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魔鬼城(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

黎元元读大一时,就开始在晋江上写网文。

最初是兴趣使然,想顺带着赚点零花钱,可未料到一写就是四年。到大学毕业时,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可也熬到了小粉红,靠写文足以养活自己。于是,打算全职在家,专心搞几本大作。反正,她学得是文学专业,即便出去工作也是以文字为生。既然是这样,还不如自由自在,来得痛快。

听到元元的打算,黎鸿君和徐玉姗有些担心。

觉得女孩子不出去工作,总是窝在家里,怕给养废了。对外提起来也不大好听,就像女儿不务正业似的。再说,小姑娘年纪轻轻的没个正经工作,将来谈对象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遇到那种挑剔的家族,指不定会怎么看待呢?

试想,谁家也不愿找个没工作的儿媳妇吧?这么一来,不是凭空拉低了女儿的身价吗?

黎元元一见爸妈的表情不对,忙打开晋江后台,截了一张收益表发给爸妈,笑嘻嘻地说道:“爸,妈,快看看这个,你们就放心好了,我能养活我自己……”

看到收益表上的数据,黎爸爸和徐妈妈不禁面面相觑。

四年下来,女儿的收入可不算少。小姑娘不吭不哈的,到底攒了多少私房钱?

可每月往她卡里打生活费时,怎么没见她主动推让过?就好像应得应份似的。从小就晓得女儿门槛精,可没想到竟精到了这个地步?不管是大钱钱,还是小钱钱,只要进了她的小腰包,再想掏出来可就难了。

女儿的财务问题解决了。

可一直闷在家里不出去交朋友,什么时候才能轧到对象?黎爸爸和徐妈妈还是有些犯愁。

元元今年二十二岁,正是花季。可花季转瞬即逝,若不赶紧抓住机会,条件好的小青年可就被其他姑娘抢跑了。

“爸,妈,你们不用担心啦,在二十五岁之前我一定能搞定的……”

黎元元拍着胸脯,打着保票。

其实,对这个问题,她早有打算。她想,这辈子如果遇到合适的就结婚,如果遇不到就独自过一辈子。反正,不能凑凑合合地委屈自己。

现在,城市里生活压力巨大,满世界都是渣男,想遇到一个可心可意的,实在是太难了。而结婚就等同于冒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得人财两空。

那个二十四条是什么意思?

存在着那么大的漏洞,不是明摆着给渣男、骗子钻空子吗?

在读书期间,她曾参加过一桩社会调查,走访的就是一批婚内负债女。

她们大多才貌双全,有着体面的职业和社会关系,可遇到了渣男,不但婚姻失败,还莫名背负上了一大笔婚内债务。

即便有些女子事前就离婚了,可依然被那笔债务压得死死的,根本喘不过气来。

记得有一位高校女教授,丈夫开公司成了老板后,在外面花天酒地养小三,还瞒着她借了天量债务。离婚前,暗里转移财产不说,离婚后还让她背上了五百多万的婚内债务。

从未花过丈夫一分钱,却凭空担了五百多万债务?

在二十四条的限制下,她申诉无门。仅有的一点积蓄被法院强制执行,每月工资还未到卡中,就被自动划走了大半去偿还那笔债务。而她精神上所背负的压力,更是无以言表。总之,个人生活急转直下,惨到不能再惨。

在这个案子中,女教授何其无辜?

怪只怪当初遇人不淑。

这事给她的震动很大。女性要想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除了经济独立外加人格独立之外,选择婚姻对象时更得睁大眼睛。尤其是在追逐金钱的年代,婚姻骗局越来越多,而带给弱者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这时候,倒很羡慕爷爷奶奶那一代人。

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可人的精神境界却截然不同,理想追求也不同。如果能回到七十年代,亲身感受一下就好了。

*

搞定了父母之后,黎元元开始了写文生涯。

新入手的一篇,就是一个穿越故事。她想,就从七十年代开始吧,从小到大对爷爷奶奶口中的边疆大农场,神往不已。虽然不曾经历过,但开动脑力,以现代女性的视角来重温那个火热的年代,是不是也有不一样的感觉?

一连三周,黎元元脑力充沛,思维活跃,行文如流水一般。结果,一口气码出了二十多万字。在晋江上开始连载,一日两更,评论区里一片欢腾。

可就在这时,她突然卡文了,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脑袋里空空如也,剧情也好,感情也好都无从着手。

这可怎么办?查阅资料,填充大脑。后来,干脆跑到爷爷奶奶家里长住着,听他们讲述那个战天斗地的火热年代。

这时正值九月,沪上闷热无比。

街道社区的老知青们,搞起了“边疆怀旧游”活动。黎元元的奶奶崔爱华,一向是个积极分子。于是,风风火火地给自己和老伴都报了名,准备随着一群沪上老知青重返边疆,走一走当年的知青路,重温那段青葱岁月。

临出发的前一天,爷爷的老毛病突然发作,两腿发酸行动不便,只好退了团。

黎元元见奶奶年近七旬,身体也不大好,对她一人出游不太放心,想着自己正好闲着没事,就陪奶奶跑一趟吧?

黎爸爸和徐妈妈听说后,当天就赶了过来。打算把黎爷爷接到他们那边,好随身照顾。对女儿的出游,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再三叮嘱她,外出一定要小心,边疆是个神秘地带,地广人稀的,千万不可单独行动。

黎元元笑嘻嘻地答应下来。

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了东西,还带着笔记本电脑打算沿途采风。她想,这一趟出去前后得十多天,回来时卡文的毛病一定会彻底好转吧?

*

第二天一早,黎元元和奶奶身穿大红色短袖t恤(旅游团服),随着一群红红火火的老知青们登上了西行列车。

经过四十四个小时的旅行,终于抵达了边疆首府——乌市。

导游带着旅行团,先到宾馆里稍事休息。

到了中午,集体下馆子里吃了一顿手抓饭。这是边疆特色风味,主要由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和大米烹饪而成,味道鲜香可口,可多少有点膻味。

黎元元感觉不大习惯,稍微尝了几口,就住了嘴。

下午去参观“大巴扎”。

那里的民族风味很浓郁,各类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老知青们买了几条色彩艳丽的纱巾,当披肩使用。奶奶在一家店铺里选了几顶小花帽。黎元元看得眼花缭乱,最后却什么都没买。她想,还是先省省吧,以免当行李背着,等到临走前再买点纪念品。

紧接着,旅行团乘车来到了河子市。

这里有广袤的垦区农场,也是昔日沪上知青们扎根边疆的地区之一。参观了大农场,品尝了瓜果之后,老知青们依然兴致勃勃的,打算把周边几处景点也好好逛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