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民贵君轻(1 / 2)

儒道读书人 墨下诗书 979 字 5个月前

“咚!咚!咚!”

在三道钟声敲响以后,文院中的官吏发下试卷。

试卷共有三十二张,前面十五张考的是填空,在试卷中摘取部分原文,去掉其中一部分内容,让考生根据上下文默写出空出的部分。

还有的题目则是要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来阐述其中的大概意思,言之有理即可。

后面十五张试卷考的是默写,基本上都是大段或是整章的儒家着作,极其考研学子的记忆力。

即便是默写错了一个字,也会有被筛选下去的可能。

最后两张考的是经义,以着作中的文句为题,考生作文章阐明其中义理。

这就有点像是论文,给你一句话的意思,你用自己的理解来把他解释出来。

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举例说明。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得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个考的才是真才实学!

假设在科举的时候,即便是有厉害的考生能将一些内容带到考场以内,填空题可以抄,默写也可以抄,但是这论文可怎么抄?

毕竟作为一个考生,你是不可能知道经义的题目。

因此经义的存在,完全就是杜绝了考生舞弊的可能性。

因此,即便是前面两科考得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关系,那些都是前人的智慧。

儒家的经典,不在乎你能够记多少,而在于你能理解多少。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知识也总是日新月异。

但若是经义差了,其他的科目就算写得再好也没有用。

考官在审核试卷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审核经义,以经义排名。

经义排名最靠前的人,金榜题名的几率是很大的。

经义较差的人,分数就会直线拉跨,即便是其他试卷无一错漏,也很难将分数拉回来,估计考官都可以不用看后面其他的试卷了,直接省去不少工作量。

也就是说,只要将经义写好,就等于是赢了一半。

只要在经义之中写出极佳的文章,就足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甚至有可能一锤定音!

可见经义的重要性。

杜宁突然想起自己在蓝星上的语文考试,没有任何一个题目的分数,能够比得上最后的作文。

调整好状态之后,杜宁开始考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面有一段空白。

杜宁立即补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篇》第一节,也是必考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