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耀六年至七年(248-249年),十一、十二月间,汉、吴之间关于刘珏是谁的争执越发的激烈。
东吴这边,即便刘珏从龙虎山回转,在夏口召集众使,声明自己姓刘不姓孙后,孙权依旧不肯干休,在他看来,刘珏的话不作数,因为他被刘封给挟持了,要是到了建业,刘珏一定会改口,认他这个父亲。
对于孙权的一厢情愿,刘封也是无语了。
这一场看似只是“争子”的声潮,背后隐藏着孙权想要洗涮自己名誉的目的,一旦确认刘珏是孙珏,那孙权接下来,肯定会变本加厉,指责刘封诱拐他的儿子,欺骗他的夫人,抢夺他的女儿。
这一系列无休止的指责,让孙权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可以毫无顾忌的诉说刘封的种种不端行为。
孙权是吴国大帝。
刘封是汉国秦王。
他们两个的是是非非,不仅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人心所向。
这些年来,在两国关系中,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其实已经一目了然,屡屡背刺的孙权要想使阴招翻盘,刘封当然也不惯着。
打嘴仗,耍嘴皮子,不是刘封的风格,他要么不打,要打就来狠的。
十二月二十日,荆、交两州的大汉驻军在经过一系列准备后,向刘封禀报他们已经枕弋待旦,只等他一声令下。
听到这个大好消息,刘封召集众将于夏口再次军议,在此次会上,刘封以孙权无端诬构刘珏为由,令刘珏为伐吴名义统帅,以丁奉为左路军主将、陆抗为右路军主将,举汉军六万,号称十万,从夏口、豫章两个方向水陆并进,向武昌发动进攻。
武昌是吴国的西部重镇,孙权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让出武昌。既然这样,刘封也就不客气再给孙权一个深刻教训。
其中:丁奉领汉军五万主力,沿江直下,汉军船队从文赤壁一线东下,先期攻克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皖城,后与雷脩部会合,横扫庐江郡南部。
在豫章方向,张嶷留守庐陵,继续牵制在会稽郡驻扎的吕岱,陆抗尽起一万汉军新军沿赣水而下,从鄱阳方向包抄武昌的后路。
十二月二十四日。
天寒地冻,草木枯黄,长江虽然没有结冰的可能,但水位已经降到了低点,与此同时,靠近江边的河岸,也因为冰冻而变得结实起来。
这样的寒冷天气,对生活在南方的吴军将士来说,身体实在难以适应,守衞城垣的士卒更是缩着脖子,躲在城垛的后面瑟瑟发抖。
天时,终于站在了汉军将士这一边。
武昌城下,丁奉已经率军登岸,并在城池的西面幕阜山一侧建起了前军营地。
城中吴军大都督全琮和丁奉也算是旧相识,当年在淮南并肩作战一阵,但现在各为其主,两人也是分外眼红。
武昌城坚,易守难攻,非三倍甚至五倍、十倍守城兵士,不能强攻夺城,全琮麾下,有吴军五万众,从人数上来看,并不惧怕丁奉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