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问就是没有(2 / 2)

周扬笑笑,又坐了回去。

比亚迪的技术实力,生产工艺,在国内绝对是顶尖,选择他们,周扬没选择错。

当然,有人要说了,军企呢,不应该比民企更厉害才对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军企和民企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就拿芯片来说,军企研究的方向是让芯片更耐操,稳定性更好,简单一句话,能用且好用就行,至于大小,几纳米什么的,军企完全不在乎,他们放芯片的地方又不像手机那样,就鸽子笼那般大小。

而民企就不行了,研究的肯定是性能,集成化,小巧化,具体到生产工艺,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什么军企的技术,随便就比民企领先二十年,拿来就可以给民企用,完全不现实。

国内做电池,比亚迪就是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武琛狐疑的看着周扬,此时此刻,对于周扬所说的全新电池,他还真来了兴趣。

因为周扬连生产工艺流程图都搞出来了,而且似模似样的,不像是胡乱写的。

“难道市面上真出了什么新的技术?”

武琛忍不住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这方面的新闻。

但什么都没有。

问了一些朋友,倒是让武琛探听到了一些信息。

一个在中科院工作的同学,给武琛回了这么一条信息。

“别问,问就是没有。”

武琛心头狂跳,还真有了。

再抬头望向周扬,武琛表情已经是一变再变。

直觉告诉武琛,周扬知道什么。

周扬没再理会武琛,和李天舒低声交流着。

“剩下的百分之十三十工艺,我可以组织人进行突破,投入应该不会小,但长久来看,这是必须的。”周扬道。

攻克一项技术,最大的收获并不一定是技术成果,而是在攻克这项技术的过程之中,培养的研究人才。

人才是无价之宝。

李天舒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那周先生,您初步估计,这一块需要多少投资?”

周扬认真的想了想,竖起一根手指。

“一千亿?”

李天舒微微点头,还不多。

如果投入一千亿,解决了碳纳米管电池的生产工艺,国家恐怕会乐疯了。

对于这种战略级投资,一千亿真是毛毛雨啦,为了推动电池能源发展,国家光新能源汽车都补贴了几千亿了。

周扬无语的看了一眼李天舒,道:“您大主任还真是把钱不当钱,我说的一百亿,不是一千亿,就这,我觉得也绰绰有余了。”

“多少?”

李天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急忙道:“周先生,一百亿,会不会太少了。”

按照李天舒的想法,解决这种有划时代意义的生产工艺,投个上千亿都是少了。

这就像解决芯片的生产工艺一样,只要能解决,投入个上千亿,还不跟玩儿一样。

“不少了。”

周扬笑笑,因为他已经从系统这里拿到了详细的生产工艺,如今就是要把这些东西落到现实中罢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