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里白牡丹嘴里谦逊道:“夫人谬赞了,不过是那些人乱说的,替人解解闷还差不多呢。”说完就非常娴雅的接过身旁小丫头递过来的一张琵琶,嫣然一笑,说道:“夫人,奴婢献丑了。”
九夫人侧脸含笑,做出一副凝神倾听的准高雅状,白牡丹叮叮咚咚拨响了怀里的琴弦,陶花听着不禁暗暗奇怪,白居易不是说琵琶声好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吗?这白牡丹的琵琶声听起来怎么这么纠结啊?
白牡丹一张口,陶花就晕了,我了个去的,这古代的流行歌曲也太难听了吧,嘤嘤呀呀唱的都是什么啊?肿么和周董的《双截棍》有得一拼啊?听了半天,陶花愣是没有听明白一句。
话说,这古代文化就是博大精深,连个妓女的弹唱都是这样高深莫测,太有才了。
白牡丹清甜柔腻,委婉凝噎的一曲唱完,唐伯虎和徐经仿佛如闻仙乐终了般,忍不住的一起鼓掌叫好,苏少阳也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陶花不由得把眼睛盯着九夫人,想看看她听明白了没有,不料九夫人也正用有些纠结的眼神看了她一眼,陶花忍不住想哈哈大笑,看来九夫人和她一样,没听懂。
她们俩真是知音的说!
九夫人倒是毫不客气的笑道:“牡丹姑娘的琴技和歌喉都是绝佳的,只是我不太懂江南方音,实在不知道姑娘唱的是那一段呢。”
苏少阳连忙赔笑道:“这支曲子就是白香山的《长恨歌》里《骊宫》一段,九夫人听不出来吗?”
九夫人若有所思,陶花在心里嘀咕,什么白香山?不还是那个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白居易吗?
九夫人便含笑一字一句的吟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牡丹连连点头道:“正是这段。”
陶花有些震惊,白牡丹倒会挑曲子,唐伯虎和徐经还像打了鸡血似的一起鼓掌叫好?这两个人应该一起上去用胶布把白牡丹的嘴封住才对,(虽然不知道目前市场上有木有胶布卖的说?)这简直就是为他们发出的殇歌。
难道什么事都是有兆头的吗?
陶花忽然有些同情他们,虽然抱定置身事外的打算,但是百年修得同船渡,自己和他们这么有缘分,穿越来和他们同船共渡,就是不去点破,设法提醒一下,给他们打打“人有旦夕祸福”的预防针还是应该的。
怎么提醒呢?
陶花突发奇想,他们不是喜欢听歌吗?自己也不妨毛遂自荐给他们唱一首歌,提醒他们得失无常,一定要看开一些就是了。唱什么歌呢?陶花眉头一皱,决定来个闪亮登场,给他们来首绝对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