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但是当拉杆后推的时候,风箱单独的两个空间,前面部分是进风的,后面部分是压迫空气到排放口,那个时候后面部分的进风口是关闭的,前面部分会有两个打开的口子,一个是进风口,一个是排到底部的排风口。
而这个时候这个底部的排风口虽然是贯通的,但是并不会进空气,原因就在于连接的高炉是高温的,高温气体都会从炉顶排出,这样形成了一个气流,从风箱后部空间进来的空气都被吸到了炉子里面,而不会循环的跑到风箱的前面空间。
这几个巧妙的设计就使得风箱可以不间断的提供空气,而且效果非常的好,正常的风箱是可以移动的,哪里需要就将出风口对准哪里即可,只不过这一次肖帆是用于固定的炉子,所以他打算优化一下。
制作可移动的风箱有点太复杂,而且还没有必要,传统的风箱是由木头制作的,但是在没有铁器处理木头的现在,而且现在还不用移动,肖帆打算将大部分的地方都用石灰浆加砖头的形式替代。
第一次肖帆打算尝试制作一个小型的,等到尝试成功,而且炉子也制作好了以后,再按照炉子的位置制作一个大型风箱。
想了想,反正也是做实验,也没必要在这个露天的地方,所以肖帆搬运了一些石灰浆还有薄砖头到了自己专门的实验室,打算先在实验室将大概的制作过程研究出来,原理并不复杂,应该耗费不了太多的时间。
在实验室里面找到了一块空地,然后用砖头砌了一个半米高的长方形墩子,这也是为了后续风箱操作方便而特意制作的,不然风箱如果直接放在地上的话,拉风箱的人就得趴在地上了。
将底面用石灰浆粉刷得特别光滑平整后,肖帆本来还打算在这个粉刷的一面前后各掏出来一个洞口,用来当做出风口,但是想想这个出风口也可以在侧面,这样就不用将地下的砖头墩子重新破坏,所以肖帆就打算后续将洞口留在同一个侧面的前后,这样后续的风管也很好设计。
然后肖帆打算先将四周的四面都砌好,最后组装好了以后再来将盖子盖上。
用的是比较薄的砖头,因为这个对于牢固性没有太大的要求,而且还是一个试验品,怎么简单怎来。
在砌前面一面的时候是最关键的,因为这一面需要留出来三个洞口,其中两个洞口是用来穿过风箱的拉手的,拉手和风箱里面的隔板固定在一起,这样隔板才能在拉手的作用下前后的移动。
而且这两个洞口在装上拉手后,前后拉动的时候,最好是不透风的,或者是缝隙比较小的,如果缝隙太大,在拉杆往身前拉的时候,很多空气就会从这个缝隙中流失,而不会汇集到出风口里面。
所以肖帆先装上了两根提前准备用来当做拉手的圆木,然后再将石灰浆砌在上面,等到将圆木固定好了以后,稍微干燥了,就不停的转动圆木,这样圆木就可以自由的活动,而且缝隙还会比较的小。
前面的一面还需要在一个地方留出来一个进风口,这个大小肖帆也不知道多大合适,反正到时候和出风口保持一样大就行。
因为这是个试验品,风箱的长度只有六十厘米,高度和宽度都在三十厘米,所以肖帆将进风口的大小决定在了一个鸡蛋大小左右,以后如果不合适再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