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飞和甘宁(一)(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一切都是魏骏刚刚计划好的,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他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道,所以他只是攻击黄射的那几个家将而放过了那些郡兵。不过这不是他有多么仁慈,主要还是不想和他们这些虾兵蟹将纠缠浪费自己逃离的时间。尽管平氏县县城里拢共只有二百来个郡兵,说实话他还真没有放在眼里。不过他可没想过要造反,就算是打死了所有的郡兵又怎样,他一个人总不能占领整个县城吧?说起来好像很有吸引力,但是这不是魏骏想要的结果。

魏骏一路上策马狂奔,行人无不纷纷躲避不迭,给这个疯子让出大道。所以一路畅通无阻,转眼之间就已经来到了县城南门。现在还只是早上“辰时”,也就是后世的八九点钟,城门自然是门洞大开。几个手持木杆长矛的郡兵正在门洞里说笑,听到急促的马蹄声全都是一愣,因为汉律规定非战时是不准许在城内街道上策马狂奔的。一名都伯手按环首刀跳了出来,举起右手对着飞奔而来的魏骏大喝道:“何人大胆,竟敢在城中跑马?还不快快。。。”

还没等他说完话,魏骏就已经到了他的面前,手中大棍轻轻一挥,就听“砰”的一声大响,大棍落在他的侧背上。这名尽职尽责、勇敢无畏的都伯身体平平飞出,一头撞在了城门洞的砖墙上,十分干脆地昏了过去!几个守卫城门的郡兵还在拄着木杆长矛在那里发愣,魏骏已经和两匹宝马一起冲出了县城扬长而去!

这个时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因为只有英雄豪杰才能保护弱小,才能让平民百姓有一种“安全感”。魏骏两世为人,好笑的是两辈子他都不是一个逆来顺受、任人欺凌的人。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只有自己和死人能够相信,其它的都是他妈的扯淡!

一年前他以十四岁之龄怒杀家族长老,虽然家族中的很多人都叫嚣着要悬赏捉拿于他,却也还有更多的人替他说话。原因吗其实也很简单,自然是那几个长老一贯飞扬跋扈、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得罪了不少的族人。而且他们欺负魏骏娘三个孤儿寡母,也很不得人心。最后也不过是在官府之中备个案,将魏骏开除出家谱了事。至于被打死的那几个长老的家人出重资以官府名义悬赏缉拿魏骏,那就是他们个人的事儿了,家族里也没有人去管。至于官府那就更简单了,你拿钱我落实惠,贴几张告示查几个行人做做样子就行了。那个年代交通十分不便、信息更是传递缓慢。魏骏的案子又不是什么大案,只不过是家族纠纷而已,还够不上让朝廷发下“海捕文书”全国缉拿的条件,所以他躲在相邻的平氏县也没人找他的麻烦。

但是这一次魏骏惹的祸貌似有点儿大,要知道他这一次所杀的黄射、黄安的身份可不是他们那两个家族长老可以比拟的,人家可是荆州“四大家族”之一黄家家主的嫡长子和他的族叔!黄氏家族在荆州根深叶茂、势力庞大,一般的老百姓即使是同情魏骏,在心底里把他当成“除暴安良”的英雄豪杰,也不敢宣之于口。现在的荆州刺史王睿(王敏)出身于太原王氏,而平氏县现任县长杨阑娶得是王家的姑娘,也算是王家的人。不过王睿坐稳荆州刺史的位置、平定几次叛乱靠的全都是荆州蔡家(家主蔡瑁)、蒯家(家主蒯越)、黄家和张家(家主张允)等四大世家的力量,所以在听到手下小吏报告黄家家主的嫡长子黄射和县尉黄安在西市与人发生争执而被人打杀的消息之后,这位“少年即英名远扬,被举孝廉”、也算是年少成名的杨阑县长可就全傻了。

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杨阑能够“少年即英名远扬,被举孝廉”而且还被荆州刺史王睿看中,还把王家的姑娘嫁给他以示笼络,脑袋瓜子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一阵惊慌之后,也算经过些大事的杨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黄射和县尉黄安是什么德行他也不是不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因也完全是因为二人飞扬跋扈、诬良为盗而导致杀人者因走投无路而暴起杀人,可以说他们二人要担负主要的责任。但是两个人一个是世家大族的嫡长子,一个是本县的县尉,身份毕竟都不一般。即使是事出有因,被人当街杀害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长可以处理的。尽管杀人者疑似传说中的少年英雄“背篓杀神”,自己的治下能够这么安宁“背篓杀神”也是功不可没,杨阑也和他神交已久,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回护于他。所以他马上具函将事情的详细经过派出快马向太守羊续汇报并请示行止,同时派出几十个郡兵,由一名都伯率领出城捉拿逃跑的杀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