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第一季《好声音》的火爆,以及姚呗娜等多位参赛歌手的成功,第二季《好声音》颇受观众期待。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维持在百分之四、五左右,纵有波动,偶尔也会跌破4%,可依旧50城同时段收视冠军。第二季《好声音》不止延续了第一季的高收视率,还延续了第一季的热度和话题度。最火爆的话题,当属《好声音》的版权输出。华夏热播的综艺节目,有不少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原创综艺节目输出海外的,很少。《好声音》的节目模式,引起了国外多个国家兴趣。就在第二季播出期间,荷兰和美国相继引进《好声音》的版权模式,支付了足额的版权费用后,开始制作《荷兰之声》、《美国之声》。荷兰和美国只是先头部队,还有多个国家的制作公司在考虑,衡量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利弊。最稳妥的方式莫过于等,等美国、荷兰播出后,根据收视效果决定是否引进。不过那时候,《好声音》的版权费会更贵!荷兰引进萌人影视的《好声音》在国内的影响力还不算大,但是美国公司引进,哪怕华龙影业在中间穿针引线并且参与投资,在国内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受到媒体广泛报道。连新华网都专门刊文,从国内综艺节目原创性角度出发,以萌人影视的《华夏好声音》为例,强调国内原创综艺节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吃瓜群众除了因民族自豪感而喜闻乐见外,又被媒体洗了一次脑——萌人出品皆精品,扛起了华夏文化产业进军世界文化领域的大旗。是的,就是又一次。今年以来,《宫锁心玉》、《倾世皇妃》、《步步惊心》等剧在日韩东南亚等地热播受追捧的新闻接二连三,还有《何以》、《甄嬛传》海外播出权遭抢购的消息也被媒体重报道。每报道一次,都相当于一次“洗脑”,一次又一次的在观众心中潜移默化的刻下萌人“海外扬威”的烙印。尤其是《甄嬛传》,距离首播已经过去半年多,依旧有多家电视台不停的重播、重播、再重播。暑假期间,观众换不了几个台,就能看到正在重播的《甄嬛传》。有些观众经常是这个台的《甄嬛传》刚看完,又换另一个台继续看。重播频率和密集度之高,令人发指,引发不少网友吐槽。有网友在网上呐喊:“xx电视台求你放过我妈,4小时滚动播出《甄嬛传》,我家已经一个礼拜没换过台了!”还有网友戏谑的表示:“早七半就开始重播,现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嬛嬛!”这个锅,还真不能让萌人背。有熟悉收视数据统计的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甄嬛传》重播频繁密集度高,主要是因为“小成本博收视”,并且预言这种现象很可能会持续到明年。按照行规,任何一部电视剧的二轮、三轮播出权的价格,都比首轮便宜一大截。而且到后期,如果再次购买,成本投入也非常低。对于那些缺乏资金的三四线卫视和地面频道来说,《甄嬛传》这类热播剧重播的性价比非常高,为什么不重播?而播出权到期之前,电视剧制作方都是无权干涉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甄嬛传》太火,爱看的人多,其热度已经蔓延到台岛地区。据台岛媒体报道,台岛第一轮首播结束后,又有家电视台展开重播。家电视台重播加在一起,每天将轰炸观众9个小时。孙丽、蒋歆等主创人员前往台岛进行宣传时,大量“甄粉”前往机场接机。而在记者会和粉丝见面会上,孙*等主创被“围追堵截”要求合影拍照,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争相目睹“熹妃”、“皇帝”的风采。《甄嬛传》在海外华人中也享有极高的赞誉。欧美发达国家主要针对当地华人观众的中文台,大多都购买了《甄嬛传》的版权。播出后多家中文台创下历史收视新高,《甄嬛传》得到海外华侨的热捧和好评。一部《甄嬛传》,为萌人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却也给萌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作为蓝莓卫视和东海卫视年度收官大剧,《来自星星的你》定于十二月初首播。而此时,《甄嬛传》超高人气留存的余温仍未退去。《甄嬛传》金玉在前,《星星》命运几何?《星星》会否被《甄嬛传》的光芒所遮盖?由于两部电视剧都是萌人剧,《星星》的男主角又是萌人老板麦小余,而《星星》很可能是麦小余主演的最后一部电视剧,使得许多媒体硬是折腾出“萌人剧vs萌人剧”的话题。在媒体的带动下,不少网民也在网上热议讨论。“《甄嬛传》实在是太火了,《星星》就算不错,估计也难以超过《甄嬛传》。”“我也觉得是,老板当初主演《甄嬛传》该多好。”“也不一定,我看过《星星》的宣传片,感觉老板和陈侨恩很搭,挺期待的。”“再搭也不如《甄嬛传》啊。我妈看了多少遍了,到现在还没看够呢。”……《星星》的宣传工作其实挺充分的。近十个版本的宣传片和花絮,媒体广泛报道,各种话题炒作,萌人旗下众多明星发微博宣传,连《甄嬛传》的演员们也在网上发声,力挺《星星》。孙丽、蒋歆等明星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及对《星星》的预期时,无不是大力称赞、号召观众收看。可越是这样,越让人认为《星星》首播,将会顶着《甄嬛传》的巨大压力。首播的蓝莓卫视和东海卫视,早就从高昂的首播权价格上感觉到压力。为了降低成本、分摊风险、增加利润,他们对电视剧进行了剪辑。剪辑过后,这部三十集的《星星》被抻长了十集,变成四十集;暴风影音放出的第一个版本,也是tv版的四十集。十二月初,四十集爱情科幻喜剧《来自星星的你》,迎来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