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重温旧城(1 / 2)

杜恒齐到校门口的商店买冷饮去了。我们坐在看台高处,微风阵阵,清爽宜人。

“现在的一班怎么样了?”杨泽问。

“不比你们在的时候了。”林宇齐用上衣擦擦额角的汗珠,接着说,“成绩还过得去的学生没几个,老师们上课情绪也不高。前几天老李生病请假,咱们这年级的老师没一个愿意代课的。”

林宇齐顿了顿,又说道,“每次月考都有别班的差生划过来,只进不出,一班现在足有60多人,其他班最多的不过才50人上下,班里成绩还可以的意见都很大。”

“没向级部反映?”我问,虽说一班成绩差,但凝聚力还行。

“谁管啊,成绩过得去的也就在班里拔尖,去到年级根本数不着,况且就这么有数的几个人,也挑不起来。年级主任这是铁定要放弃我们班了。”

我轻叹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还在一班时就感觉那是一条正在沉没的船,只能说自己还是幸运的,在它完全沉没前至少被救上岸了。

“老师太不负责了。”杨泽有点生气,也有些无奈,这种学校政策造就的结果个人的不遗余力也终究是杯水车薪。

“哥们也就是替别人鸣不平,到我这个成绩就无所谓了,与其分到其他班被老师盯着,还不如在一班自在。”

“现在就这样不思进取,以后还怎么讨媳妇?”杨泽调侃道。

“不有杨珊嘛。”我推波助澜道。

“对啊,宇齐,上学期在云扬许下的那杯酒呢?现在是时候补上了吧?”

“行,下次得空我叫上珊珊一起,咱们哥几个好好聚聚。”宇齐顿了顿,“还有超子,他也得来。”

“下次的记着了,今天说今天的。”杜恒齐说。

“好说,想去哪吃?咱走着!”林宇齐把上衣搭在肩上,大有说走就走的架势。

几个人并排压过学校的马路走出校门去。

如常进行的晚自习,我却怎么都静不下心来。悄悄拉开座位下的书包,又细数了下里面的东西,都带全了。说白了也不过是次短途旅行,但作为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多少有些忐忑。一是因为这次是完全由自己做主意,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违背过我妈的意愿,而这次行动却要瞒过所有的人;再者就要见到我爸了,时隔一年了,不知道他过得怎样。

放学的铃声在内心的摇摆煎熬中很快过去了。我如往常一般背起书包。

“这周末又回家?”彦碧菡有些疑惑地看着我,毕竟上周我刚回过家。

“回家嘛,想回就回呗。”这也不算说谎,毕竟宁远的房子也是我曾经的家,我看看时间,对彦碧菡摆了摆手,“先走了。”

“嗯,拜!”

走到校门口,苎原已经等在那儿了,不管做什么她好像总能比我快一步。

还好时间不算晚,我们打了车直接奔去火车站。

车票是提前买好的,下了出租车就匆忙赶去候车室。车在云北换车头,停留半小时。我和苎原一口气跑上火车,坐到座位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果然没多久,火车就开动了。

从云北到宁远,原本有两个车次,还有一班在凌晨,我们觉得时间太晚,就冒险买了这班十点多钟的,好在学校离车站不算太远,下了自习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

“十点半发车…到宁远五点钟。”苎原翻着提前找好的列车时刻表。

“这趟车是慢车,路线有点绕。不过也好,下车可以先吃个早饭。”

“你家位置好找么?”苎原懒洋洋地问道。

“大马路边上,黄金地段。”我说的毫不迟疑,语气里还有点小得意。家虽是前几年的老房子,不过近年来的发展使小区门前的大马路一跃成为城市主干道,房价也跟着涨了上去。

“到时候跟着你了。”苎原倒放心的把差事丢给我,自个儿踏实的睡了。

一路颠簸,铁皮车伴着机械的嘶鸣“吱悠——”停靠在站台边。天还未破晓,站内点着萤黄的灯,为清寒的秋夜增添一抹暖色。毕竟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不管走到哪儿,都无法取代这座小城带给我的亲切和归属感。

宁远是小站,火车停靠三分钟,我和苎原背着包随下车的人流向外走去,还未出站,火车便再次发车,在身侧渐渐呼啸而过,留下眼前空落落的铁轨无声浸没在暗沉的夜色里。

“这天怕是要下雨。”苎原抬头看天,觉得云层压得很厚。

“随他吧,我备了伞。”我扫了一眼天色,路边的饭摊儿应该摆上了,“找个地方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