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等待(1 / 1)

三国骑砍 中更 1162 字 2023-01-09

八月初五日,北府主力出七盘岭,田信本阵设立在灞水南岸的后岭。灞水北岸则是魏军仓促修建的防线,适合修桥、强渡的平缓河滩处,两军都建立栅栏、鹿角,陷入对峙。田信在南岸巡游,可见百步外的魏军……都是仆从军,不是羌氐,就是南匈奴、河西杂胡重新整编的部队。郭淮、王忠已经放弃灞水上游的霸塬,这意味再等一两天时间,马超、宗预、孟兴的偏军就能从上游渡河,从灞水北岸发起进攻,这样就能接应南岸的北府兵强渡,进而两军夹击。吴质、郭淮虽然收拢、保住了霸塬的偏军,可现在明显处于被夹击的劣势,为什么还要强撑着?两天,再等两天,马超偏军抵达,就能发动决战。能跑的时候不跑,现在形势这么恶劣,难道还期望于战术大成功的奇迹?他巡视到后岭正西方向二十里处,这里有一条石河,是灞水支流;石河从石河峪这个山谷峡口奔流而出,这是一处宽阔的山谷,因此设立石门关,由魏兴的哥哥魏平防守。田信来时,魏兴才从对岸回来,垂头丧气,带来魏平的口信,以及一卷吴质的帛书。吴质向魏平做了担保,允许魏平在主力决战失败后自谋前程……如果魏平主动投敌,导致决战失利,那么吴质的信使一定会最先抵达邺都,处死魏平及所部军吏的家眷。几乎是阳谋,魏平所部自愿困在石门关不想动弹,但也希望北府兵不要从石河通行。魏兴苦着脸,吞吐迟疑:“公上,我兄麾下吏士源自河东、太原、平阳三郡,若降……战后可否遣回家乡?”田信没有贸然答应,对岸魏平麾下有五千吏士,这是很庞大的一笔人力,也是非常可观的战斗力。现在许多地方,整个郡都没有五千青壮年男丁……编户齐民,在册受官府征发、控制的青壮年男丁的数量更少。河东、太原、平阳三郡自平定河北后就长期休养,人力有所恢复,这五千吏士,几乎是三郡一半的青壮年人口。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男丁,三个郡只有一万出头;再过十年,这个年龄段的青壮男子会有四五万左右。而现在,太多的少年还没有成长起来,这五千精壮男子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扣留强制充为劳役,那么就有五千多个家庭破裂;以赵俨这些人的作风,为了加速人口生育,肯定会迫不及待逼迫这五千吏士的家属改嫁,重组家庭,继续生育人口。为了解决军中缺媳妇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赵俨连民间有夫之妇都敢强征、分配,更别说欺负罪军的家眷。只要现在的决战形势没有大的转折,魏平这五千人就是透明的。战后强行扣留这五千人,对今后攻掠河东,抢占桥头堡……并没有决定性意义。这些人跟关中兵不同,关中兵在魏军体系里,那就是用来消耗的,恨不得死绝才好。扣留会导致这五千吏士的家庭破灭,这样的降军不方便消化,也不能放心使用。就跟魏军使用关中兵一样,不敢放心消化,也不敢太过信任、大胆调用。每个地区的历史背景不同,立场也就不同。留下显然是弊大于利,可这么放了也不甘心。田信左右衡量,道:“我军若胜,石门军可以归降。今年石门军充为工役,待腊月时我就遣返石门军。期间我会与曹子恒商议赎回降军之事,让降军得到妥善安排。遣返时,赠与冬装。”现在八月初,留这批人干三四个月的活,丢给曹丕也不算太亏。遣还的降军规模可能会更大,这是换取长时间停战的必要一环。停战三五年,做好积蓄,跟魏国打一场灭国战。得了田信的条件,魏兴又渡河去协商。处理完这些事情,田信向东回到后岭本阵,帷幕里虞世方等人还在整理军书。还有许多要上交朝廷的奏报,这将会作为官方记录,留在兰台以供后人研究、探讨。“夏四年八月三十一,公督前锋夜袭蓝田关,夜大雾至日中消散,贼军无所知,如蒙神助。当日,青龙见于峣山,守军震怖,其将阎圃惶恐失足坠落山涧,护军王雄举兵归顺。”“叛将吴班阵前见青龙以致疯癫,其军大溃,吴班殁于乱军中。收敛骨殖、遗物,转送其家。”田信拿起一些草稿翻看起来,笑问:“王雄给了多少好处,竟然隐瞒他刺杀同僚?”虞世方瞥一眼田信手里握着的草稿,又回头校对手里公文的文字:“臣等以为回护王雄,也有利于宣扬我军威德。”反正阎圃死了,跟阎圃有仇的是马超,怎么死的并不重要,也没人会在意、追究。与其这样,还不如安排一个相对体面的死因,好衬托己方的形象。对王雄来说,不缺刺杀阎圃、阵前举兵这类功勋;对琅琊王氏来说,这更像是污名。维护王雄的名誉,虽不算多大好事,但也能规避一些负面影响。田信看了看这些骗人的东西就随手放回原处,略有感慨说:“我不知吴质究竟想做什么,见过寻死的,没见过这样寻死的。”虞世方也不抬头:“公上,吴质已无退路,其麾下吏士也无退路。”“嗯。”田信轻嗯一声,转身来到帷幕边上,抬手揭起帷幕钻了出去,这里眺望北方,可以看到各处林立的成堆旗帜,魏军土黄军旗很不显眼,瞅着一点都不精神。他解开皮带,浇灌面前的一团蓬草,目光还在环视远处河对面,三四里外的魏军防线。吴质没有退路,吴质麾下的南匈奴、河西诸胡改编的军队也没有退路。这些游牧部族受尽了严酷气候的折磨,而温润的关中……对这些部族来说如同天堂。关中的冬季没有恐怖、冻杀一切的大风雪;关中水系繁复,夏季游牧有充足的水草牧养牲畜。武都氐人迁居关中已经六七年,已经学会了耕种;一边放牧,一边耕种的美好生活就摆在这些游牧部族眼里……如果还缺什么,就缺养蚕的桑园,和纺织技艺。如果没有北府,这些游牧部族会在吴质领导下瓜分关中各处,并迅速繁衍、壮大。而现在北府来了,关中再空阔,今后也是北府做主,这些游牧部族……要么元气大伤跑回塞外继续在恶劣气候、险恶的人情形势里挣扎、生存;要么放弃勇士的荣耀,沦为北府的仆从。吴质有拼命的觉悟,其麾下的诸胡仆从军也有这类觉悟……类似于保卫乡土?还真是奇怪,这些人才来关中几年?就把这地方当成自己家乡了?或许现在魏军的军吏正四处游走,激励这些游牧仆从军誓死保卫家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