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江南草长莺飞的季节,田玉随父母来到苏州相亲。
女儿的婚事以前是田家父母深埋心底的顾虑,随着田玉的年龄逼近三十,这种顾虑变为了梦靥。田父一位生意上的伙伴偶尔谈起自己儿子的婚事,他的曾留学澳洲的独子被他强行召回了国,希望让儿子接家族企业的班,但性情闲散,不愿做事。同病相怜的两人猛然意识到两人的子女或许就是良配,无论从家世、年龄、学历还是外表都显得那么般配。至于性格,现在是物质至上的时代,合得来或合不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田玉不忍让父母伤心。她已经感受到父母对她婚姻的关心,那是父母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总要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开枝散叶,为人父母者方能卸下身上的重担。
既然父亲希望她见见那个人,那就见吧。现在毕竟不是一百年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的婚姻只能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成不成不是自己一句话吗?
前年冬天从北阳回来,向父亲说起了北阳“1025”案件的传闻。没想到父亲竟然对事件颇为关注,得知女儿曾在荣飞妻姐家用餐,父亲叹息良久,真想见见这个荣董事长啊。说他上海有个朋友就是联投一个下属机构的干部,曾托那位朋友“盗取”过其全套的规章制度,家里那个小厂子现在人事、财务、营销上的一系列的制度都是抄袭人家的,那些制度我仔细研究了,真是别有天地啊。管窥联投,足以看出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公司!联投创立不过十几年,做一行成一行,简直不可思议!咱这个厂子搞了二十多年了,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你有空读读,算了,你不是干这个的——父亲叹息良久。
春节过后,父亲拿到一本小册子,日夜捧读,其态度之虔诚,仿佛科举时代应试的学子,母亲笑他,他将那本小册子给田玉,“反正你也没什么正事,你看看吧。虽然是讲企业管理,但更是教人根本啊。”
《我们为什么工作》。封面上印着内部资料,没有定价,作者落款为荣飞。
田玉一夜未睡,将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册子读完了,心中羞愧万分。
为自己的走过近三十年的路,为自己自以为新朝潇洒的生活方式。
工作不只是人生的保障,更是人生的目的。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水平,工作水平决定人生成就。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只有付出大于所得才是正常的,应当的。
这是田玉自己提炼的心得。
全书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组成。全书那些吸引她着迷的案例80%均为联投发生的故事,其余20%为国外企业家的故事,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单位,妙趣横生,让人欲罢不能。既有如雷贯耳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的故事,也有一般的员工的事例,无论联投还是外企,特点是全为作者自身所经历,那些生动的事例也折射出作者本人的为人。
像他那样的人生,该是何等的多姿多彩!
可是自己一直过着寄生虫一般的生活。写几篇小文,稿酬不够自己一趟旅行的,向父母要钱还那么理直气壮,父母的钱不就是给我挣的吗?
那个春节,田玉一直在家里收集联投的故事,更多是收集荣飞的故事。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一条消息可以串出无数的链接。她很想看看他的模样,到网上却找不到一幅他的照片。一则消息引起她的注意,感觉到这件事不可能不刊登在主要的大报上,那是总书记视察麒麟汽车的消息。于是跑到市图书馆借出陈年的旧报,从那些九四年的报纸上找到荣飞陪同总书记视察的照片,看上去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青年,没有系领带,很随意站在总书记身边正向总书记讲解着什么,总书记双臂环抱,微笑着倾听。真是年轻啊,如果在街上看到他,谁会想到竟是麒麟汽车的董事长呢?
田玉一面收集着荣飞的个人资料,一面密切关注着北阳爆炸案的后续报道。当然还有自己的好朋友王志敏的消息。事件发生的诱因是因为北阳一家军工企业政策性破产而起,那家企业的土地还是落入联投旗下的陶氏建筑囊中,3月17日,《经济日报》头版报道了陶氏建筑兴建廉价房的消息并配发了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