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锁鼻飞精(1 / 2)

“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老柏干霄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苔黏石凳扪萝上,灯耿云房扫榻眠。安得仙翁萦米术,一生留此弄清泉。”随着吟诗之声响起,店门外走进来几位头戴九梁巾的正一派道士,为首的中年道长一袭五彩斑斓的蜀锦道袍,颌下刮得光光的,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而其他道士则穿着普通的灰布道袍。

老板娘赶紧上前迎客,招呼其在有良他们邻桌落座。

中年道长的目光先瞥了下靠窗的三位“散仙”,面色微讶,然后目光扫过有良等人,口中接着诵念起:“五气云龙下太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咕噜。”枯瘦老者彭兽喉咙里又一声怪叫。

道士们每人一只小火锅,各种素菜摆满了一桌子,热气腾腾。

“阿弥陀佛……”店门口又走进来两名中年僧人,黄色的袈裟,脑瓜顶上烫着戒疤,太阳穴高高隆起,一看就是内功高手。

“两位大师想要吃些什么?”老板娘喜盈盈的上前问道,生意兴隆,自是开心不已。

党大师忧心忡忡的小声说道:“了去大师,这家小店僧道外加‘散仙’都凑齐了,怕是来者不善啊。”

有良倒是满不在乎,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况且还有二丫在身边。

两位僧人也点了小火锅,上来几样素菜。

蜀中气候多变,一路来的时候天还是好好的,此刻已然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水珠落在窗扇上簌簌作响。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酒店内却是灯光明亮,这个季节非旅游旺季,古镇游客稀少,今晚看来不会再有其他的食客了。

有良等人自顾着饮酒吃菜,党大师已经把唐装脱下,整齐的叠放在椅背上,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万一发生冲突便立刻发动香功。

老白的舌头伤得挺重,只能够小口的喝点汤。

邢书记与可儿俩含情脉脉的对饮,其他事儿则恍若不闻。

“夫君,”彭姑打了个哈欠醒过来了,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怎么了,她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这让邢书记很是高兴,此刻她却突然说道,“小心,这几伙人的身上戾气很重,怕是别有所图。”

“哈哈,本书记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无需担心。”邢书记呵呵说道。

邢书记的嗓门大了点,引得其他几桌的客人喵了他一眼。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中年道士夹了块滚烫的豆腐塞进嘴裏,一面吟道。

“好诗,好诗啊,还是咱们郑道长有学问,出口成章。”身旁的道士赞道。

“郑道长虽然从京城来到咱这鹤鸣山时间不长,可是您的诗句早已风靡了全观,人人交口称颂呢,嘿嘿。”另一道士拍起了马屁。

郑道长手持筷子敲击着碗边,合着韵继续吟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看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好诗,太好了,道长您不作声,在座的虫儿谁都不敢先开口。”道士们纷纷叫好。

邢书记实在听不下去了,“啪”的一下拍案而起,朗声呵斥道:“这两首诗明明是毛主席童年时的作品,你们出家人怎敢据为己有?”

※※※

“你是谁?”郑道长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

“我是县委邢书记。”

“巴中县?”

“东北一个产粮大县的县委书记。”

郑道长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的笑了起来,众道士面面相觑,随后也都跟着大笑。

“相公,他们笑什么?要不要通知官府将这些道士抓起来?”可儿关心的问道。

“相公?官府?哈,还挺幽默的嘛,”先前那个拍马屁的道士鄙夷的哼了声,“你们晓得郑道长是哪一个撒?告诉你,他就是咱们国家宗教局局长的公子,挂职下来鹤鸣山道观锻炼的郑伟利处长。”

“相公,此人原来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不知这‘宗教局长’头戴几眼花翎?”可儿心中也不愿邢书记得罪朝中权贵,于是小声的问道。

“可儿,现在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局长也好,处长也罢,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邢书记解释说。

二丫怀里抱着庸儿,夹了一大块黄羊肉在桌下悄悄的伸到背囊边,媚娘从中探出爪子接了过去,牠自从褒斜道出事儿后,途中便执意要躲在背囊内保护那幅画轴。

“听说现在社会上盗贼猖獗,”郑道长意味深长的对道士们说道,“有人竟然偷盗原属于本观的张天师遗物,还真的是无法无天呢。”

“张天师的遗物?那可是稀世珍宝啊。”有道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