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天子脚下的魑魅魍魉(1 / 2)

</p>

李世民说的这个利国利民的方法,就是以工代赈。&lt;/p&gt;

可以说,在古代,以工代赈这个国策真的是一个万金油一样的仁政之法。&lt;/p&gt;

不管是在什么朝代,都可以使用。&lt;/p&gt;

就像是大秦。&lt;/p&gt;

在遣返了修造长城的那些民夫之后,就不可能让他们懒散在各地。&lt;/p&gt;

这很容易就出现一些问题。&lt;/p&gt;

毕竟人一旦没有了生存之本,就容易发生偷盗、抢劫、山匪等事情。&lt;/p&gt;

以工代赈的好处。&lt;/p&gt;

就是可以让这些人去加入基础建设的工程之中。&lt;/p&gt;

大兴水利。&lt;/p&gt;

绝对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lt;/p&gt;

毕竟把水系直接不满大江南北,这样一来,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水源。&lt;/p&gt;

水乃是万物生存之本。&lt;/p&gt;

大秦给这些民夫每天两顿饭和一个五铢钱,就可以让他们成为墨家的弟子。&lt;/p&gt;

然后修建都城、水利、道路、房屋等等。&lt;/p&gt;

水利可以灌溉,对于粮食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因素。&lt;/p&gt;

就算是遇上了干旱,也可以有这样的水库储水,完成灌溉,也好度过干旱。&lt;/p&gt;

这样一来,大秦各地的收成就不会差。&lt;/p&gt;

粮食多了。&lt;/p&gt;

人也就有着活下去的本钱,也就不会产生矛盾,如此一来也就有利于大秦的长治久安。&lt;/p&gt;

这是当初楚风给嬴政、赵构和崇祯皇帝尚可的时候,讲到过的内容。&lt;/p&gt;

天下大势之所以分分合合,那是有着很明显的因素。&lt;/p&gt;

大秦是因为暴政。&lt;/p&gt;

始皇帝死了。&lt;/p&gt;

大秦的威望就没了。&lt;/p&gt;

在始皇帝没有处理完的六国余孽这个尾巴,以及秦二世不顾百姓之死活,大兴土木和徭役,逼得百姓苦不堪言。&lt;/p&gt;

这就是帝王权力使用过度,和百姓的生存之间产生了矛盾。&lt;/p&gt;

以至于百姓不得不造反。&lt;/p&gt;

也就迫使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喊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lt;/p&gt;

大宋的灭亡。&lt;/p&gt;

其原因在于大宋和大金以及蒙古之间的关于国与国之间的争斗。&lt;/p&gt;

大金强盛起来,他想要更多的疆土,想要征服世界。&lt;/p&gt;

而大宋却还在歌舞升平,文官们在这几百年的重文轻武之下,已经变得目中无人。&lt;/p&gt;

而面对大金的铁骑,还变得软弱无能。&lt;/p&gt;

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谁强谁就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lt;/p&gt;

最后,蒙古异军突起,横扫大半个大陆,灭亡了大宋,建立一个疆土十分辽阔的元。&lt;/p&gt;

楚风说道这里的时候,始皇帝的眼光是冒着火的。&lt;/p&gt;

如今,当李世民知道了之后,他的眼中也冒着火。&lt;/p&gt;

一个突厥的后人,竟然能够横扫大半个大陆,建立了非常辽阔的疆土。&lt;/p&gt;

关键是,原来中原之地的外面,还有那么大的疆土!&lt;/p&gt;

这种宏观地图的出现,当真是给他们狠狠地上了一课。&lt;/p&gt;

至此以后,始皇帝和李世民的眼光就变得更加长远了。&lt;/p&gt;

这也是为何,李世民要选择以五家之学来治国理政,为的就是走始皇的路子。&lt;/p&gt;

但是现在发现,好想并不太行。&lt;/p&gt;

不过嘛。&lt;/p&gt;

李世民还是记住了楚风的话,要先发展民生。&lt;/p&gt;

然后训练军队,多召士兵,把将士们的待遇提上去,每个月的军饷发到位。&lt;/p&gt;

自然会训练出来和蒙古一样强大的大军。&lt;/p&gt;

到时候,横扫大陆,根本就不是问题。&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