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正阳符刻得有模有样,秦海嘴角一翘,说这符刻得不错,再看这龙纹,这龙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第一时期是秦汉以前,龙的造形简约,基本上为大首、大口、双耳、双脚、长身有腿爪,并铺以风、雷、云、电、水、火等自然纹饰,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
第二时期为汉代至宋,表现方法也不同,汉魏时期多存在于瓦当、砖雕及帛画上,至宋代总结出一套画龙的理论,将龙的形态规范固定。
依其形态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蛇行身躯龙纹,承袭传统龙纹的风貌,龙的身躯较长而细,四肢较小而虚;第二类为兽形身躯龙纹,特征是龙纹的身躯渐渐变短,身躯变的如一般猛兽,较粗壮,四肢孔武有力。
第三类为隐形身躯的龙纹,出现在泗水捞鼎的场景,仅出现龙头,从鼎口探出,身躯隐藏于鼎中;最后一类为几何形身躯龙纹,龙纹身躯成为长条状,互相连结成装饰图案。
第三时期是元以后,龙纹程式化、规格化。比如说元朝的龙,龙脖子特别细,细脖子大脑壳,身体粗壮,像大蟒般有力地舞动着,显得比较凶猛。龙的身子逐渐拉长。
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
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
清代龙纹在明代龙纹的基础上进行了精进,形状仍然相似,但是更富贵精巧,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这把道剑上的龙纹明显是明代的猪嘴龙,爪子也是四爪,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秦海嘴巴一瞟,斜眼看着这个驼背老头,皮笑肉不笑道:“老板,我可是在道观里长大的,这种东西你也好意思拿出来现。”
驼背老头一听,面色一凛,皮笑肉不笑道:“小伙子,牛皮不是靠吹吹上天的,就你?”
“如假包换的道观小子,法剑?我师父也有,真是祖传的,正儿八经明朝的。”秦海脸上没有丁点笑意,手在符图上摸了摸,就双手奉还:“您先收着。”
老头的脸僵了僵,但没说话,赵明瑞心想这小子又开始装腔作势了,不过看这小店,也不像有什么宝贝的样子,他以为这里是国内的古玩市场哪,想捡漏就捡漏?
他在心里嘀咕得没完没了,那边厢的秦海已经来到一个盆前, 盆子是铜胎,高不过二十厘米,直径带边五十厘米左右,盆子外沿有折边。
这个折边的设计其实挺有实用性,就是方便双手端拿。
这盆子底里是黄色的底,里面绘有夔龙纹,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
秦海还是不动声色,那老头走过来,慢条斯理地说道:“小伙子,你知道道剑,但你未必知道这个盆,你看里面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