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万里江山万里天——江万里(1 / 1)

倾宋 然籇 1504 字 2022-12-10

ps:从今天下午开始有三天限免,加之考虑到最近学校事情比较多,所以每天只更新半章,另外将一些原本写过的文章放上来,还希望大家见谅。另外限免时间有限,可以先把vip章节下载下来,便可避免再次收费.更多文章内容请于天天快报或腾讯新闻等平台关注本书作者个人企鹅号“漫卷”。文明有光明之时,亦有黑暗之时。有光的时代,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中有为之人的身影;而黑暗沦亡之时代,其中焕发出光彩的人,哪怕是他们的光芒再怎么耀眼,都有可能被忽略。整个时代就像是一个巨大难以突破的囚笼,后世之人躲避着它,也忽视着它。而宋末,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宋史》语焉不详,有关史书相比于强汉盛唐寥寥无几的时代。满门忠孝曾有这样一群人,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中,想要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而他们之中,最大的一支力量名字叫做“都昌江氏”,其领袖为宋末名相江万里。当拾阶而上都昌江氏宗祠,至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稀。为了一个即将陆沉的时代,这个家族付出了鲜血。而本篇文章的主角,便是都昌江氏家族的领袖江万里。太子书名江万里,原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今日江氏宗祠之名称“古心堂”便来源于江万里的号。江万里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公元1198年),其出生地都昌江家山村是江氏在都昌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只不过此时的江家山村百姓还并不知道,在七十年后,从这个村子中走出去的几个年轻人,将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国家最后的一隅天穹。江万里年幼好学,勤奋上进,于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贡入太学,而此时他也迎来了尚且短暂人生中最荣光的事情,当时的太子赵昀,也就是后来的宋理宗喜爱江万里才学,将他的名字书写于自己的砚台上,从而确保自己不会忘记。而江万里也不负信任,在四年后登进士第,其策论之中对于郭子仪在国家危难关头力挽狂澜之胆识和爱国情操极为仰慕,被主考官给予“高古文也”的极高评语。组建书院嘉熙四年(公元1241年),在宦海之中渡过平淡十年的江万里,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节点,就在前一年,江万里以资质知吉州军,成为一方太守,而意识到江南西路(宋行政单位,相当于今江西省)此地多才子栋梁,而且自己又是江南西路本地人,当服务桑梓,所以江万里于吉州军庐陵县赣江河心的白鹭洲上建立了白鹭书院,并且自为山长。或许在数百年后的现代,白鹭书院相比于岳麓书院等等大名鼎鼎的书院,已经很少为人所知,但是在当时,白鹭洲书院的成立为吉州军甚至是江南西路的莘莘学子们带来了希望,而宋理宗,也是当时在砚台上写下江万里名字的太子,为这座书院亲自题写了匾额,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座书院在当时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如果说在当时,这座刚刚组建的书院还只是因为皇帝的青睐而名声斐然的话,在之后的几百年科举时代中,白鹭书院为各个朝代培养了十七名状元和两千七百名进士,占据此后七百年科举考试中所有进士的一半。而更应当为人瞩目的是,这十七名状元之首,便是名垂青史的文天祥。而辛(弃疾)派三刘之一的刘辰翁和最终在崖山赴国难的礼部尚书邓光荐,也是文天祥的同窗师兄弟。浮沉宦海因为白鹭洲书院以及后来陆续组建的另外两所书院而声名大噪的江万里,很快便青云平步,也终于得到了宋理宗的信任和任用。此时年轻气盛、刚正不阿的江万里,对于朝野上下对北方的妥协和对于百姓的压迫甚是不满,在朝野上以一己之力和投降派以及其余趋炎附势之徒以理力争,如果不是宋理宗多有庇护,江万里很难自保。淳五年三月(公元1245年),宋理宗与江万里谈论朝野事宜,面对宋理宗的劝说,只是用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只要真理是正确的,怀有一腔热血的江万里愿意以死力争。同年十一月,江万里在朝堂上以一人对实力强大的投降派,终于劝说动宋理宗,启用主战派赵葵主持军事。正是因为江万里的这一次全力争取以及赵葵的的确确的能力,南宋才能进行足够的军事准备,从而没有因为蒙古的南下手忙脚乱。一时间江万里“论议风采,倾动于时”。不过在此次之后,江万里也彻底成为投降派眼中钉。不久之后,江万里母亲病逝,江万里举家奔丧,在离开朝廷之后被投降派群起攻击,说其携带妻妾奔丧,不合礼法;回家之后母亲已经病逝,有违孝道。在大事上素来无主见又重孝道的宋理宗当即罢免江万里。此去,便是一十二年。朝堂风暴宝三年(公元1255年),江万里重新启用,并且成为平章军国事贾似道麾下最为年长者。而江万里因为其刚正性格和投降派的贾似道格格不入,所以贾似道对其多有排斥,只不过考虑到江万里的身份,并未多加贬谪,只是夺去其权力,有如解职。十年后的咸淳元年,已经蹉跎了半生的江万里,面对因为贾似道假意告老而声泪俱下的宋度宗,愤然出列,“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此话掷地有声,宋度宗羞愧而回,原本想要借此谋求更多权力的贾似道愕然,而贾似道之党羽们更是惊诧之间无法反驳。此事之后,江万里自知贾似道留不得自己,告老还乡,皇帝不许,不过准许江万里外放,后又加拜左丞相兼枢密使。然而江万里头上还有平章军国事贾似道,所以手上并无权力。投水殉国咸淳九年(公元1274年),江万里以七十六岁高龄知潭州,弟子文天祥前往拜会。已经年迈的江万里面对愈发急迫的局势,却已经回天乏力,只是郑重的交代文天祥。“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文天祥流泪拜倒。一年之后,已经归隐的江万里面对兵临饶州城下的蒙古军队,慨然出面,和当地官员百姓一起,协助军队上城死守,亲自坐在城门上鼓舞士气,然蒙古军队一路横扫,势如破竹,饶州守军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面对涌入城中的蒙古军队,江万里施施然回家,已经七十七岁的老人,知道自己的生命迎来尽头。“大势不可支,吾虽不在位,当与国家共存亡!”说完这一句遗言,江万里携未能出逃的儿子江镐以及全家老少投水而死。后张世杰收复饶州,禀报此事,宋恭帝诏封江万里益国公,加太师,谥文忠。个人评价初心不忘,君其勉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则死矣,死国可乎?这或许并不算是对江万里一生很完整的概括,但是能够表现出来他最强烈的愿望。江万里是治世之能臣,只是他遇到了整个华夏民族最灰暗的时代,偏居一隅的南宋面对有如潮水而下的蒙古军队,已经无力抵抗,本来就是文人出身的江万里,虽然能够将民政治理井井有条,然而面对朝廷中的投降派,江万里以一己之力终究难以挽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猜测如果江万里战胜了投降派并且主持南宋朝政,南宋会不会在蒙古面前支撑更久,甚至最终收复中原,更无法揣摩蹉跎二十余年之后的江万里,到底是以怎样的毅力坚持一步步继续还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继续还在为这个伤了他太深的国家抛洒热血。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江万里为那个时代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贡献,不应该被遗忘。不只是因为他培养出了文天祥这样的天之英才,不只是因为他以七十七岁高龄还站出来保家卫国,也不只是因为他面对贾似道这样权臣的时候毫不退缩,更因为他的赤诚之心,七十七年来从未改变。初心不忘,最为可贵。国之柱石,血洒江天。他,是手中没有权力的南宋丞相;他,更是不应该被遗忘的民族英雄。那苍老的身影,曾经用微弱的生命之光,照亮一个黑暗的时代,照亮万里江山万里天。君其勉之,勉励的不只是文天祥,更是我们每一个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