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土坯2(2 / 2)

人世间人间事 曦贵妃 2399 字 2022-12-17

老黑猪的晚饭通常是三马勺的草料,那草料是老驴的筛子下的产物。这是属于农村人的智慧,他们用汗水浇灌的庄稼从来不会浪费一点。拿花生说,花生仁就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上等的花生,用来留作第二年的花生种,它们也像人类一样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一年又一年不停歇的为人类带来食物和金钱。第二种花生是用来卖的,当然这是相对于像李长青一样种花生的农民来说的,这些花生将会销往全国各地,变成超市里的油炸花生米,或者是锅中的花生油。对于李长青家来说的第三种花生,是那些瘦小不堪,还有在剥花生的过程中被破坏的花生米,它们将成为李长青家花生油的来源,而且这类花生在打完油之后,剩下的花生油渣也是一等一的营养品,油渣会再次成为猪的食物。至于花生秧子,一般人家是会作为干柴烧掉,但是在李长青家,这也是珍贵的物品。它首先会被扎段,成为草料,经过筛子的筛选变成驴的食物,然后筛子下面的细碎草料再次成为了老猪的食物来源。这是花生的一生,他们用一年四季的汗水浇灌的庄稼,从来不敢有半点浪费。

李长青家每年都会打两次花生油,一次是在快过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接近年底,家里的花生油消耗的差不多,正好秋天新收成的花生刚刚收拾完,那是打油的最好时节。庆西村就一家油坊,人们都是去那里打油,所以打油之前也要提前约好。打油的人因为总是在油坊,身上总是穿着破旧的褂子,那褂子上早已经好几层油脂,但是为了赚钱,人们几乎从来没见他换过几次衣裳。打油的时候,打油的人家都会派个人到油坊看着,一方面是帮忙看着炒花生的火候,有时候打油人因为黑白不分的盯着,会一个不小心的瞌睡就让某家的花生米的火候过火,过火的花生米打出的油都是苦的,这样那家不幸的人家就需要吃上一整年的苦油,这是无比痛苦的过程。二来,虽然不知真假,但是大家都传说,如果自家人没有过去看着打油,那打油的人总会偷偷的留下来一块油渣,然后拿去卖钱。杨怡是个细心过日子的人,她当然是不许允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每次她家都会亲自去看着,当然看油坊也是个苦差事,不仅要忍受油坊厚重的油烟,即使在那里坐上一整天都疲累不堪。不过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这个苦差事从来都是她主动承担。

即使是上百斤的花生米,最后也就出来直径大概50厘米,厚5厘米左右的花生渣10块左右。那可是相当珍贵的资源,一般杨怡都是用来在老黑猪快生产的时候拿出来给它吃。这些花生渣除了在刚出油坊的那两个小时左右还有些松软,一旦到了第二天,就会变成和石头一样硬的东西。所有碾花生渣也是一项大活。她们用那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推着那十几块的花生渣笨重的前行着。二八自行车因为年纪太大,蹬起来已经很费劲了,倒不如推着省力气。来到了大街上的碾子旁。这条大街是庆西村最热闹的地方,位于南北的最中央,然后贯穿庆西村的东西两边,在最东面通往了庆东村。大街上经常有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头在这里晒太阳拉家常。碾子是庆西村少有的放在外面的公共财产,由于它真的就是一块不值钱的大石头,所以即使经历了多年,它仍然安然的屹立在这最热闹的大街上。

晨瑶和杨怡两个人支好那辆破旧的二八,两个人费劲的将渣子扔到了地上。地上溅起一片尘土,这个时候是真的不怕摔的,甚至希望这一瞬间的力气能够摔碎越多的渣滓才好。因为,接下来她们最重要的活就是把这些渣滓弄碎。

杨怡拿出两块硬如石头的渣滓放在碾子的碾盘上,拿出两个锤子,晨瑶和她每人一个。晨瑶对这个流程已经相当的熟悉。她和妈妈两个人分在碾子的两边便开始用力的捶打起来。

“你小心着点,千万别砸手了。”杨怡一边用力的砸着一边叮嘱着晨瑶。她们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渣滓砸成小碎块,由于碾盘的范围太小,不时会有小块蹦出去。这么珍贵的东西,哪怕是一小块,杨怡都不允许。她用手小心的护着敲打下来的小渣滓块,这就让她们的手处在了离锤子很危险的范围内了。这项活计总是干的她们满头大汗,甚至连身上厚重的棉衣都要被敞开口子。全部的渣滓被砸完的时候,大多数会被先收到袋子中,剩下小部分,便开始用碾子进行碾压。一圈又一圈,晨瑶真的数不清这一天她要转多少圈。有些人家为了省力气,会给驴或者牛蒙上双眼来带动碾子,但是杨怡舍不得老驴。整个秋天老驴为这个家出了那么多的力,她舍不得。所以,虽然累,还是和女儿手动推着碾子,一边推,一边用手滑动着碾子下的渣滓,尽量让他们受力均匀。

“蹦爆米花的来了,谁蹦爆米花。”小贩响亮的声音穿透了几条街,然后越来越近,那三马子的“突突突”声也越来越近。晨瑶在商贩喊第一声的时候就听见了,但是她什么都没说,仍然安心推着手中的碾子。后来,商贩把三马子停在了这条大街的口,然后就陆续有人家拿米过来蹦爆米花了。她还是没忍住,偶尔就是抬头看过去。那爆米花的香味真的太香甜了,它不断通过空气传入到晨瑶的鼻孔,然后触动着她的口水。而这一切,当然都被杨怡看在眼里。

“剩下的这个我自己来扫吧,你回家筛点玉米面,也去蹦点爆米花吧。”

“真的吗?”

“快去吧。”杨怡手中的笤帚没有停止扫碾盘上的渣滓面,甚至还在将扫过地地方用力的扫着,直到看见那碾盘被扫的锃亮。

“别忘了,拿糖精。”

“嗯,好的。”

晨瑶接了命令飞快的跑回了家里,然后找出螺子开始筛玉米面。她的动作如此迅速却整齐,因为她害怕像上次一样错过。看着塑料袋中逐渐高起来的玉米面,晨瑶犹豫着要不要再弄,毕竟这是家里最重要的口粮。可是一想到那味道的香甜,她的手还是不断的伸向口粮袋。一边筛玉米面,一边计算着那排队的人数。终于,停止了手中的动作,飞快的奔了回来。还好,那排队的人还在。

“嘎吱。”

是脆的。

“嘎吱。”

是甜的。

那是年下时光里少有的幸福的味道。(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