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堂会(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寿宁侯府。

陶花已经掌握了这位侯爷府详尽的资料,不得不说,对于那些主顾的资料了解掌握上,前任掌柜王胜是功不可没的。

陶花再一次见识了古人的食人禄忠人事,尽职尽责的完美典范,王胜对北京城所有的达官贵人都了如指掌,他虽然从庆春堂掌柜的位置上退下来,但在协助陶花打理庆春堂这方面确实是兢兢业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还竭尽全力的出谋划策,总是尽量的争取风险最小利益最大。

由此可见,苏少阳这用人方面也是慧眼独到的,王胜也许在人品方面很有瑕疵,但是职业操守绝对是可圈可点的。

因为有了这些清楚明白的资料,对于那些要去出堂会伺候的人家如何喜好,有那些忌讳,如何周旋,陶花心里便有了一个底,万一有什么突发状况才可以从容应对,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寿宁侯,当今皇舅,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其实一无军功二无治国辅君的文才,封为侯爷完全是沾了裙带光,就是因为自己家生了个好姐姐,这个好姐姐聪明伶俐工于心计,这皇室争宠大战中过关斩将,最终的结果荣登上太皇太后宝座,仅此而已。

太皇太后这个名头听起来怕人,其实并无多大年纪,明朝的皇帝活儿简直就不是人干的,那些皇帝不是纵欲过度就是抓住权利不放的工作狂,基本上年轻轻的就过劳死了,留下的哀家四五十岁都算是年老的了。

如今的太皇太后也不过四十多岁,一个最小的弟弟,疼的宝贝似的,恨不得给个王爷才好,只是为了外姓人,名不正言不顺才算了。

据说侯爷本人倒也是个谨守本分的人,知道自家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姐姐嫁了一个好老公,就下了死命的想自己的儿子好好读书,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个真正的功名,想着挣个文韬武略的好名声。

为了让儿子们读好书,寿宁侯不惜花重金,专门请来那些极其有名气的叫兽级鸿儒给他的儿子们做家庭教师,无奈他几个儿子个个都是比猪头还要猪头的猪头,拿着书本比吃安眠药还管用,最后,这几个老师学生一合计,两个人上课的时候,就弈棋,三个人上课的时候就就拿弹弓打麻雀,四个上课的时候就掷色子赌银子 ……

这次请桃花班楚堂会的是寿宁侯的大儿子,这位公子十八九岁,又是长子,未来的寿宁侯继承人,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成天貂裘豪仆,驾鹰牵狗,打马过市,读书一窍不通,其他的则无一不精,眠花宿柳斗鸡走狗,简直就是奇才。

这次吃年酒,有人撺掇他请白牡丹,因为,京城里的人都知道白牡丹不出堂会,如果能请来白牡丹,比请来七仙女面子大多了。

果然,白牡丹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他派去的人刚一开口,庆春堂女掌柜陶花就微笑着指指梨园老祖李隆基画像下面供桌,只见供桌上面恭恭敬敬的摆放着一封淡金色请柬。

“不好意思,贵东家要是下得起这样的请柬,我们才能情的动牡丹姑娘,否则,我们庆春堂也是无能为力的。”陶花脸上笑得如沐春风,话却说得老奸巨猾,活活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