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 心满意足(2 / 2)

奇血情缘 黑淤泥 1939 字 2022-12-17

“你拒绝了,你又故意气走了他,是吗?”妈妈这时才明白为什么陈封走了,为什么女儿伏在沙发上痛哭。

欣欣没有回答,只是小声地哭着。可是爸爸和妈妈都知道,这就是女儿的回答。这个回答让他们心中无比难受。从这个回答.中,他们看出欣欣对自己的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孩子,你可不能失去信心呀!”他们一齐劝慰女儿。

欣欣努力止住哭泣,抬起头来:“爸,妈,你们也别太难过,女儿不会放弃治疗的,你们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妈妈抹了抹眼泪说:“哎,这就对了,你一定会好的,千万别灰心中,啊。”可是,因为女儿拒绝了陈封,所以说这些话的时候,她自己心里却已经绝望了。

爸爸仰靠在沙发背上,闭着眼睛,默不作声,似乎在想着什么,而其实什么也没有想。还有什么可想的呢?现在他的脑子里真的没什么可想了,只能听天由命。

房间里只有欣欣渐渐停止的抽泣声。过了一会儿,欣欣止住了抽泣,起身上楼,进了自己的房间,她感觉十分地疲惫,想躺一会儿。

坐在床上,欣欣看见了刚才放在床头的手机,想起陈封说她手机关机的事。她想,看来陈封给自己打过电话了,打不通才又找到自己家里的,唉,他果真是爱自己的呀。

欣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陈封那强烈而真挚的爱。她知道,这是陈封经过一个暑假沉淀之后,在心中重新燃起的火焰,重新绽放的花朵,热烈而又深沉,散发着醉人的芬芳,让人着迷。

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她将要成为他的第二个杨欣。她想,这个可怜的人,他注定要再次遭受命运的打击,而自己能做的,就是为他减轻这第二次打击的力度,让他不至于被打倒,他一定会痛苦万分,可是岁月将会再次抚平他的伤口,就像第一次一样,或许不久以后,他会再遇到一个好姑娘,是的,他会的,他是那样的英俊,那样的有才华,是那样的高傲,又是那样的善良,每一个好姑娘对他都会一见倾心的,都会深深地爱上他,再说,难道这世上就只有两个“欣欣”吗?

欣欣又拿出了陈封的手机。今天陈封走时,她竟忘了还给他,不过她又想,没还给他也好,留着作个纪念吧,自己可以拿出来看看、想想。

手机是陈封丢在杨欣坟上的,现在再想到陈封是那样的爱杨欣,欣欣已经不再有一丝一毫地醋意了,相反,她非常地感动,而且还会生出一种由衷地敬意。她敬重陈封对杨欣忠诚而执着的爱,也敬重杨欣对陈封勇敢而无私的爱。她想,如果上天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她一定也要像杨欣那样去爱陈封,陪伴他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陪伴他走向人生的美好未来,让他感受生命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幸福。

欣欣一边抚弄着手机,一边想着。她又想到了自己的不幸,苦苦寻觅真爱,可是造化弄人,找到了却又没有福气享受,只能眼睁睁地放弃,实在让人心有不甘。她不禁感叹:命运对自己是多么不公平啊。

可是她转念又想:也可以知足了,毕竟找到了真爱,这世界没有让自己失望,上天到底给了她一个心爱的男人,只不过没有让自己长时间地占有而已,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所以自己并不是太遗憾,不应该再有所抱怨了。

欣欣考虑过了,要抽空写好一封遗书,等到最后留给陈封。她要让陈封知道自己是爱他的,而且是非常地爱他,遇上他,是她这短暂的一生最大的幸福。她更要让陈封想开、放下,再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姑娘好好生活,千万不要消沉。另外,她还要托陈封在她走后代替她关照自己的父母。最后,她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她走后,能将她安葬在杨欣的坟边,因为她很想与这个从未见面却又如同亲生的姐姐相伴,这样她们就都不会孤单,她们可以一起谈论关于陈封的事,而且以后陈封想她们了,就可以很方便地来看望她们,不用分在两下。

欣欣甚至想象出陈封坐在她和杨欣的坟前,与她们倾诉衷肠的情景:他拉着二胡,《梁祝》那悠扬的旋律回荡在空中,而自己和杨欣化作两只蝴蝶,翩翩围绕在陈封的身边。这情景虽说有些伤感,却也有几分温馨,几许甜蜜。

想到化蝶,欣欣突然想起陈封在医院里说要做祝英台的话,心里不禁又忧心忡忡起来。但最后,她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因为在刚才的美好想象中,此时的她,已经感觉不到生与死有多大区别了。

是的,有什么区别呢?生命停止了,爱还在继续,他们还可以在一起,她相信,杨欣姐定会和她一样高兴,而不会因为他还爱着另一个女孩而生气。她和杨欣姐会一起祝福他,她们还会同心协力,帮助他再找到下一个“欣欣”。她知道,他一定会给第三个欣欣讲前两个欣欣的故事,就像他给自己讲杨欣的故事一样,她们听了会很开心,很自豪,因为那是她们与陈封曾经共铸的辉煌,是他们共同浇灌出来的绚烂的爱情之花。

这样想来,死的确不足为惧,不足遗憾了,不过是换一个地方而已。

想到这里,欣欣的心里宽慰了许多,心情也轻松起来,她念起了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可是下面的句子与自己的情况对不上了,她就给改了:“但愿情长久,阴阳共婵娟。”

念完,欣欣深深地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窗外,是不绝于耳的车鸣声。(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