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曼?”徐华声脱口而出。
“你也知道此人?”首长疑惑的目光。
徐华声点点头,说:“柳教授家今天被人破门而入……”
首长一听着急了,小建可别是卷入到什么江湖黑道争斗之中去了。
“首长,您知道柳小曼有可能会去什么地方么?”徐华声接着问道。
首长摇了摇头:“不知道,只是曾经听小建说起过,她俩都是滇西大空山古树姥姥的弟子,并称呼其为‘大师姐’。”
徐华声告辞出来,在返回部里的途中,心裏一直在寻思着,滇西大空山,这位“古树姥姥”又会是什么人呢?
来到部里,他立刻去向张局长汇报情况。
“你是说魇使令破门闯入了那位柳教授的家?”张局长不禁愕然。
“是的,从时间上推算,他们从柳教授家里出来后就直接去了八宝山殡仪馆,”徐华声停顿了下,然后接着说,“另外,首长的外孙女再次离家出走了,有可能去了滇西。”
“小建又走了?唉,这孩子真叫人不省心。”张局长嘴裏叹息着。
“她是和柳小曼在一起。”
“哦,怎么又和柳教授有关?”张局长皱起了眉头。
“要我去云南跑一趟么?”徐华声问。
“刚刚得到线报,什刹海王府的那起案子,疑犯老和尚曾经在潭柘寺出现过。你先过去瞧瞧吧,我总觉得王董事长父子俩遇害的事儿与这位柳教授有什么关联。”
“是,局长。”徐华声离开了局长室,马不停蹄的驱车朝着京西潭柘寺而去。
在经过一条十字路口的时候,迎面有辆车闯红灯吓了他一跳,猛然间打了个激灵儿。
“呼噜噜……”喉咙里咕噜了几声,费叔苏醒了。
※※※
潭柘寺位于京西门头沟,距市区三十多公里,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岫云寺”,因寺后有潭,山上生柘树,故民间称之为“潭柘寺”。
徐华声到达寺前时,天色已晚,腹中饥肠辘辘,于是走进了山门外的嘉福饭店。
该店主要是接待礼佛的香客用餐,因此大都是素斋,但也有几样荤菜,供游客食用。
徐华声点了荤菜,还要了瓶二锅头,拣了窗边的位置坐下,一个人自斟自饮。
这些日子发生在徐警官身上的事情,在费叔的记忆中越来越清晰,看来自己的元神已经将宿主元神吞噬得差不多了。
有良这小子竟然是“魇使令”,这让他大感意外。徐华声自从有一天深夜在雍和宫大戏楼被种下标识后,便成为了组织里的一员,自此,工作起来顺风顺水,尽管他和张局长两人也都从未见过“主人”的真容。
现在当务之急是拿回狗牙和《敦煌夜魇图》,犬伏师已经死了,因此必须尽快的找到小建。
正寻思之间,有两名小和尚走出了山门,径直来到饭店。
“老板,方丈定的食盒准备好了么?”其中一位小和尚问道。
“几样荤菜和酒都已盛好了,只是‘蚱蜢’只剩下两小罐了,明天才能进新货。”饭店老板脸上堆笑,客气的从柜台下拎出一只食盒。
“唉,方丈的客人食性真怪,竟然喜欢吃虫,这与咱佛门戒律格格不入,潭柘寺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呢。”小和尚嘴裏嘟囔着。
“师弟,不可妄议。”另一和尚悄声告诫道。
饭店老板取出两只小玻璃罐头,裏面竟然装的都是碧绿色的大蚂蚱,一并塞入了食盒内。
这一切都被徐华声瞧见了,心中不由得狐疑,吃虫的方丈客人,难道就是那个疑犯老和尚么?
两个小和尚拎着食盒走出了饭店,此刻天已经完全黑了。
徐华声迅速结账,然后尾随着他俩穿过那座古松掩映着的木牌坊,走上单孔石桥,进入了山门。
潭柘寺东路是庭院式建筑组成,依次是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帝王的行宫院。
徐华声悄悄的跟随着,此刻僧众们正在作晚课,耳边闻得诵经声,沿途并无闲杂人等。
两个小和尚径直来到行宫院的万寿宫,推门入内。
清凉的月光下,但见院内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十分的幽静雅致,颇有江南园林的意境。
小和尚送进食盒后,便躬身退出了大殿,然后沿着原路返回,徐华声则隐身在树丛后,他俩一点都未曾察觉。
院子里蟋蟀与螽斯虫鸣声不绝于耳,夜色融融,恬静如斯。
徐华声蹑手蹑脚的沿着回廊溜至了窗下,然后悄悄的探头朝殿内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