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三个选择(2 / 2)

三国第一狂兵 东一方 1810 字 2022-12-26

“只是,暂时还不曾选定县令的人选。你既然来了,便前往邺县东面的平阳城,担任第一任县令。只要你能在平阳城,做出政绩来,那么下一步,我再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回到我的身边做一个佐吏,第二是调任邺县担任县令。”

蒯常一听,顿时激动了起来。

这是他的机会。

诚然,眼下他担任的是平阳城县令,起点很低,下一步,如果能担任邺县的县令,成为整个袁家麾下政治中心的县令,绝对是极大的历练。

对他的未来,都有帮助。

蒯常也知道,留在袁尚的身边,有各种好处。可相比于地方上历练,他更喜欢去地方上,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施展抱负。

蒯常郑重道:“卑职,定不负世子厚望。”

袁尚道:“下去吧,去准备一番,然后找我府上的长史李儒,和他说你担任平阳城县令的事情,他会安排你前往赴任。”

“喏!”

蒯常躬身就应下。

袁尚摆了摆手,蒯常起身离去。

蒯常出了书房后,径直找到李儒,说了袁尚对他的安排,以及也说了他自己的情况。李儒并未耽搁,直接就迅速安排妥当。

袁尚是冀州牧,如今冀州境内的事情,袁尚可以一言而决。蒯常领了官袍、印绶等,便离开了世子府,回到城北的一处客栈中。

这是蒯常落脚的地方。

蒯常进入自己的房间,看到房中坐着的中年文士,行礼道:“侄儿,见过伯父。”

中年人,赫然是蒯良。

他也到了邺城来。

原本蒯良和蒯越商议后,是安排蒯常带着家里的人北上,不需要蒯良亲自来。只是发生了袁尚斩杀吕虔,覆灭一万曹军的事儿。紧跟着,又发生袁尚潜入汝南郡,截断曹操粮食的事儿,蒯良对袁尚的印象,进一步改变,更是看重袁尚。

恰是如此,蒯良便亲自北上,在抵近邺城时,便追上蒯常,一起到了邺城等候袁尚归来。

蒯良问道:“常儿,情况怎么样?”

蒯常正色道:“伯父,世子给我三个选择,第一是留在他的身边,做一个刀笔小吏。第二,是军中担任的文官,协助处理军中事务。第三,到邺县东面的平阳城,担任平阳城的第一任县令。”

“平阳城是邺县的屏障,此前不曾设县,因为平阳城的人口扩大,所以如今单独设县。我最终,选择了担任县令。”

“我如今的年纪、身份、资历、名望,尤其是自身的能力,要在袁尚的麾下脱颖而出,暂时还很难。想要真正接入核心,更是不容易。”

“治理地方,是最快出成绩的。尤其世子许诺,只要是我让平阳城大治,下一步,便许我到他的身边担任佐吏,亦或是担任邺县的县令。”

蒯常说道:“总之,不管如何,只要平阳城治理好,下一步,也就更为稳健。”

蒯良听到后,捋着颌下的胡须,仔细思忖一番,道:“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蒯家子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袁尚的身边,已经有了这么多谋士,你要插进去太难。毕竟,你和徐庶、庞统等人比起来,还差了很多。担任县令,早早在地方上做出政绩,这是最稳健的道路,也是堂皇大道。”

蒯常想了想,道:“伯父,侄儿有一个疑问。”

蒯良笑道:“你想要问我,为什么我既然到了北方邺城,却还隐藏行迹,为什么不直接投效袁尚。以我的身份,必然得到重用,对吧?”

“是!”

蒯常点头回答。

蒯良叹息一声,说道:“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上了些年纪,且患病在身,所以无法持续的操劳,身体有些不允许。”

“第二,好歹蒯家在荆州,影响力足够大。蒯家安排你这样的小辈,到冀州来,即便刘表知道,也不能多说什么,家族也可以说是小辈有主见,强迫不得。”

“可是我不一样,我是蒯家的门面之一。一旦我直接投效袁尚,刘表会怎么想?这一事情,必然影响到你父亲。”

蒯良说道:“所以暂时,我隐居幕后,替你把关,算是替你护航吧。”

蒯常一听,脸上露出感动神色,道:“辛苦伯父了。”

蒯良摇了摇头,道:“有什么辛苦的,一切都是为了蒯家的兴盛。”

蒯常郑重道:“侄儿,定不负伯父的帮扶,一定会在平阳城,做出一番政绩来。我蒯家在荆州,有足够的声望和影响力,到冀州这里,也一样不会输。”

蒯良道:“但愿如此。”(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