浅淡的愁,他打量着面前的女子。

她犹如暗夜里绽开的素莲,清静不染。纤长的睫毛掩映着一双清亮如水的眸,那样冷澈晶莹,如同山巅白雪,不沾染尘世烟霭。

她就那样静静坐在那里,带着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妩媚和清雅。

就那样吸引着他,飞蛾扑火。

他知道,这样的她,不仅仅吸引着他,也吸引着另外一个人。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要守护她一生一世。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将她送回去,虽然他知道,那里是危险的,可是,他不愿她此生活在遗憾当中,或许让她自己看清这一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选择缄口,只是默默的望着她,如果能一辈子这样看着她,此生无憾。

烈风执着深邃的目光好似一张细密的大网,彻底笼罩着兮兮,无论她看向何处,都会碰触到他的目光,那目光里藏着专属她一人的温柔与缱绻。

兮兮的心无法平静,甚至慌乱了起来。她的神情自然逃不过他犀利的眸光,他好似胜利了一般唇角上扬,绽开一丝浅浅的笑意。

烛火昏黄,笑意璀璨,触动兮兮心底深处的那根弦。

敛去了张扬和霸气的他也是温润如玉的。

没想到灵儿竟是他安插在自己身边的,那么她平日里的一举一动应该都逃不脱他的视线了。在北朝时,自己被囚在王府,受他管制倒也罢了,如今到了南朝,仍是逃不脱他的监视。越想越气,心火犹如开了闸的洪水,泛滥。

“完颜烈风,你凭什么这么做?”兮兮冷声质问。

“理由我曾经说过,要再听一遍?那我说了……我喜欢你。”他的声音温柔中透着坚定,如磐石一般压向兮兮。

兮兮无语地转头,不再看他深情中透着戏谑的眼神。他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来戏弄她的,她知道。所以,她决定无视他的话,就当自己没听到。

“还有多久到陵州?”兮兮淡淡问道。

烈风却不咸不淡的说道:“夜里行舟,倒是别有情趣,你听,惊涛拍岸,夜鸟悲鸣,不失风雅。”

他同样无视兮兮的话。

兮兮恨得牙痒痒,她知道烈风是故意的,可是她拿他没辙。

就在这时,舱帘掀开,灵儿又端了茶点钻了进来。她将茶点和茶水轻轻放在桌上,轻声说道:“王,小姐,请用些糕点。”说罢,偷瞄了两人一眼。

兮兮看了一眼色香味俱全的糕点,心道:鬼才肯吃,谁知道这次是不是有毒。烈风倒是狡诈,派到自己身边的探子没有武功,却是一个施毒高手,让自己不知不觉着了道。

烈风看到兮兮的神色,暗暗好笑,朗声道:“灵儿,给本王端过来!本王今日倒要尝尝你的手艺。”

灵儿依言端了过去,烈风拈起一块枣糕,吃得津津有味。

兮兮叫过灵儿,问道:“灵儿,几时到陵州?”

灵儿望了一眼烈风,道:“小姐,照这速度,估计到日出时方能赶到陵州,小姐应该能赶上登基大典。”

兮兮脸色一暗,登基大典不是后日么?难道自己在船上昏睡了一天?

“你是说,今日已经是四月十五了?”兮兮的声音里有着控制不住的焦急。

灵儿轻轻点头。

兮兮冷冷瞧了一眼烈风,心中对他更添了一份恨意。若是赶不上登基大殿,太后那里出了岔子,恐怕韩珣登基要多费一番周折。她怎能不急,一贯冷清的明眸中似有一把暗沉的火在烧。

烈风注视着她焦急的样子,眸中滑过一丝不为人知的痛楚。

天色破晓前,船终于在渡口靠岸。

兮兮望了一眼假寐的烈风,从舱里走了出来。

一江碧水,映着晨光哗哗奔流着,晨风清凉而润泽。

兮兮呼了一口气,从这裏到皇宫,应该赶得及,她记得登基大典是辰时。

身后传来灵儿的叫声,兮兮停住脚步,一眼看到烈风英挺潇洒的身影凝立在船头上,江上晨雾弥漫,他站在旖旎雾气里,身姿朦蒙胧胧,好似笼着一层轻纱。

灵儿疾奔到兮兮面前,递给兮兮一个红色锦囊,道:“王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此刻兮兮哪有心情看他给的东西,更没工夫和灵儿废话,接过锦囊,塞到怀里,冷声道:“还有事吗?”

“王说,船会在这裏一直等你!”灵儿眨着眼睛说道,“小姐保重!”

兮兮点点头道:“回去告诉你家左贤王,就说不用等我,我不会来的。”

四月十五,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也是一个黄道吉日。

南朝新皇便选在今日登基。

京中六品以上官员才褪去丧服,此刻全部换上了簇新的朝服,按品阶站立在两仪殿前等候新皇登基。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文武百官鸦雀无声,但每个人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百官基本上分成了两派:清流派和太后一党。清流派以叶启风为首,太后一党以史霄为首。但是谁也不知,史霄已经站在叶启风一边。

南朝自建朝以来,风风雨雨已有两百年了,眼见得国力日渐强盛,有统一天下之势。却不想塞北完颜氏收复了草原二十氏族,建立北朝。而南朝却自二十年前日渐衰败,这和皇帝软弱无能外戚后妃专权有着莫大的关系。

到了今日,新皇登基,朝政依然把持在太后手中。

一些清明廉政的官员,心中不免沮丧,按理说,新皇登基,意味着新的开始。但是他们心中却没有希望,好似走在黑沉沉永无尽头的路上。

韩珑身着簇新的龙袍,一步步走到两仪殿的宝座前,准备接受百官跪拜。就在此时,一个沉稳清朗的声音高声说道:“既然是皇帝的遗诏,那么想必王爷也得了先帝的镇国之宝,蟠龙玉玺吧。”

众人一愣,除了知情之人,其余皆是一片哗然,虽不敢大声说话,但是却开始小声窃窃私语。心思敏锐之人开始意识到今日登基必有变故,都扭头望向说话的叶启风。

因为蟠龙玉玺是国之重宝,是从远古代代相传下来的,历代皇帝只要拥有玉玺,就是名正言顺的天命之君,若没有蟠龙玉玺,就算是做了皇帝,那也是一个白顶皇上。这蟠龙玉玺也是历代南朝皇帝登基时,必须呈出来的。

韩珑本来意得志满的脸有些发青,他望向叶启风,道:“皇兄的玉玺在御驾亲征时,已遗失了,所以才没有传到本王手中。”

“怕不是遗失了吧,而是先皇已经把玉玺传给了三皇子韩珣。”叶启风说罢,转向韩珣道,“王爷,请将你的玉玺拿出令臣等一观。”

韩珣身穿官服从队伍前列漫步走出,手中捧着一个明黄色锦缎包裹的盒子,当着众人的面缓缓打开,玲珑剔透的羊脂玉玺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一瞬间,百官鸦雀无声。

叶启风朝着韩珑问道:“先帝已经将皇位传给了韩珣,你却从哪里弄来的遗诏,怕是假的吧。”

“叶启风,今日是朕登基的日子,容不得你胡来,来人,将他拖下去,打入刑部大牢。”韩珑气急败坏,却不想身边的侍衞听到他的话,依然一动不动。

韩珑心中大乱,冷声说道:“你们没听到朕的命令吗?”他绝没有想到,史霄已经反戈。

就在此时,有太监高声道:“太后驾到。”

一众宫女簇拥着太后沿着红毯远远走来。本来,登基大典这样的盛事是不允许后宫参与的,但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也无人理会这些,都在想一向专权的太后会怎样处置这件事。

太后一身盛装,雍容华贵,但是却掩不住脸色的苍白。她的身侧,是一个素衣女子,穿的不是宫女服饰,而且是一身素衫。

在如此喜庆的日子,这身打扮应该是犯忌的,但太后竟然毫不理会。太后自然无暇理会,因为搀扶着她的是兮兮。

兮兮根本来不及换衣服,便直接到了慈宁宫,正赶上一个小太监向太后禀报登基大典上的意外状况。太后恼羞成怒,正要派兵前去阻止。兮兮却直接进到殿内,和太后的侍衞一番争斗,擒住了太后。

如今,兮兮虽说明着是搀扶太后,其实手指却轻触着太后腰间的要穴。太后已经见识了兮兮的武功,自然不敢有所异动。

史霄的反戈令她极是意外,知道大势已去,她缓缓走到台阶前,冷声道:“孽子,竟敢假传圣旨,还不让位于你皇弟。”

“母后?”韩珑一脸错愣,不明白母后何以会说出这样的话。

“来人,韩珑假传圣旨,打入刑部大牢。”太后一脸冷凝地说道。

几名侍衞一拥而上,擒住了韩珑,拖了下去。

这场戏剧化的变故终于落幕。

钟鼓再次齐鸣。

韩珣身穿明黄色龙袍,缓缓登上台阶,立在了宝座前面。

璀璨的阳光笼罩着他,他整个人好似沐浴在圣光之中。黄袍和阳光互相辉映,令他看上去格外英武,容颜格外俊美。

他的唇边挂着一抹清淡的笑意,但这笑容背后却潜藏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和气魄。

百官再次跪拜,山呼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惊起晨起的鸟儿,扑棱棱飞向宫外。

这一刻,兮兮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务,她终于可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