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求给白银征税, 内阁那边便很快制定章程,送到市舶司。
刘锦凝从海上归来, 海船便被市舶司扣下, 所有东西都要拿去拍卖,赚来的钱一半留归国库,一半是他们海船主人所有。
刘锦凝随行带的几样东西, 她自己花了高价买下来。
此次远行, 他们去的地方很远,带回来的新鲜物极多。
刘锦凝思忖再三, 重新踏入京城。
她没有去薛府, 直接去了萧府找林晓。
林晓得知刘锦凝来了, 立刻叫下人将她请进来。
刘锦凝坐的是萧府的商船, 得来的宝物自然第一时间要献给林晓。
她担心下人说不清楚这东西的好处, 就亲自来了京城。
当她将东西拿出来时, 林晓整个人都惊呆了。
她之前不是没想过让他们的商船去寻找新大陆,可她根本不会画航海地图,所以根本没办法给他们指点方向。就只能让商船去远一点的地方, 寻找新鲜东西。
没想到刘锦凝随着商船越走越远, 竟然到了欧洲。
“那个岛的名字叫阿拉贡, 岛上的百姓就种植这个东西。我听当地人说这东西可达亩产几千斤, 味道也不错。”
林晓看着这小小的红薯, 震惊到难以复加的地步。
刘锦凝以为她不信, “您别嫌它小。当地人管控严格, 不让我拿红薯,是我贿赂当地百姓,用十两金换回两根番薯藤, 当作藤条缠在船绳上。后来又用木头拼了个木槽, 从途经的小岛上挖了些泥土,种出来这两个小红薯。海上风大,我自小也没种过地,所以照顾不经心。但是我看过当地百姓种的红薯地,个头有我三个拳头大。”
说到最后,她都有些急了,林晓握住她的手,“我信你。”
既然红薯都有了,那玉米、辣椒、土豆原产地都是美洲,是不是说明也在附近?
她其实有些糊涂,明明新大陆是在明朝才被发现的,为何提前这么多年?
难不成他们一家改变了历史?
其实她想得没错。因为她改良了海船和指南针,良国海船技术传到了外国,他们也开始争先航海,扩张势力。
新大陆也被提前几百年发现。从而岛上的新奇物种也被带到世界各地。
林晓想要其他东西,“那你可知道那个岛的路线?”
刘锦凝点头,“当然知道。”
“既然有这么好的番薯,说明他们肯定也有更多新奇东西。”
刘锦凝细细一想,还真有可能。她当时在岛上待的时间并不长,也只看过红薯地。主要那岛上的官员生怕她偷走红薯,一再催促他们离开。
而她偷偷拿到红薯,生怕对方发现追上来,也不敢逗留,就原路返回。
林晓握住她的手,“不过不急。你先好好歇息。你发明这么好的东西,我一定会禀明圣上,给予你嘉奖。”
刘锦凝忙道,“不用了。要不是你们肯让我登上海船,我哪有这个机会。”
“一码归一码”林晓摆摆手,“你也不必推辞。若是你身上有了诰命,再有皇上写的书信,到了外国可能会方便很多。”
私船与官船区别还是很大的。
要是官船,起码对方不会这么无理。甚至为了与良国贸易,他们还会主动送出好东西。
刘锦凝瞬间明白她的意思,便也不再推辞,“好。”
林晓让刘锦凝到客房歇息。刘锦凝想着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打算见见家人。
林晓也没坚持,只让几个护卫保护她安全。她自己则拿着两个小红薯到对面娘家。
李秀琴正在家里看医书。
她之前想着治病救人,可是义诊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对伤寒一道,并不精通,有许多病症,她根本不会开方子。
她便去了方六曲家里借了医书。
林晓来的时候,下人根本来不及通报,她一阵风似地跑进后院,直接将两个小红薯放到医书上。
李秀琴呆愣好半晌,才拿起小红薯仔细端详,而后不由瞪大眼睛,说话都开始结巴了,“这…这哪来的?”
她之前听女儿说红薯是新大陆物种,新大陆在美洲,良国在亚洲,离这儿很远很远。
美洲的东西怎么会跑到亚洲来了?
林晓憋不住笑,“是锦凝弄来的。”
李秀琴急了,“锦凝回来了?她还好吗?”
她与关文淑关系好,关文淑每每说起刘锦凝,总是掉眼泪。她也跟着担忧。
“好着呢。”林晓捏捏下巴,“就是人糙了点。瞧着都不像她了。”
十几年风吹日晒,刘锦凝原先养的细白皮肤早就没了,现在满脸风霜,再加上她还用男子打扮,学男子走路,看起来比男子还有男人味儿。
要是关文淑看到刘锦凝这样糟蹋自己,估计会心疼掉眼泪。
李秀琴却不怎么在意,只要孩子心里舒坦,活得敞亮,那就比什么都重要。
“娘,你让我爹把这红薯种了吧?到时候给锦凝求个功名,这红薯也是她想法子弄来的。”
李秀琴点点头,“好。等你爹晚上回来,我就跟他说。”
李秀琴将红薯交给丫鬟,让她们收好,起身道,“我得回去告诉你刘婶,她还不知道锦凝回来呢。”
林晓将她拉住,“娘,不用了,刚刚她说去看看家人。肯定会去刘家看望婶子。”
李秀琴点点头,刚要坐下,突然又站起,“可她不知道你刘婶住哪儿啊?我……”
“我让护卫跟她一块去的。他们会给她带路的。您就放心吧。”
李秀琴这才放心坐下。
林晓也没急着走,将她娘刚刚放在凳上的医书捡起,“娘?您怎么看这书?”
李秀琴叹了口气,“没办法。我去义诊,前来看诊的百姓得的都是伤寒病,我不太会开伤寒派的方子。”
林晓无语,这就相当于营养师去当门诊医生,专业不对口。
“娘,我觉得你其实没必要学这个。”
李秀琴见女儿都不支持自己,也有些丧气,“我算是理解你爹了。许是年纪大了,我将这些药方背了几十遍,怎么都记不住。看来,我这义诊开不了多少天了。”
开方子不能有一丁点差错,她记不住的方子不敢开。
林晓摇头,“我不是说这个。”
她拍拍医书,“娘,您最擅长外科和调养。为什么不写这方面的书呢?这样您还能成为鼻祖呢。”
李秀琴指指自己,“我写书?”
她就是高中生,而且毕业好多年,学的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哪里能写书。
林晓不喜欢她娘过度谦虚,“怎么不能?您别忘了,是您诊出皇上中了毒,外面的人都传您是神医。要不然您每次义诊也不会有那么多百姓过来捧场了。”
李秀琴没给自己脸上贴金,“他们来捧场是因为我不收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