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22章开拔前的准备
时隔数日,大军开拔之前,并州军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先生就是贾诩贾文和?”吕布双眼圆瞪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脸。
谁敢想象,那日在皇宫之外认出何太后母子二人的,居然是三国顶尖谋士,后来被奉为曹魏“五大谋主”之一的“毒士”贾诩。
“呵呵,不才正是贾诩。”
“真是缘分啊!当日先生未曾拆穿我,没想到今日你我又在这里重逢。此乃吕布的三生之幸啊!”
贾诩笑着摇头道:“当时,诩不过是一时兴起,温侯如此说,可就是折煞我了。”
吕布进而说道:“布思量许久,总是没弄清楚,先生既然是董公麾下之人,为何没有在事后告发我?”
贾诩脸上挂着笑容:“奉先所谋与我并无关系,那龙椅上的天子是谁也与贾某似乎无关紧要,些许小事我为何要操心费神?”
吕布心中恍然大悟。
难怪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贾诩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谋士。
他虽然没有诸葛亮那般“才智如神”,也没有司马懿那般“苟活窃国”,但是他却极其善于自保。
而且为了自保,何等手段和计策他都敢用。
若说汉室亡于董卓和曹操手中,不如说汉室是亡在贾诩手中。
若无贾诩,董卓被诛杀之时,李傕郭汜等人恐怕早就仓皇逃窜,汉献帝也能够重掌大权,说不定还有可能重现光武中兴的一番伟业。
但就因为贾诩家人深陷长安,忧思家人的安全,贾诩主动劝说李傕等西凉诸将联兵进攻长安,最终导致关中大乱的局面。
“先生大才,布受教也。”
贾诩还是那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见吕布如此谦卑,又说道:“温侯心思缜密,既有项王的实力,也有高祖的心机,更有光武的胸襟。此三者合而为一,成就大业并非难事。”
“先生说笑了,布何德何能,岂敢与他们相提并论。”
贾诩顿时笑了,脸上就差没写不相信三个字。
“先生不信?”
“温侯这话恐怕连三岁孩童都欺骗不了,更不要说在下,若说温侯心中并无野心,又何必不断为自己造势,又何必冒着风险偷梁换柱。既做了这些,再想安逸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唉!可是董公待我恩重如山,就此抛之,乃是不忠不义之举。布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若不能早做决断,温侯日后恐怕将会有血光之灾。”
吕布闻言,脸色微变,进而追问道。
贾诩轻描淡写的解释道:“董公废帝弑帝,把持朝政,其心已经昭然若是。日后大业将成之时,定会开创一番基业。可董公已过天命,子嗣早夭,这继承人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今温侯可是董公麾下的红人,可却不是董公最信得过的人。诩且问,董公百年之后,谁将继承大业?”
吕布思量间眉头也皱到了一起。
董卓有三女一子,儿子早夭,那必然只有女儿继承。