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什么东西(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科拉半岛。

半岛中心地带的荒原上,有一片废弃的建筑群。

在建筑群的中央,混凝土地板上嵌着一个沉重生锈的井盖,上面牢牢的钉着一圈铆钉,仿佛封印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远处天空,冒着寒风,两架直升机开路,下面废弃的公路上,也驶来一条巨大的车队。

车队缓缓在建筑中央停下,两架直升机也落下,其中一架直升机上,下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穿着厚重的羽绒服。

中年人是徐晨的副手,马景春。

这一次的任务,徐晨原本想亲自过来的,但是被周扬以年龄太大而否决了。

这地方已经在北极圈内了,现在又是冬季,零下一二十度,徐晨真不一定受得了。

而且马景春是哈工大的材料专家,曾今在圣彼得堡大学深造过,俄语熟练,与e国本土科学家交流也方面。

z方的负责人是马景春,e方的负责人,是基伦斯基物理研究所的一位高级研究员,物理科学家,叫安德烈。

安德烈人高马大,壮实的好像一头熊,寒风嗖嗖,还是光着脑袋,下了直升机之后,就招呼工作人员往废弃建筑内搬运物资。

周围废弃的建筑收拾一下,还能使用。

两天之后,前期准备工作完成。

围绕着钻孔,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军用帐篷,帐篷内点燃着火炉,马景春正在和周扬视频。

“周先生,我们准备下探测机器人了。”马景春道。

周扬点点头。

项目是重启了,不过前期肯定要先探测一下钻孔的情况,这么多年过去了,地壳运动,有可能把钻孔挤没掉。

要知道科拉超深钻孔真就只是一个孔,上部直径才92公分,最深处的直径,也不过21公分,这么窄的一个洞,地壳稍微一运动,就挤没了。

马景春拿过来一个蜘蛛样的机器人,有四条腿,可以快速爬行,脑袋位置,除了各种传感器之外,还有一个钻头,用的还是高强度结晶钢,保证足够的强度。

在蜘蛛机器人的屁股后面,除了电池包之外,还连着一根光缆线,足够长的电缆线。

电磁波的穿透性太弱了,如果探测机器人遇到阻碍,用钻头钻开道路,后面的道路就会被土石封住,信号便传不回来,所以才考虑直接用线缆进行数据传递。

而且为了保证线缆不被扯断,用的还是机甲上线缆的特殊包裹材料。

机器人并不大,也就十来公分的样子,顶部有小型探照灯和摄像头,被马景春放入钻孔之中,迅速的抓着洞壁向下爬动,速度也不慢,一秒两米的样子,一万多米,理论上,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底部。

数据线也足足准备了一万五千米,放下之后,数据也传递了回来。

马景春和安德烈连忙来到电脑前,查看传回来的视频。

周扬和徐晨等人也在看。

幽深的钻孔,一眼看不到尽头,可以看到,洞壁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裂痕。

但是整体结构还是很稳固的。

一路向下,很快,机器人就已经深入数千米。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发现,视频里,只有看不到尽头的孔洞,然后就能听到机器人快速爬行的声音。

“五千米了。”徐晨扫了一眼数据,轻声说道。

周扬没说话,看起来运气还不错,至少五千米内,孔洞还是保存完整的。

但是再往下,孔洞已经缩小了很多,是否会因为地壳运动而塌陷,那就不得而知了。

又过去了一会儿,机器人已经抵达了九千米深的位置。

前方,突然出现了断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