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不语,陷入了沉思。
熟知历史的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诸般战例。
当年袁绍灭公孙瓒,兵围易京,赤壁之战中,周瑜取江陵城,司马懿围襄平,平辽东,哪一场战役不是围城半年一年,方才能够功成。
破城速战,自然是上之上策,但并非每一场战争都能如此完美,某些时候,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自也难以避免。
“文和说得对,刘备是朕最后的大敌,这大耳贼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以为能用黎阳城耗光朕的耐心,那朕就偏偏要陪他耗下去,看看谁最先抓狂!”
颜良决心已下,决毅与刘备打一场持久战。
当天会商后,颜良便传下旨意,将黎阳城全面围困,不许一兵一卒,一车粮草运入城内。
于是,颜良便留十万大军围城,另外十万大军,则于黎阳城北一线安营,以抵拒刘备从安阳方向的南援。
当颜良兵围黎阳的同时,又下旨给青州的甘宁,以及河东的张辽徐,命他们加紧进攻汉国两翼,不给刘备任何喘息的时机。
同时,颜良又命凌统率万余水军,从海上袭据刘备的沿海诸郡,让刘备昼夜不得安宁。
当颜良决心围死黎阳时,一骑先行出城的信使,已带着陈群的密报,赶往了五十裡外的安阳城。
安阳城中,刘备正在设下小宴,庆祝刚刚收到的一个好消息。
孙乾从辽东传来消息,他出使高句丽大获成功,高句丽王延忧已应刘备之请,率四万兵马进攻辽东郡,攻击楚国辽东军团后翼。
此时的吕蒙正率军渡过辽东,向昌黎郡进发,闻知高句丽出兵入侵后,不得不率军回师,前去对付高句丽人。
这也就意味着,幽州一线的威胁已大减,刘备可以集中全力来对付南面的楚军主力。
“丞相这一计,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幽州之患,当真是妙极啊,来,朕敬丞相一杯。”欣慰的刘备,将酒杯高高举起。
“陛下过奖了,臣只是略施小计而已。”诸葛亮也面露得意,将酒一饮而尽。
几巡酒过,酒宴的气氛愈佳。
此时的刘备精气焕发,已经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颜良久攻黎阳不下,黯然退兵时他如何穷追不舍,大获全胜的畅想。
正谈论高兴时,侍衞匆匆而入,将一道密报奉于了刘备。
刘备看过那道密报后,一脸的笑容顿收,怒从心起,忍不住禁是猛一拍案。
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鸦雀无声。
诸葛亮见状,忙向诸臣摇了摇羽扇,诸臣赶紧识趣的告退。
大堂中,很快就空无一人。
这时,诸葛亮才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这么生气,莫非是黎阳方面出了什么事吗?”
“还不是云长,他又败给了颜贼了。”刘备没好气道。
诸葛亮微微一怔,疑道:“陛下已令云长坚守黎阳不战,云长又如何能败于颜贼?”
刘备摇着头,恨恨道:“朕是命他坚守不战,可是云长他见着颜良渡河,竟是违背朕的旨意,自以为是的派兵出战,结果却中了颜良计策,致使损兵折将。”
抱怨之时,刘备将那密报,往案几上一扔。
诸葛亮将密报捡起,细看了半晌,方才明白了其中原诿。
“颜贼狡猾多端,云长屡次吃亏,怎的还会再上当呢,唉~~”诸葛亮虽未明着指责关羽,但言语中也暗藏抱怨。
刘备气呼呼道:“朕就知道,云长太过自负,总喜欢擅作主张,朕早该想到这一点,当初就不该派他去守黎阳。”
“事已至此,陛下唯有派人持旨急往黎阳,严令云长不得出战,唯有如此,方可亡羊补牢。”诸葛亮开导道。
“也只有如此了。”刘备无奈一叹,当即亲笔写下一道旨意,派人星夜发往黎阳。
旨意写罢时,刘备的情绪稍稍平伏,而这时,诸葛亮却又连连叹气,显然得有些忧虑。
刘备岂看不出来,便问诸葛亮还有何忧。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却道:“臣确实有些顾虑,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丞相但说无妨。”刘备好奇心更起。
诸葛亮便压低声音,语气凝重道:“云长若能守住黎阳,那他便是此番抗敌保国的首功,将来论功行赏,陛下恐怕只有拔云长为大将军不可。可是以云长那倨傲自负的性情,臣只怕到时云长身为大将军,手握大汉全国之兵时,会有些难制啊。”
此言一出,刘备的眼眸中,顿时闪过一丝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